「陵川」最新發現:清代陵川知縣孫必振就是《聊齋志異》裡的原型


「陵川」最新發現:清代陵川知縣孫必振就是《聊齋志異》裡的原型

讀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其中一篇《孫必振》的短文,讓我時而聯想到清康熙年間,在山西陵川出任過知縣的孫必振。此人會否就是《聊齋志異》裡孫必振的人物原型呢?品讀《聊齋志異·孫必振》原文,瞭解孫必振在官場的現實作為,以及他與《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特殊關係,可確認此孫必振就是《聊齋志異》裡孫必振的原型。

《孫必振》原文如下:

“孫必振渡江,值大風雷。舟船蕩搖,同舟大恐。忽見金甲神立雲中,手持金牌下示。諸人共仰視之,上書‘孫必振’三字,甚真。眾謂孫:‘汝必有犯天譴,請自為一舟,勿相累。’孫尚無言,眾不待其肯可,視旁小舟,共推置其上。孫既登舟,回首,則前舟覆矣。”

孫必振,字孟起,號臥雲,山東諸城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三年(1664)授河南淮慶(懷慶)府推官,康熙八年(1669)改任山西陵川知縣,康熙十六年(1677)升河南道御史。後因病辭職,病逝於家中。

孫必振任職淮慶府推官期間,廉潔勤政,多有政績。康熙老師、《康熙字典》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工戶刑吏“四部尚書”的山西陽城籍人陳廷敬(陽城、陵川同屬澤州管轄),在為孫必振撰寫的《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孫君必振墓誌銘》中提到,孫必振到任淮慶時,武陟縣一位富豪已在獄中關押了3年。他查明此人是被人訛詐錢財不成,遭誣告蒙冤入獄。孫必振將富豪釋放,並嚴懲了誣告者,使濫訟之風逐漸杜絕。另,所屬的修武知縣送其一竹籠鮮筍,孫必振打開一看卻是黃金白銀,勃然大怒訓斥道:“你怎麼敢如此辱我?”責令其速將禮品拿走。孫必振押送漕糧到達河北大名縣,管事者按慣例送給他白銀二千兩,他堅拒道:“此乃百姓血汗,我豈敢受?”令人勒石立碑,刻上禁令,將此陋習革除。

然而,官場險惡,孫必振斷他人財路,自然有人對他恨之入骨,上下聯手迫使孫必振突然被罷官還鄉。直到康熙八年,孫必振才被重新起用,任職陵川知縣。

陳廷敬在撰寫《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孫君必振墓誌銘》之前,還為孫必振撰寫過兩篇碑文,記述孫必振在陵川任上的不凡政績。

第一篇碑文是《修建孫公峪路碑記》,記述了孫必振率邑中之民修築“孫公峪”道路的事蹟。該碑文立足於陵川的交通運輸,著眼於澤州乃至整個上黨地區(也是歷史上多次分合的潞、澤兩州),表明了孫必振率民修通這條路的意義重大:

“澤郡環山而立,居太行絕巘,據中州上游,山峻而險,水澤而陡。居民往來,商旅輻輳,每當險阻阽危,驚心駭目,則絕山通道,為最急雲。屬邑若陵,尤在萬山深處。東臨其城,南接寧邑,道路險巘,幾於懸度之厄。……乃上黨以南與中州山左,商旅往來,必由於此。舊有小徑,歲久,為山水所噬,逼窄難行,且多河患。士人病(心病)之,時欲改修,而力維艱。……琅琊孫公(孫必振是山東諸城人,舊稱琅琊,故有此稱),來令茲邑,廢舉興利。色指事集,聞鳥道之崩頹,即切已溺之思,親必履山谷,勸率鼓舞。於是遠近歡赴。……康熙八年四月,僝工與山,至再歲七月,頓成康莊。始於陵(陵川)之冶頭,至輝(河南輝縣)之平羅。斷者續之,高者下之,阻塞者鑿通之,蜿蜒百餘里。凡土石資力,費金三百餘兩。”

孫必振不僅率眾修通這條“始於陵之冶頭,至輝之平羅”的路,而且迅速改變沿途村莊凋敝、土地荒蕪的狀況:“山中村落,如孫公峪(百姓為紀念孫必振而命名)、蓮花村,自兵燹之後,久無人煙。公設法招徠,勸給子種,開田若千頃。昔也,為荊棘之林,而今禾黍油油,雲疇片片矣。昔也,為虎狼之窟,而今且居民叢集,竟成樂土矣。昔也,望巖而思阻,今且與馬奔馳,山無畏途矣。”陳廷敬滿懷崇敬地感嘆:“公之嘉惠陵民與鄰封之民,不僅一世而已也!”

