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李嘉誠 英國 投資 長江基建 家族企業雜誌 家族企業雜誌 2017-10-02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李嘉誠就出生並拼搏在那個年代。歷史不會消失,總會默默留存在那裡;但隨著時光的演進,歷史在延續中會記錄更多的變數。比如,李嘉誠正用大筆的投資,買下英國涉及民生的眾多企業,越來越多的英國人,事實上正在不知不覺中開啟了“李氏生活”。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李嘉誠所控制的基建投資公司長江基建正在考慮向英國能源生產商Cory Riverside Energy Group發出收購要約。這家把廢物轉化為能源的倫敦公司的估值可能達到10億英鎊(約106億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李嘉誠出售旗下在內地和香港的資產已經超過670億港元,而在英國投資已經超過300億英鎊。

持續在英國擴張的“李氏版圖”

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李嘉誠欲投資的英國能源公司Cory Riverside Energy成立於1896年,總部位於倫敦,業務涵蓋資源管理、回收和能源循環利用,經營著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英國最大垃圾電廠,每年處理75萬噸垃圾,供電525兆千瓦時。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光大集團和北京控股集團也在考慮發出要約。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Cory Riverside的所有者一直在與財務顧問討論潛在出售事宜,但尚未啟動正式的競購程序。其他競購人可能包括養老金基金和基建基金等行業的機構。

據悉,Cory Riverside Energy公司在倫敦泰晤士河畔共有6個垃圾處理中心,倫敦產生的大部分垃圾在泰晤士河西岸被回收,然後一路坐船被運到泰晤士河東岸進行加工處理。Cory Riverside Energy處於英國垃圾處理的壟斷地位,2016年營業額超過1億英鎊,全年利潤為4310萬英鎊(摺合人民幣3.79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早在7年前,李嘉誠就曾表示,在英國大舉投資,是看中其所投項目的回報率和穩健性。不過,經過脫歐影響後,不少在英國投資的中國買家多數都遭受了一定的匯兌損失,若李嘉誠此次投資動作最後得到落實,可見其仍對英國經濟環境有所青睞。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而事實上,如果該收購計劃能夠成行,這將是李嘉誠進軍能源行業的又一個大手筆。

過去二十多年來,李嘉誠多次在英國斥巨資收購企業,這使其成為該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者之一。目前,長江基建已經在英國建立了包括電力、天然氣和水務業務在內的組合投資,控制著英國天然氣近三成市場、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每日郵報》曾在報道中稱,“李嘉誠快要買下大不列顛帝國了”,足見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分量。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2010年7月,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00006.HK)聯合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以58億英鎊向法國電力集團(EDF)收購後者旗下英國電力網絡業務EDF Energy的100%英國受規管及非受規管電網資產,EDF為英國供應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客戶數目約為780萬。

此戰中,李嘉誠擊退了由阿布達比投資局、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及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組成的財團,成為英國基礎設施資產的最大所有人之一。目前,“長和系”是英國最大的配電商之一,配電服務範圍覆蓋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及東部。與此同時,長江基建也是購買諾森伯蘭水務集團財團中的一部分。

連續拋售國內資產超670億港元

李嘉誠這次計劃的收購行動,發生在其大規模出售香港資產之後。9月7日,港媒報道稱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及電能實業持有的山頂道兩幅宅地,將以20億港元(約合16.6億元人民幣)出售。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而更大規模的資產出售也發生在不久之前。7月30日,李嘉誠將其在香港的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以144.97億港元出售全部權益。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以來,李嘉誠不斷拋售內地和香港的資產,其中多數為地產物業,包括上海和北京的商用物業,包括最近一次出讓和記環球電訊,目前來看累計出售國內資產已超過670億港元。

但把英國作為海外投資主戰場的顯然不只有李嘉誠

9月19日,樑安琪2.5億英鎊(約合26.5億港元)買下倫敦市中心的寫字樓Aldwych House。這位香港富豪在2017年福布斯香港女富豪排行榜上以40億美元身價名列第三位。她還有著另一個更為人知的身份——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四太太。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Aldwych House大樓曾於今年6月以2.4億英鎊公開拍賣,經歷幾輪競價,最終被樑安琪加價1000萬英鎊以2.5億英鎊拿下。追隨著李嘉誠的步伐,這也是她第一次將自己的資產版圖延伸到英國。

另一香港豪門羅氏家族也不甘落後。9月21日,鷹君集團創辦人羅鷹石的幼子羅啟瑞以3430萬英鎊(約合3.05億元人民幣)買下倫敦市中心豪宅Buau House。

港資加速流向英倫背後,正是中英兩地政策雙向作用的結果。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通過,此後的英國逐漸成為各路資金的投資熱地,至今熱度未減。據統計,2017年以來,港資在英國投資總額已超3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21億元)。其中,李錦記以12.8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13億元)收購倫敦“對講機”大廈創造了中資在英地產投資的最高紀錄。

有分析認為,港資組團圈地倫敦,正是為了在英國脫歐陣痛期“抄底”拿下倫敦核心區域的優質資產。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英鎊疲軟、房價下跌為投資者降低了進入英國的成本。

李嘉誠的投資之道:低風險 高回報

常駐倫敦供職於英國地產投資機構的相關人士表示,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建、電信、零售行業、電網、水務、管道燃氣等領域,這些領域涉及英國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此次希望收購的Cory Riverside Energy掌握著英國最大的垃圾處理份額,遵循的也是同樣的邏輯。

300億英鎊鉅額投資遍及民生,英國人開始跟李嘉誠“討生活”?

該人士進一步稱,縱觀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資產,大部分是稀缺的基建資源,不僅業績穩定、回報有保障,而且風險極低,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安全持久的穩定收入,完全符合李嘉誠的家族利益。

做了一輩子生意的李嘉誠有一句名言:“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如果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這件衣服漂亮,那麼,我肯定會買這件衣服。但是,如果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這是商機,那我肯定不認為它是商機,肯定不會做這方面的事情。”

事實上,此次對回收利用的英國環保公司Cory Riverside的躍躍欲試,似乎也透露出李嘉誠接下來的投資方向——環保產業屬於綠色朝陽產業,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此外,李嘉誠青睞那些對組織能力依賴度較低的業務,如房地產開發、物業出租、汙水處理,能源回收利用等基建項目,這類生意受“人的因素”影響較小,易於形成持續、穩定的收益。基建項目的特點是工業化、標準化、風險低、收益穩定,精細管理要求低。李嘉誠以旗下長江基建為運作平臺,在中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展大規模基建。

● 作者:趙羽

● 本文版權歸《家族企業》雜誌所有

● 想看更多,請關注家族企業雜誌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 綜合資料:英倫房產圈、證券日報、澎湃新聞、搜狐財經、界面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