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這本書,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這本書,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哥倫布的《馬可·波羅遊記》,上面的筆記是他親筆所寫

比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鐵桿粉絲,航行的時候還總帶著一本,不時翻閱。而我們現代說他航行的目標是希望能航行到中國或者印度,但其實在他的觀念裡,自己航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契丹”。所以在到達美洲之後,因為他自己也感覺美洲和馬可·波羅筆下的契丹不一樣,所以他曾多次對別人說自己到達的土地是蠻子國,而蠻子國和契丹國接壤,因此他也堅信自己很快就能到達契丹。

China與契丹是什麼關係?這是個問題!

所以一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從海路真正來到了中國之後,這種誤解都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公元1513年葡萄牙人歐維士第一次抵達中國的土地,到達珠江口時,他們都按照當時流行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稱呼,將中國稱為了China。但在當時,這些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把China當成契丹。而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契丹”才是那個他們通過《馬可·波羅遊記》知曉的中國。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這本書,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哥倫布的《馬可·波羅遊記》,上面的筆記是他親筆所寫

比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鐵桿粉絲,航行的時候還總帶著一本,不時翻閱。而我們現代說他航行的目標是希望能航行到中國或者印度,但其實在他的觀念裡,自己航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契丹”。所以在到達美洲之後,因為他自己也感覺美洲和馬可·波羅筆下的契丹不一樣,所以他曾多次對別人說自己到達的土地是蠻子國,而蠻子國和契丹國接壤,因此他也堅信自己很快就能到達契丹。

China與契丹是什麼關係?這是個問題!

所以一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從海路真正來到了中國之後,這種誤解都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公元1513年葡萄牙人歐維士第一次抵達中國的土地,到達珠江口時,他們都按照當時流行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稱呼,將中國稱為了China。但在當時,這些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把China當成契丹。而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契丹”才是那個他們通過《馬可·波羅遊記》知曉的中國。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一份1570年歐洲人出版的地圖,只有沿海地區被標為China,中國內地都被標為Cataio,即契丹

當然促成他們這種誤解的原因,除了他們對中國的政治與地理不瞭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曾記載,契丹有大量基督教徒的存在,但他們在China卻連一個基督教徒都找不到,所以他們認為這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國家。現代研究一般認為,因為馬可·波羅未必親自到過中國,所以他對中國的描述很多來自西亞和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徒,而有些伊斯蘭教徒在中國看見中國的信仰不是伊斯蘭教,而且有些祭祀活動和他們也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儀式有點像,所以以訛傳訛,使《馬可·波羅遊記》裡有了中國基督教徒很多的記載。另外在元朝時,有一些蒙古部落也信仰基督教,還有大量來自東歐的色目人在中國生活,可能也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中國基督教徒數量很多的原因。

而歐洲人搞明白China和契丹是指同一個國家則也費了許多周折。首先意識到自己從海路來到的China可能就是契丹的歐洲人是中歐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他在公元1582年從澳門抵達中國,然後開始由南向北遊歷中國各地。最初他也仍然認為自己到的只是China,只要一直向北走,總會走到契丹。但越往北走,他就越感到不對,並開始懷疑契丹和China是不是隻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當時他還非常認真的通過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假說”:一是長江橫貫China,而這和馬可·波羅說的契丹一樣,二是馬可·波羅說契丹就在北方草原的南面,而據他聽說China和北方草原之間並不存在其它國家。三是在China從來沒人聽說過Cathay(契丹)這個“北方鄰國”。

而他的這種疑惑在他於公元1598年到達北京之後終於得到了證實。在這他在客棧裡遇到了一群可能是來自西域的穆斯林商人,他們非常肯定地告訴利瑪竇,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大契丹”(Great Cathay)。這才使利瑪竇確信,China就是契丹,只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然後與他同行的其它一些傳教士立馬通過信件把這個“特大新聞”傳遞給了當時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亞洲殖民地總部。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這本書,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哥倫布的《馬可·波羅遊記》,上面的筆記是他親筆所寫

比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鐵桿粉絲,航行的時候還總帶著一本,不時翻閱。而我們現代說他航行的目標是希望能航行到中國或者印度,但其實在他的觀念裡,自己航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契丹”。所以在到達美洲之後,因為他自己也感覺美洲和馬可·波羅筆下的契丹不一樣,所以他曾多次對別人說自己到達的土地是蠻子國,而蠻子國和契丹國接壤,因此他也堅信自己很快就能到達契丹。

China與契丹是什麼關係?這是個問題!

