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文化 | 重教助學的涼莊道何廷圭'

"

武威關於崇文尚學的碑文很多,其中有一塊碑文特別引人注目,即《大方伯整飭分守涼莊道恩憲何大宗師優崇學校設立鄉會路費垂遠戴德碑記》(簡稱《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此碑立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農曆九月,碑文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涼莊道何廷圭尊重人才、扶持教育、培植士子、尊重先師、重視祀典、為趕考的學子籌措路費等一系列崇學重教行為。

何廷圭,字覲皇,浙江蕭山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涼莊道。他來到涼州,“分藩茲土,閱四載矣。以實心行實政,美績嘉猷,難更僅數。”《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詳細記載了何廷圭重視教育的事蹟。

碑文記載,何廷圭下車伊始,就考察涼州教育狀況,“視學之初,即以奮興科名”,然後制定一系列重教助學的措施。總體來講,他在教育上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關心涼州地方教育,重視選撥人才;二是完善尊師重教的禮儀。他尊重先師,完善崇祀典禮,親自參加祭孔崇學大典,率先垂範;三是為鄉試學子籌措路費。由於涼州距離西安考場路途遙遠,好多趕考學子苦於沒有經費,何廷圭積極籌謀經費,資助鄉試生員資斧。“街市道口北鋪及村野水磨賦地租於官者,乃捐而公諸學宮,令為應試士子路費,用垂久遠。”此舉深得民心,涼州學子感念其大德,於是,在何廷圭離任之後,為其樹碑立傳,這就是《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

此碑碑文由舉人王化興、候選訓導王國輔撰文,廩膳生員賈漢英書寫,廩膳生員田鍾瑞纂額。碑文末尾署名的官員、教授、學子有很多:監督涼鎮等處倉場鞏昌分府蔡名輔,涼州衛掌印守備兼理屯事鄭瑞,舉人尹誥,涼州衛儒學教授馮紹商,涼州衛千總朱方,賜同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孫詔,國學生員段華瑜、羅象鼎、何昌治、徐壽鬆等。

順便提一下,何廷圭的助學舉措,讓他在日後險些招惹禍患。不知什麼原因,何廷圭得罪了陝甘總督年羹堯。後者曾於康熙末年、雍正二年分別向康熙、雍正皇帝上奏,彈劾何廷圭在涼莊道任期內任意侵蝕、冒銷銀兩。

但涼州人民不會忘記何廷圭的功德。成書於乾隆十四年的《五涼全志六德集》雖然以簡略為特點,但對何廷圭的記載卻較為詳細,其中記載道,何廷圭在涼州期間,“矢志冰清,率屬風厲。憐士子鄉試資斧艱難,將小房課金(賦稅)約三十餘兩,積為路費。”後來調任別地,也甚有政聲。一是“辦理軍需,經畫有方,供應不匱,事集而民不病”;二是“捐資市民田,修建行署、營房四千餘間,免城中居民臨時搬移”;三是“援徵糧例,詳請開捐積貯歲額草束,以免預徵。”正因為如此,他受到了地方百姓的愛戴,“民甚德之。”

"

武威關於崇文尚學的碑文很多,其中有一塊碑文特別引人注目,即《大方伯整飭分守涼莊道恩憲何大宗師優崇學校設立鄉會路費垂遠戴德碑記》(簡稱《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此碑立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農曆九月,碑文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涼莊道何廷圭尊重人才、扶持教育、培植士子、尊重先師、重視祀典、為趕考的學子籌措路費等一系列崇學重教行為。

何廷圭,字覲皇,浙江蕭山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涼莊道。他來到涼州,“分藩茲土,閱四載矣。以實心行實政,美績嘉猷,難更僅數。”《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詳細記載了何廷圭重視教育的事蹟。

碑文記載,何廷圭下車伊始,就考察涼州教育狀況,“視學之初,即以奮興科名”,然後制定一系列重教助學的措施。總體來講,他在教育上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關心涼州地方教育,重視選撥人才;二是完善尊師重教的禮儀。他尊重先師,完善崇祀典禮,親自參加祭孔崇學大典,率先垂範;三是為鄉試學子籌措路費。由於涼州距離西安考場路途遙遠,好多趕考學子苦於沒有經費,何廷圭積極籌謀經費,資助鄉試生員資斧。“街市道口北鋪及村野水磨賦地租於官者,乃捐而公諸學宮,令為應試士子路費,用垂久遠。”此舉深得民心,涼州學子感念其大德,於是,在何廷圭離任之後,為其樹碑立傳,這就是《涼莊道何廷圭功德碑記》。

此碑碑文由舉人王化興、候選訓導王國輔撰文,廩膳生員賈漢英書寫,廩膳生員田鍾瑞纂額。碑文末尾署名的官員、教授、學子有很多:監督涼鎮等處倉場鞏昌分府蔡名輔,涼州衛掌印守備兼理屯事鄭瑞,舉人尹誥,涼州衛儒學教授馮紹商,涼州衛千總朱方,賜同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孫詔,國學生員段華瑜、羅象鼎、何昌治、徐壽鬆等。

順便提一下,何廷圭的助學舉措,讓他在日後險些招惹禍患。不知什麼原因,何廷圭得罪了陝甘總督年羹堯。後者曾於康熙末年、雍正二年分別向康熙、雍正皇帝上奏,彈劾何廷圭在涼莊道任期內任意侵蝕、冒銷銀兩。

但涼州人民不會忘記何廷圭的功德。成書於乾隆十四年的《五涼全志六德集》雖然以簡略為特點,但對何廷圭的記載卻較為詳細,其中記載道,何廷圭在涼州期間,“矢志冰清,率屬風厲。憐士子鄉試資斧艱難,將小房課金(賦稅)約三十餘兩,積為路費。”後來調任別地,也甚有政聲。一是“辦理軍需,經畫有方,供應不匱,事集而民不病”;二是“捐資市民田,修建行署、營房四千餘間,免城中居民臨時搬移”;三是“援徵糧例,詳請開捐積貯歲額草束,以免預徵。”正因為如此,他受到了地方百姓的愛戴,“民甚德之。”

涼州文化 | 重教助學的涼莊道何廷圭

武威在明清兩代幾百年間,“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文教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出現了“書城不夜”濃郁的文化氛圍,其中也有何廷圭的一份功勞。

作者簡介:李元輝,甘肅武威人,先後在《甘肅日報》《民主協商報》《貴陽晚報》《未來導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歷史文化類文章三百餘篇。近百篇文章被《鳳凰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轉發。2014年由線裝書局出版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與西木合著),2015年,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參與編撰《村口有棵大槐樹》《涼州寶卷之方四姐》《涼州會談》等影視劇、舞臺劇劇本。現供職於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

來源:微信公眾號 李元輝 涼州文化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