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戀愛 不完美媽媽 頭條女神 心理學充電時間 2019-04-04

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描述愛情的段子:真愛就是長得像豬一樣的兩個人,還生怕對方被別人搶走了。最初看到這個段子的時候,直接笑了出來,不過仔細一想,好像很有道理。

古語有云:“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們看著對方不漂亮,但在另一半眼中對方是非常美麗的,也是無可替代的。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我們與外部的連接關係:

其實是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之間的連接。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在腦海中的形象和我們感知到的外部在腦海中的形象。

而這個外部在腦海中形象的形成不是簡單的外貌“鏡像”,而是對這個人或者是事件感知到的內容加上自己的看法構成。其中看法和感受佔據主要部分,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才能是一個鮮活的形象。

比如:一個人用正常審美標準來說,可能她外表並不一定很漂亮。但因為自己喜歡、愛她,就會感覺對方很漂亮,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女神。這是因為,對方在我們腦海中的綜合形象是漂亮的、接近完美的。就自身而言,我們喜歡、愛的對象,相當於對方在我們腦海中的形象。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那麼,我們的戀愛對象是怎麼選擇的呢?

在電影《比悲傷還要悲傷的故事》裡面有句臺詞是:“如果愛情可以解釋,那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其實,愛情是可以解釋的,只不過解釋出來之後,失戀的時候,該痛苦還是會痛苦。不會因為知道了為什麼愛你,失戀之後就不痛苦了。

就像一杯開水,我知道是100度,我喝下去的時候還是會燙著。所以,不管知不知道為什麼會愛對方,失戀的時候都會痛苦。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身邊那麼多異性,為什麼就愛上了她,而不是其他人?”生活中這一現象我們不得不思考,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愛情應該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接觸的異性多的話,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出來,誰更吸引你。也就是說,你能清晰感受出,是對哪個異性產生了好感,想要和對方接觸,以使得關係更進一步發展。

這個清晰感受的最初來源可能是:對方的外貌、對方的某個不經意行為、也可能是對方身上的其它優點等等,這些綜合起來讓自己產生了好感,這些情況就像是冥冥中安排的一樣,讓自己感覺對方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其實這是無意識選擇的結果。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從精神分析來說,我們第一個“戀愛”對象是我們內化的母親形象。這一形象既是現實母親又不是現實母親(或者說是養育者),既是完整的又是不完整的,這些都會存在於我們的無意識當中。

當遇到符合的外界客體的時候會被意識化,進入我們的意識中。這就是為什麼見到一個人的時候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存在,她一定是讓你體驗到了以前的某種舒適感覺。而這種感覺會是你在小時候母親或者養育者提供給你的。

戀愛中的親密關係,很多時候更像是小時候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互動,特別是處在熱戀中的男性表現出的行為更像是一個孩子的行為。

這是因為,在這段關係中讓男孩子退回到孩子的心態,就像最初與母親的相處狀態。所以,很多時候,女性會抱怨:本來想找一個照顧自己的男朋友,最後卻找了一個“兒子”。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喜歡一個人不等同於愛一個人:

我們平時對喜歡和愛的理解是:你喜歡一朵花,會摘掉它;你愛一朵花,你會保護它、呵護它,不讓它受到傷害。

其實,刨除兩性之間的愛情來說,愛是一種利他行為,既:自己愛這個人,自己做的與其有關的事情結果就是對對方有利。

當然這種愛情是意識化的,而不是無意識的,無意識的愛情不會有這種情況,需要對愛情有個清晰的認識。

陷入激情中的人,往往是感動自己之後感動他人,而不是感動他人之後感動自己。這個時候往往是以自己的情感去驅動力,任由情感去發展。比如:我想他,我就一直給他發信息、打電話,不管對方的感受。這個時候,我只感動了我自己,把自己的感受投射給對方,認為對方也是這樣想念自己。

你為什麼會愛上她,而不是別人

其實,喜歡和愛的界限在感受上並不明顯。喜歡可以是某個方面,可以喜歡你的漂亮外表、可以喜歡你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也可以不喜歡你的拖拖拉拉、不喜歡你丟三落四等等。

只要是有這些喜歡的特點,都可以去喜歡。對於喜歡一個人來說,更像是一種利弊權衡的結果。你身上的我喜歡的“點”與不喜歡的“點”之間的權衡。對於某些“點”的喜歡,我們平時都用欣賞來表示。

作者:小悠老師,一名致力於把專業寫成通而不俗的心理諮詢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