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文/牧邊原創

圖/頭條圖庫

上個月為某平臺寫了一篇《安娜·卡列麗娜》(以下簡稱《安娜》)的共讀稿。60餘萬字大部頭,濃縮成八九千字,不得不割捨的一些細節讓我想再寫下這些。

所以這篇文章分三個部分聊聊《安娜·卡列麗娜》:

一是關於托爾斯泰創作《安娜》的一些事;

二是《安娜》共讀稿終稿中刪去的3個原著細節;

三是總結與生命的終極思考。

一開始平臺編輯提供了一份書單,其中也有一些自己看過也比較熟悉的認知類書籍和小說,二三十萬字。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寫寫這部虛構類文學大部頭——《安娜·卡列麗娜》。

儘管知道將它寫成共讀稿,耗時會很長。確實重讀原著加上寫出終稿,用了7天。對接的編輯提出了幾個細節修改問題,改了一遍就定稿了。

可我卻還沒完全從故事中走出來。

高中時候看過《安娜·卡列麗娜》的電影,也很淺的看過一遍原著。在重讀前,印象中只剩下安娜為了愛情為了自由,勇敢的與過去割裂,最終卻還是走向絕望,臥軌自殺。

這一次不知不覺在閱讀的過程中,喜歡上了列文。這個時常陷入思想困境的不自信的列文,實在太像自己了,太像我們每一個少年。

以至於重讀這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覺得一寸寸都是活的。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1.關於托爾斯泰與《安娜·卡里麗娜》的故事

關於托爾斯泰本人及其作品的評價:

契訶夫說:“我們寫的短篇、中篇、長篇小說,在他看來都是兒童遊戲。”

甚至連硬漢海明威也承認自己不如托爾斯泰伯爵,

他說:“一個人除非瘋掉了,才能設想自己和托爾斯泰比肩,去較量。”

可見,說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世界文壇最閃耀的明星,說他一個人就足以定義一個時代,一點也不為過。

關於《安娜》這部作品,與托爾斯泰同時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承認: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無瑕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

托爾斯泰本人將《安娜·卡列尼娜》稱為“由生活而來的書”。或許,正是因為由生活而來的作品,才具有了更長久的生命力,才能在今天讀來一寸寸都是活的。

在托爾斯泰代表作系列裡,《安娜·卡列麗娜》和《戰爭與和平》通常排在前列,不是《安娜》第一就是《戰爭》第一。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戰爭》比《安娜》早寫十幾年。《戰爭》是以1812年衛國戰爭為歷史背景,描寫了19世紀初的俄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發生了重大事件。而寫《安娜》的時候,戰爭已經不再是俄國的主旋律,這個階段的俄國正處於一種畸形的社會轉型期。

1870年,托爾斯泰開始構思一部關於貴族階層私生活的小說。而促使他開始寫作的是當時發生的一件真事:

一名女貴族為愛私奔結果又被拋棄,最後慘死於車輪之下。

這件事給了托爾斯泰最直接的刺激。由此他開始構思安娜的故事。在最初的構想中,沒有後來列文和奧勃朗斯基家的故事,只有安娜的故事。並且安娜是一個肥胖、庸俗的女人,而她的丈夫則是一名聖徒。

1873年,隨著《安娜》正式寫作過程的推進,“在道德上托爾斯泰逐漸擴大了安娜的形象,縮小了她的丈夫;罪人變得越來越美麗而生動,聖徒變得越來越抽象而虛偽。”

到了1875年,托爾斯泰與報社簽了約,《安娜·卡列尼娜》開始在報紙上連載,但是寫作幾次被中斷。因為托爾斯泰一面寫作,一面卻對這部作品和自己生活的意義產生了深刻的懷疑。直到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才完稿。截稿時,托爾斯泰像是擺脫了一件沉重的負擔似的感嘆說:“我終於被迫把我的小說寫成了,它簡直叫我膩煩死了。”