陳廷敬確有先見之明,預測非常準確。修好這條路,使得明清至民國時期,商旅絡繹不絕,物資流通活躍,極大地繁榮了此路沿途村鎮的經濟,更使許多村鎮“頓成康莊”。其中,冶頭村成為冶煉紅火、商鋪林立、往來客商濟濟的古代陵川八小鎮之一。深山之地的古郊村,也躋身八小鎮。冶頭周圍村莊和浙水等深山村莊,多有門樓高聳的高堂大院,村中廟宇輝煌,光浙水村就有大小10座廟宇,足見經濟實力之雄厚。

第二篇碑文是《邑琅琊孫公碑記》。綜合評述了孫必振在陵川任上的政績。主要是肅吏風、減民賦、抑豪強、息訴訟、辦教育、興禮義、正民氣,使陵川社會秩序各方面好轉。可惜,因原本缺失,《陵川縣誌》只有標記曰:“下文缺失,有六行。”但其他資料對此進行了補充。孫必振在陵川愛民如子,做了許多興利除弊之事。首先,他保持了自己的一貫作風,對社會上仗勢欺人的霸道奸滑之徒,以及衙門裡狐假虎威欺負百姓的劣跡公差人員,均“除豪猾蠹役”,予以懲治,使陵川“訟庭閒闃,民鹹樂生。”孫必振初到陵川時,按舊例老百姓每年須繳納黃絲黃絹的省賦,負擔很重。孫必振通過向上爭取,終於為百姓“祛除其累,省賦歸民,民情稍舒”。

陵川地處太行幹石山區,人畜飲水困難。孫必振到任後,首重民生,著手解決縣城百姓飲水困難問題。他親自勘察地形,選擇在縣衙西邊開鑿水井,終於打出了泉水源源而出、水質清冽甘甜的深井。這眼井就是舊陵川農行西側不遠處的古井,一直使用到新中國成立後磨河提水工程開始向縣城供水,方棄之不用。孫必振尤其重視陵川的教育。陵川於宋金元三代出狀元7名,中進士54人(各代共93名),可在他到任前的40年中,再無人中舉。孫必振為重振學風,栽培人才,易地重建了一座孔廟。孔廟又稱文廟,既是祭祀先聖孔子的地方,又是培養儒學人才的施教之所,故又有學宮、廟學、縣學之稱,是宮廟一體的傳統教育典範。文廟甫成,他親自撰寫了《改建學宮記》,刻於石上,情真意切訴說興教辦學對於振興學風廣出人才的重要意義,以及通過興盛學風、廣興教化、起到“培民風、端士習”的社會功效。除此外,孫必振還創建書院,請飽學儒士授課,鼓勵民間開設義學,並親到各地勸學,到書院檢查督促學子。《陵川縣誌·官師志》載:“於是得連舉於鄉。”

孫必振在任期間,還組織人手新修了《陵川縣誌》。《陵川縣誌》錄《續修陵川縣誌序》中載:“餘(此知縣佚名)於雍正十一年調補茲邑,因索邑志於掌故氏,得琅琊孫公必振重修本,披閱之下,思夫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他在陵川任上8年,因善行義舉受到全縣百姓衷心擁戴,在他任滿離開陵川時,士紳與民眾一直將他送到百里開外,連連揮淚,依依惜別,並祀他於陵川的“名宦祠”。

離開陵川后的孫必振,升任河南道御史一職。在任期間,先後彈劾封奏50多起,所上建言也因切中政弊而多被採納。

好人自有好報,孫必振有如此好的人品與官品,感化民眾被賦予了神話色彩。於是,就有了蒲松齡筆下的《孫必振》這篇傳奇短文,並納入《聊齋志異》而廣傳於世。

史料記載,孫必振確有渡過長江的經歷,但並非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裡講述的那樣。清康熙十八年,身為欽差大臣的孫必振,曾奉命視察浙江鹽政,渡江順利,沒有遇險經歷。金甲神立在雲頭舉牌示意“孫必振”的情節,不過是文學作品中虛構而已。蒲松齡之所以創作這篇載入《聊齋志異》的神話故事,正是因為他仰慕孫必振的人品和官品,藉此故事宣揚一種道義。

《孫必振》一文雖短,卻寓意深刻。它提醒入仕之人,應該持節自重,潔身自好,留得清名於世間。

認定孫必振就是《聊齋志異》中《孫必振》的原型,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人際關係因素。孫必振與蒲松齡不僅都是山東人,而且孫必振的從兄、淄川教諭的孫瑚,也與蒲松齡私交甚好,兩個人常在一起詩酒唱和,談論時政。蒲松齡應該是從孫瑚嘴裡瞭解到孫必振為人為官的品端,深受感動才寫下了《孫必振》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傳奇故事。

可以肯定,《聊齋志異》中《孫必振》的人物原型,就是清代任過陵川知縣的孫必振。


來源:欻莽陵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