所以一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從海路真正來到了中國之後,這種誤解都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公元1513年葡萄牙人歐維士第一次抵達中國的土地,到達珠江口時,他們都按照當時流行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稱呼,將中國稱為了China。但在當時,這些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把China當成契丹。而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契丹”才是那個他們通過《馬可·波羅遊記》知曉的中國。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一份1570年歐洲人出版的地圖,只有沿海地區被標為China,中國內地都被標為Cataio,即契丹

當然促成他們這種誤解的原因,除了他們對中國的政治與地理不瞭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曾記載,契丹有大量基督教徒的存在,但他們在China卻連一個基督教徒都找不到,所以他們認為這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國家。現代研究一般認為,因為馬可·波羅未必親自到過中國,所以他對中國的描述很多來自西亞和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徒,而有些伊斯蘭教徒在中國看見中國的信仰不是伊斯蘭教,而且有些祭祀活動和他們也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儀式有點像,所以以訛傳訛,使《馬可·波羅遊記》裡有了中國基督教徒很多的記載。另外在元朝時,有一些蒙古部落也信仰基督教,還有大量來自東歐的色目人在中國生活,可能也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中國基督教徒數量很多的原因。

而歐洲人搞明白China和契丹是指同一個國家則也費了許多周折。首先意識到自己從海路來到的China可能就是契丹的歐洲人是中歐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他在公元1582年從澳門抵達中國,然後開始由南向北遊歷中國各地。最初他也仍然認為自己到的只是China,只要一直向北走,總會走到契丹。但越往北走,他就越感到不對,並開始懷疑契丹和China是不是隻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當時他還非常認真的通過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假說”:一是長江橫貫China,而這和馬可·波羅說的契丹一樣,二是馬可·波羅說契丹就在北方草原的南面,而據他聽說China和北方草原之間並不存在其它國家。三是在China從來沒人聽說過Cathay(契丹)這個“北方鄰國”。

而他的這種疑惑在他於公元1598年到達北京之後終於得到了證實。在這他在客棧裡遇到了一群可能是來自西域的穆斯林商人,他們非常肯定地告訴利瑪竇,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大契丹”(Great Cathay)。這才使利瑪竇確信,China就是契丹,只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然後與他同行的其它一些傳教士立馬通過信件把這個“特大新聞”傳遞給了當時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亞洲殖民地總部。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專程來中國考證了契丹就是China的本託·德·古伊斯

但在印度的其它傳教士卻打死也不相信利瑪竇他們的這種說法,其原因上面已經提到了。而他們為了驗證利瑪竇他們的說法,專門派了一個名叫本託·德·古伊斯的人從陸路前往契丹,以確認契丹到底是不是China。結果古伊斯一路從阿富汗翻越了中亞的巴達克山,在公元1605年抵達了今天新疆的喀什。在喀什,他遇到了一群剛從北京帶著貨物回來的商人,結果這群商人告訴他的話和利瑪竇他們在北京客棧裡聽到的話竟然一模一樣,所以現代有學者認為,有可能古伊斯遇到的那群商人和利瑪竇在北京遇到的是同一群商人。古伊斯最終來到了甘肅的肅州,但在等待明朝官方批准其前往北京期間生病死了。不過他的隨行人員最終把他們也證實契丹就是China的消息傳了回去。

"

估計多數閱讀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在許多西方語言裡被稱為China,可能還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許多斯拉夫語言裡,中國不叫China,而叫Kitay(Китай),而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契丹。而且契丹這個詞在包括英語在內的許多其它西方語言裡,其實在歷史上也曾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來指代中國,那麼為什麼契丹這個詞曾經被這麼多人接受?它在其它語言裡又是怎麼衰落的?為何在斯拉夫語言裡又一直使用至今呢?


“契丹”如何成了中國的名字?