當時托爾斯泰的生活正經歷著鉅變。在寫《安娜·卡里麗娜》前半部分的時候,與索菲亞婚姻生活很美滿,正處於他人生最靜好的歲月裡。然而,寫完一半的時候,危機來了。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出身貴族的托爾斯泰多次在自己的莊園裡嘗試農奴制改革,但是均告失敗,經濟狀況越來越糟。與此同時,對於貴族寄生式的生活方式,他懷有深深的負罪感,所以他給家庭生活設定了一系列的計劃,要求全家人放棄貴族生活,節衣縮食不要任何娛樂。妻子索菲亞堅決反對,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漫長而痛苦的糾葛,托爾斯泰甚至頻繁從家中出走。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托爾斯泰生命的終點。

因此作者自己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的重重困惑,都投射在了故事中的人物身上。作者寫出了安娜與列文的幸與不幸,也同樣是在寫自己的人生困惑。

同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人的幸與不幸,更是同樣置身於種種矛盾中的,我們自己。

在我看來,如果沒有托爾斯泰自己生活中的遇到的真實困境與思考,我們看到的只會是一個墮落的出軌的女人,而不是嚮往自由、渴望愛情、義無反顧的安娜。我們也不會看到愛思考的列文究竟是怎樣通過思考,走出一個個精神困境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小說讀起來還會如此真實,一寸寸都是活的。

另外在重讀《安娜》的過程中,對於更喜歡海明威《老人與海》與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這種“只顯山不露水”的文字的我來說,《安娜》裡面豐富細膩的人物心理描寫,雖然讓一個個人物更加立體飽滿、鮮活形象,但閱讀過程中的那種膩煩感我也深有體會。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2.我讀《安娜》原著讀到了什麼,只看共讀稿會錯過什麼

如今很多平臺都有聽書或共讀欄目,作為一個書稿類文章寫作者,今天就以《安娜》為例,和大家聊聊,對於虛構類文學,只讀平臺書籍解讀稿件,不讀原著,自己會錯過什麼。

總的來看,有兩個方面不讀原著是體會不了的:

一是原著中構建的完整的世界;二是原著中豐富精彩的細節。

大家都贊同,讀經典就是進入經典中去體會作者構建的完整世界,而這個只能靠讀原著來一磚一瓦的去想象與搭建。

而對細節瞭解的越多,在閱讀過程中構建出來的世界就會越細膩具體,層次分明。

納博科夫曾說,

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世界,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如果這個虛構的世界做不到細節上的邏輯自洽,那麼它就會崩塌。

通過對細節的推敲來走進原著世界,確實是一種讀懂經典“慢反而快”的方法。

納博科夫這種對細節的關注,我們能從他教育學生中看出來:

在閱讀《包法利夫人》的時候,他提醒學生注意包法利夫人眼睛顏色隨著情緒的變化而發生的變化;

在閱讀《變形記》的時候,他提醒學生要去搞清楚格里高爾變成的甲蟲的樣子,以此來理解故事中人物所面臨的痛苦和他的一系列行為方式。

由此可見,原著中豐富細膩的細節正是我們在閱讀中不容錯過的“打卡”之處。

回到《安娜》,初讀者往往會因為書名是安娜的名字,而忽視了書中另一個人物——列文。

這本書概括來講就是安娜走向覆滅,列文走向重生的故事。可見現實意義上,列文甚至比安娜更值得我們關注,更值得我們深思。

這兩個人基本上是兩條平行發展的故事線。

列文愛上了安娜哥哥奧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基蒂,而吉提一開始喜歡弗龍斯基就拒絕了列文的求婚,弗龍斯基和安娜一見鍾情從而冷落了基蒂,但基蒂最後還是和列文結為夫妻。

這是整個故事概況。下面就以《安娜》為例,寫成共讀稿後,編輯考慮到後期錄製音頻的需要和讀者可能沒看過原著不知道細節深意,因而建議刪去的三處細節——這也就是不看原著會錯過的精彩之處。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第一,安娜和弗龍斯基火車站相遇的細節

共讀稿中只寫了安娜和弗龍斯基在站臺上擦肩而過,兩人同時回眸一瞥以及護路工慘死車輪下的細節。

刪去了安娜在站臺沒找到來接他的哥哥,重新回到火車車廂,(與安娜同行且攀談一路的婦女是弗龍斯基的媽媽,弗龍斯基正是來車站接他媽媽),再次與弗龍斯基相遇並交談,以及聽說車站慘案後,弗龍斯基在安娜面前的表現。

