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李逵 三國演義 冷兵器 秦朝 軍旅微刊 軍旅微刊 2017-11-02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輪大斧竟奔孔明。”《水滸傳》第三十八回說黑旋風李逵,“使兩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說李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

有心的讀者可能一眼就看出這是《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對斧子的描寫。沒錯,今天兵哥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既是武器又是工具的神器——斧。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斧、鉞(yuè)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

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斧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

斧使用原理:斧是利用槓桿原理和衝量等於動量的改變量原理來運作的。帶刺,帶鉤的鉞則多刺,鉤兩法。斧的主要特點是:動作粗獷,豪放,勇猛;主要技法有劈、剁、摟、雲、片、砍、削、撞等。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這裡值得說的是世界上有一把把赫赫有名的斧子,在世界冷兵器排名第八。

【投擲飛斧】

的武器投擲飛斧(Kpinga又名Hunga Munga)。長度50多公分,通過突出的三刃來確保造成最大的傷害。這種武器最初出現在非洲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地區的一個部落裡,並且這種飛斧是一種投擲武器,是由職業的士兵配置使用。飛斧長度大概有22英寸,頭部有三片刀刃,三片排列的刀片大大增加了攻擊傷害率和命中率。投擲飛斧在當時是名貴的武器,只有職業戰士才有資格擁有,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徵。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總體而言,世界上不少國家的軍隊都大量裝備戰斧,但中國軍隊卻是一個例外。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中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說中則多有描述。自古以來中國軍隊一直零星的裝備過一些斧鉞,但從未大規模裝備過。在原始社會和商代,石質和青銅的鉞一度比較流行,但從西周開始,到秦代為止,中國軍隊的主要武器改為戈、矛、劍、戟。這點與其他國家有明顯區別。秦代以後,軍隊的主要武器是刀和矛,部分朝代的軍隊雖然也裝備過一些斧,但斧一直都不是主要兵器。

十八般花樣兒的兵器譜裡,就數它威風得過頭

想來,斧子的用法較難,一般人拿起都吃力,更別說揮灑自如了,這或許就是原因之一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