客觀地說,在西方語言裡,China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契丹(關於China(支那)這個名字出現的淵源及其含義演變,桃花石雜談以前專文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秦”的音譯,最早出現在梵語之中,在公元前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了西方的語言裡。

而契丹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可就要晚的多了。用“Kitay”(契丹)或者類似的詞來指代中國,是伴隨著公元10世紀契丹人崛起,建立遼朝而出現的。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這個詞從中世紀到近代前期,其影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China,成為了歐洲人指代中國用的最多的詞。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遼朝疆域

首先這個詞的來源當然是契丹的族名。而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今天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到中亞的廣大區域,其中包括中原地區的傳統領土幽雲十六州地區。因此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亞地區一些用突厥語族語言寫成的摩尼教文獻裡,就開始出現了“契丹”這個名字。但在許多突厥語族語言的文獻裡,“契丹”這個詞結尾的鼻音n被轉化成了y。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鼎盛時期的西遼疆域

而在遼朝被金朝滅亡之後,契丹這個詞在中亞地區卻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強化。因為遼朝滅亡之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西遷中亞,建立了西遼王朝。西遼王朝鼎盛時期成為了中亞各民族的共主。而耶律大石本人在契丹人裡屬於漢化程度最高的人,他是遼朝唯一一個通過漢文科舉考中進士的人,所以他建立的西遼王朝雖然地處中亞,卻一直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有很高的漢化程度。因此在西遼時期,西遼皇室始終是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對中亞各族進行統治的。所以在中亞地區,西遼皇帝有時也被稱為“秦國汗”,在這時,“契丹”在很多中亞民族,乃至西亞的伊斯蘭教地區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名字。當時在伊斯蘭教世界,曾有許多學者寫過世界上有五個偉大的君主,即阿拉伯、中國、東羅馬、印度和突厥,而在他們的眼裡,當時代表中國的就是西遼的皇帝,也就是契丹的皇帝。

用“契丹”代表中國的那幾百年

而“契丹”這個詞,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期傳到了歐洲,在許多的歐洲語言裡,也都出現了用“契丹”指代中國的情況。比如在英語、法語和德語裡,契丹被寫成Cathay,在西班牙語裡契丹則被寫成了Catai。而讓契丹這個詞在歐洲語言里名聲大噪的人則是馬可·波羅。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後人繪製的《馬可·波羅遊記》世界觀地圖,如果光看這本書,就會認為中國北面是契丹國,南面是蠻子國

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可並不是說自己去了China,而是說自己去了契丹,所以在歐洲,自馬可·波羅之後,始終都認為那個被馬可·波羅描繪的像天堂一樣的國家是契丹,而不是China。但《馬可·波羅遊記》卻也給歐洲帶去了一個持續了幾百年的誤會。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所描繪的年代,南宋還沒有滅亡,所以《馬可·波羅遊記》裡,一直把中國南方稱為“蠻子國”(Mangi),這導致歐洲在後來的幾百年裡一直認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兩個國家,一個叫契丹國,一個叫蠻子國。

而後來這個“蠻子國”的概念又跟從印度和阿拉伯等海路傳到了歐洲的China聯繫在了一起,導致歐洲人在幾百年裡都堅信,契丹和China是兩個國家。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憑耳聞加想像繪製的世界地圖裡,在代表中國的區域都長期畫有兩個不同的國家,即契丹和蠻子或者契丹和China。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大其實是遠遠超過了現代普通人的想像的。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哥倫布的《馬可·波羅遊記》,上面的筆記是他親筆所寫

比如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鐵桿粉絲,航行的時候還總帶著一本,不時翻閱。而我們現代說他航行的目標是希望能航行到中國或者印度,但其實在他的觀念裡,自己航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契丹”。所以在到達美洲之後,因為他自己也感覺美洲和馬可·波羅筆下的契丹不一樣,所以他曾多次對別人說自己到達的土地是蠻子國,而蠻子國和契丹國接壤,因此他也堅信自己很快就能到達契丹。

China與契丹是什麼關係?這是個問題!