在大家知道有個護路工被火車碾碎,護路工的妻子撲在屍體上之後,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弗龍斯基沒有說話,他的漂亮的面孔是嚴肅的,但卻十分冷靜。

“不能替她想點辦法嗎?”安娜激動地低聲說。

渥倫斯基看了安娜一眼,就立刻走出車廂。

“我馬上就回來,媽媽。”弗龍斯基在門口回過頭來說。

原來他出去給了副站長兩百盧布。

當他們走出車廂,走到車站門口的時候,站長追上了弗龍斯基,問他:“您給了兩百盧布,請問是賞給什麼人的?”

“給那寡婦,”弗龍斯基說,聳聳肩,“我以為用不著問哩。”

奧勃朗斯基拉著安娜就在後面叫,“你賞的嗎?做了好事,做了好事… ”

從這個弗龍斯基打賞護路工妻子的細節中,我們既能看到他真的很懂女人,安娜低聲說了一句,他就立刻出去給了錢;然後他給完錢跟站長解釋的時候,卻是說“給那寡婦”,從他的言語和形態中我們都能看到渥倫斯基自己內心是不太有多少同情心的,他做這一切僅僅是因為身邊的貴婦人安娜說了一句。

弗龍斯基的花花公子、紈絝子弟的形象在這種細節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男人會不招女生喜歡?

這是讀原著才能體會到的。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第二,列文二次向基蒂求婚的細節

這兩次求婚的細節,至今讀起來一寸寸都是活的。

第一次基蒂知道了列文的來意,但此時的她心裡只有弗龍斯基,於是純真的基蒂也很糾結該怎樣來拒絕列文而又不使他難堪。

膽小不自信的列文,就是一個典型的直男形象。表白的時候,猶猶豫豫,內心極其慌亂,千迴百轉。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列文最終擠出來了幾句:“我的意思是說… …我的意思是說… …我特為這事來的… …做我的妻子。”他說出來了,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只覺得最可怕的話已經說了,他突然中止,望著她。

基蒂沒有看他。她心裡歡喜欲狂,洋溢著幸福。但她又想起了弗龍斯基,於是她抬起清澈誠實的眼睛看著列文絕望的面孔,迅速回答:“那不可能… …原諒我。”

列文沒有看基蒂,他說:“結果一定會這樣的”。他向基蒂鞠了一躬,想要退出去。

這就是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的場景。哪一個眼神,哪一句話,不是活的?

羞澀的直男列文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心愛的姑娘表白,磕磕巴巴;單純的少女心中已經有了所愛又不知道怎樣拒絕他人的愛意,內心歡喜又真誠坦率。

這不就是我們最初的樣子嗎?

第二次列文向基蒂求婚,已經是《安娜·卡列麗娜》過了一半。這個時候列文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他知道了基蒂的心意。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原著中是這樣寫的:

列文在基蒂的桌旁坐下,說“我早就想問您一件事”。他直視她親切但又恐慌的眼睛。

“請您問吧。”

然後列文就用粉筆在桌上寫了每個詞的首字母,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就是:“當您對我說,那不可能的時候,意思是永遠不呢,還是隻是當時?”

列文希望她能領悟這個複雜的句子。他用那樣一種眼光看著她,好像他一生的命運全系在她能否理解這些字上面。

基蒂嚴肅地瞥了瞥列文,就把她那皺蹙的前額支在手上,開始念著。她時而看列文一兩眼,好像在問:“是我想的那樣嗎?”

“我明白了。”她說,微微漲紅了臉。

“這是什麼字?”列文指著代表“永遠不”的字母說。

“這是永遠不的意思,”基蒂回答,“但這不是在真的呢!”

