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異寶入眼來——探訪郴州市石博園

李秉鈞 道教 文化 湖南日報 2017-05-05

湖南日報記者 李秉鈞 唐愛平

“國寶”香花石高貴大氣,昇仙靈石傳承孝道……5月3日,記者走進位於柿竹園國家礦山公園的郴州市石博園,撲面而來的一塊塊巨石、“仙石”、奇石讓記者大開眼界。

第五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以下簡稱“礦博會”)將於5月18日在郴州啟幕。作為本屆礦博會的一大亮點,郴州市投資建設的石博園已全面完工。石博園佔地500畝,其中奇石景觀園100畝。目前,全國各地的奇石異寶匯聚於此,記者得以先睹為快。

“你眼前的這塊昇仙靈石有個很美麗的傳說。”郴州觀賞石協會會長鍾六華介紹,該石與郴州的一個傳說人物蘇耽有關。蘇耽被稱為“孝子神仙”,他孝敬母親,善行天下,“橘井泉香”成為我國中醫藥的代名詞。歷代文豪、宰相、道教學者上百位名人為其撰寫詩文。蘇耽飛仙時所踏之地,就是踩著這塊石頭而去,故名“昇仙靈石”。

邊走邊看邊聊,鍾六華告訴記者,石博園中,郴州市11個縣(市、區)根據各自主題,合理佈局,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建設11個景觀園。這裡除了匯聚郴州11個縣市區的奇石外,還擺放中國有名的奇石,包括山東的泰山石、安徽的靈璧石、廣東的螢石、河南的七彩石等。

在臨武園,赫然立著“國寶香花石之母”。香花石因儲量稀少,形態獨特,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被譽為奇石中的“大熊貓”,因發現地在臨武縣香花嶺鎮而得名“香花石”。“香花石是世界上至今已發現的獨一無二的新礦物晶體,它的發現,是中國地質學史和礦物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鍾六華向記者介紹。

在桂陽園,中心區域和遊道都以銅錢造型,用桂陽本地出產的黃蠟石定製,由大小不一的形狀,組合而成銅錢造型,展現桂陽千年礦都的特色。

在經過一塊“通天頑石”時,鍾六華拉著記者的手說:“這塊石頭背後也有個故事。大唐名相劉瞻,清正廉潔,敢於直諫皇帝,救了三百多條人命等,曾繪出《三湘圖》。後來三兄弟都列為仙人,《列仙全傳》有他們的傳說。郴州河街烏石磯有‘劉相第’,為古代名家吟詠。通天頑石採自劉仙嶺,據說為劉瞻讀閱天書之處。”

情投意合石“恩愛有加”,羅漢石“高佛在坐”,金剛石“潛心修煉”,個個形象生動,惟妙惟肖,真是精美的石頭會說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