所以一直到公元16世紀,歐洲人從海路真正來到了中國之後,這種誤解都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公元1513年葡萄牙人歐維士第一次抵達中國的土地,到達珠江口時,他們都按照當時流行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稱呼,將中國稱為了China。但在當時,這些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人根本沒有把China當成契丹。而其實在他們的觀念裡,“契丹”才是那個他們通過《馬可·波羅遊記》知曉的中國。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一份1570年歐洲人出版的地圖,只有沿海地區被標為China,中國內地都被標為Cataio,即契丹

當然促成他們這種誤解的原因,除了他們對中國的政治與地理不瞭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馬可·波羅遊記》裡曾記載,契丹有大量基督教徒的存在,但他們在China卻連一個基督教徒都找不到,所以他們認為這根本不可能是同一個國家。現代研究一般認為,因為馬可·波羅未必親自到過中國,所以他對中國的描述很多來自西亞和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徒,而有些伊斯蘭教徒在中國看見中國的信仰不是伊斯蘭教,而且有些祭祀活動和他們也一知半解的基督教儀式有點像,所以以訛傳訛,使《馬可·波羅遊記》裡有了中國基督教徒很多的記載。另外在元朝時,有一些蒙古部落也信仰基督教,還有大量來自東歐的色目人在中國生活,可能也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中國基督教徒數量很多的原因。

而歐洲人搞明白China和契丹是指同一個國家則也費了許多周折。首先意識到自己從海路來到的China可能就是契丹的歐洲人是中歐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他在公元1582年從澳門抵達中國,然後開始由南向北遊歷中國各地。最初他也仍然認為自己到的只是China,只要一直向北走,總會走到契丹。但越往北走,他就越感到不對,並開始懷疑契丹和China是不是隻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當時他還非常認真的通過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假說”:一是長江橫貫China,而這和馬可·波羅說的契丹一樣,二是馬可·波羅說契丹就在北方草原的南面,而據他聽說China和北方草原之間並不存在其它國家。三是在China從來沒人聽說過Cathay(契丹)這個“北方鄰國”。

而他的這種疑惑在他於公元1598年到達北京之後終於得到了證實。在這他在客棧裡遇到了一群可能是來自西域的穆斯林商人,他們非常肯定地告訴利瑪竇,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大契丹”(Great Cathay)。這才使利瑪竇確信,China就是契丹,只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然後與他同行的其它一些傳教士立馬通過信件把這個“特大新聞”傳遞給了當時在印度果阿的葡萄牙亞洲殖民地總部。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專程來中國考證了契丹就是China的本託·德·古伊斯

但在印度的其它傳教士卻打死也不相信利瑪竇他們的這種說法,其原因上面已經提到了。而他們為了驗證利瑪竇他們的說法,專門派了一個名叫本託·德·古伊斯的人從陸路前往契丹,以確認契丹到底是不是China。結果古伊斯一路從阿富汗翻越了中亞的巴達克山,在公元1605年抵達了今天新疆的喀什。在喀什,他遇到了一群剛從北京帶著貨物回來的商人,結果這群商人告訴他的話和利瑪竇他們在北京客棧裡聽到的話竟然一模一樣,所以現代有學者認為,有可能古伊斯遇到的那群商人和利瑪竇在北京遇到的是同一群商人。古伊斯最終來到了甘肅的肅州,但在等待明朝官方批准其前往北京期間生病死了。不過他的隨行人員最終把他們也證實契丹就是China的消息傳了回去。

中國的兩個名字在歐洲竟被當成兩個國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一張公元1610年的地圖,還是硬在China北面擠出了一個契丹

但利瑪竇和古伊斯的發現還是沒能立即改變歐洲人對中國根深蒂固的認知,在公元17世紀初歐洲出版的許多地圖上,都仍然繪製有和China不同的“契丹國”,而它的地點有的是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有的則是緊挨著長城。而直到公元1650年代之後,China就是“契丹”的結論才在歐洲得到了廣泛接受,用“契丹”稱呼中國才逐漸在西歐語言裡消失了。但Cathay這個詞在現代英語等歐洲語言裡仍然存在,通常都是在一些詩歌裡代指中國。


而最後我們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在很多斯拉夫語言裡還把中國叫“契丹”。其實剛才桃花石雜談已經間接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契丹”是從中亞乃至北亞陸路傳到歐洲的稱呼,而斯拉夫民族興起較晚,又生活在歐亞草原周邊,所以他們對中國的瞭解就是來自這唯一途徑。他們從未從海路到過中國,所以他們的概念裡並沒有從海路傳來的China這個概念,因此沒有過西歐人曾經的困惑和澄清過程。在他們眼裡,中國從一開始就是“契丹”,所以沒有更改稱呼,澄清混淆的需要,改稱呼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混淆,所以他們直到現代還在沿用“契丹”這個對中國的稱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