後面,基蒂在桌子上寫下代表“只要您能忘記,能饒恕過去的事”的字母。

然後列文顫抖著手,寫下了“我沒有什麼要忘記和饒恕的,我一直愛著您。”

她含著纏綿的微笑望著他,低低地說“我明白”。

… …

這就是列文向基蒂第二次求婚時的細節。至今讀起來,每次都會想起曾經的那個少年。

而這些細膩情感也只有讀原著才能體會到。

第三,安娜哥哥奧勃朗斯基表情變化的細節

就像納博科夫教育學生要注意包法利夫人眼睛顏色的變化一樣,在讀《安娜·卡列麗娜》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安娜哥哥奧勃朗斯基前後表情的一次巨大轉變。

小說的開頭是奧勃朗斯基妻子和他大吵了一架,因為他和家庭教師搞曖昧被妻子發現了。但是奧勃朗斯基卻並不擔心,還大言不慚,說“麵包有時候香氣誘人,真叫人難以抗拒”。

他從出場,臉上就完全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平常慣有的、善良的、愚痴的微笑。而在故事的後半部分,他基本上破產了,身無分文。於是去到彼得堡,想通過關係謀得一份還不錯的差事,順便幫妹妹安娜從她丈夫那裡得到同意離婚的肯定答覆。

然而,這一次奧勃朗斯基失望了。求職和妹妹離婚的事進展的都不順利,奧勃朗斯基的情緒非常低落,終於露出了沮喪的神情,並且久久不能入睡,這在他是少有的情形。

就這一個小小細節,也是隻有在原著中才能看到。至今讀起來,彷佛眼前就能看到一張始終掛著微笑的臉,突然成了愁容滿面。

以上這3個細節就是在《安娜·卡列麗娜》的共讀稿終稿中刪去的細節,原著中還有很多這種細膩之處,這是隻看共讀稿所體會不到的。

因此,好的文學經典,就是要掰碎了一小塊一小塊地品嚐,從細節的推敲中搭建起一個個完整的文學世界。

當然,通過看共讀稿,能快速瞭解原著中的主要人物與故事。瞭解這些後,如果發現自己喜歡這本書,那麼再找出原著來讀一讀。我想這也就是知識付費年代共讀稿的使命吧——讓你快速瞭解一本書值不值得讀原著。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安娜》劇照

3.總結與思考

在第一部分,我們瞭解了托爾斯泰的偉大以及《安娜》為什麼至今讀起來一寸寸都是活的。

在第二部分,通過納博科夫的觀點,我們知道了讀文學經典,就得推敲細節。通過3個從《安娜》共讀稿中刪去的細節,再次體會了原著中人物的細膩與真實。

最後再說說新的認知與思考。

有人說安娜代表著理想與理想的破滅,列文代表著現實與現實的出路。他們認為只有將兩個人結合起來,才能看清楚整個人生的困境與人在困境中的掙扎。

但我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安娜和列文都是理想與現實、幸與不幸的綜合體。不能因為安娜最終走向了死亡,才說她是不幸的;而列文走向了重生,才說他是幸運的。

因為安娜選擇的愛情本來就是苦澀的,她的開始就決定了她的結局。她的這個選擇中就已經包含了幸與不幸。也不能說因為安娜不能像列文那樣愛思考,所以才不能走出困境,安娜自始至終都在想辦法走出來,可是現實不允許。

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覺得列文是幸運的,僅僅是因為他還活著,但這真的能說明他以後就不會遇到思想上的困境了嗎?時常陷入精神困境的列文,他的不幸難道就已經徹底結束了嗎?

我想,列文的不幸只會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結束,而不是隨著故事的結束而結束。

這也是每個人一生的終極問題。小說中托爾斯泰就借列文之口向我們問出了:“假使自己的感覺毀滅,肉體死亡,那生前的掙扎與希望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想,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有希望、就要掙扎,我們就是幸與不幸的共同體。

或許,人的這一生就是要在不幸的底色中,繪出一寸寸活的、幸福的畫卷。

《安娜·卡列麗娜》一部完美的藝術傑作,至今讀它一寸寸都是活的

牧邊讀書

往期好文:

為什麼要讀經典?怎麼讀經典?看看文學教授傳授的這些實用技巧

美國教授從300部文學經典中,總結出3個讀懂文學的方法,全在這了

如何讀書?這15本書足夠解決你的一切閱讀障礙,書單耗費5小時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