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體產業流標並非錢的事,有望二度招標尋國企接盤

樂視 投資 房地產業 股票 澎湃新聞 2017-04-19

中體產業終究還是流標了。

4月16日,中體產業發佈公告,披露股權轉讓結果,在本次公開徵集過程中,意向受讓方未能達到基金中心的公開徵集條件,本次公開徵集未能產生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

簡而言之,天津樂體安鴻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翔明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鵬星船務有限公司四家競購公司都未能獲得青睞,備受關注的中體產業股權轉讓落得個流標收場。

根據監管部門要求,中體產業股票於2017年4月17日開市起復牌。

獨家|中體產業流標並非錢的事,有望二度招標尋國企接盤

四家競購公司無一中標

事實上,這一結果的產生早露端倪,上月澎湃新聞曾獨家報道了中體產業股權轉讓“難產”,當時在對四家民營企業的盡職調查完成之後,中體產業的遴選結果遲遲沒有公佈。

甚至於在3月份的公告中對於股權轉讓事宜隻字未提,一切跡象顯示中體產業股權轉讓絕非易事,對於一個整體變現能力出現大滑坡且在體育產業領域表現乏力的公司而言,重組被認為是眾望所歸,然而在多等待了一個月後,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關於四家競購公司無一中標,當下的解釋是未能達到公開徵集條件,並無更多細節披露。但澎湃新聞記者獲悉,在競爭中,天津樂體安鴻和深圳鵬星船務一度處於領先者的地位。

說的更通俗一點,這兩家公司背後的巨頭樂視體育和佳兆業曾被認為是有可能染指中體產業的競購者。

相比於曾經高位減持中體股份大幅獲益的新理益,以及在股權轉讓後失去體育資源的北京翔明(2017年其控股方、擁有賽事運營業務的外灘控股將股份轉讓給蘇州普順投資),樂視體育和佳兆業的優勢顯而易見。

樂視體育在版權市場、賽事運營、運動裝備、電競、彩票等多板塊的體育業務中擁有豐富的資源,是幾家競購者中唯一主營體育業務的公司。

佳兆業儘管靠房地產起家,但過去幾年也加快了體育領域的佈局,尤其是賽事和場館的運營方面成績斐然,目前場館運營面積達85萬平米,管理場館總資產超過100億元……

資金充足為何流標?

在尋找中體接盤者的過程中,國家體育總局曾強調能夠為中體輸入優質體育資源是個重要的評判標準,然而樂視體育和佳兆業這兩家在體育產業大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公司最終也還是無力迴天,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關於樂視體育,有媒體稱資金鍊緊張是其錯失中體產業的關鍵,但這個說法並不可靠。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樂視體育恰恰是競標中出價最高的一方,其次才是佳兆業。

對於樂視體育而言,如果能夠借殼中體完成上市,是一步事半功倍的大棋,相信從賈躍亭到整個樂視系都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而以整個樂視系的體量,砸出30多億的收購資金也並非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至於佳兆業,雖然兩年前由於資金鍊和債務危機瀕臨破產,被迫停牌,但過去兩年的財報顯示其已經走出了困局,而在3月份時隔兩年首次復牌後,其股價一度狂飆超過70%。

目前,佳兆業財務健康,現金流充足,從任何角度看,並無明顯軟肋。

此間,有消息靈通人士分析,中體產業的流標恐怕另有隱情,在中體產業內部關於此次股權轉讓可能存在分歧,或者說,當下的四個民營競購方並不是中體最希望看到的接盤者。

首鋼集團有望最終入主?

那麼,中體產業股權轉讓就此告一段落?也許並不那麼簡單。

據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中體產業接下來有望進行二度招標,身為國企的首鋼很有可能加入競購,更有甚者,有傳聞稱,正是潛在收購方首鋼的出現,讓現在的四個競購者對於中體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當然,這樣的說法並未得到證實。

如果一切正如業內人猜測的那樣,首鋼最終入主中體產業,那麼對於中體的積極影響同樣毋庸置疑,單以首鋼手中大片未來計劃改造為體育公園以及其他體育場所的用地而言,就是注入中體的可靠資源。

而從澎湃新聞記者目前獲得的消息看,傳聞中萬達、阿里這些曾經和中體產業扯上關係的公司似乎並無動作,而華體方面私下表示對這個標的沒有太大興趣。

中體轉讓大戲何時再度唱響?還需要唱多久?眼下尚無法給出定論,但體育產業的大發展中,改革勢在必行,並不會因為一些波折停止腳步。

只是出乎意料的流標對於潛在競購者的信心以及中小股東、股民的利益都是一個打擊,復牌後的中體產業股價大跌。按照業內人的看法,即使擦邊雄安概念,但流標對此影響依然較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