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路系統聞“汛”而動 多措並舉力保公路安全暢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26日訊(通訊員 蘇敏)入夏之後,湖南以陰雨天氣為主。6月6日以來,全省發生入汛以來最強的一輪降雨過程。6、8日和11日,省防指、省應急管理廳根據汛情及氣象預報,相繼兩次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並下發了《關於啟動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Ⅳ級響應的通知》。6月20日,省防指、省應急管理廳再次發出防汛預警:21日-26日,全省自北向南將有一次強降雨天氣過程,要求各級各部門切實做好強降雨防範和抗洪搶險工作。

在汛情“肆虐”的日子裡,全省面臨集中降雨期、災害多發期、防守關鍵期“三期疊加”的防汛抗災嚴峻形勢,全省各級公路部門聞“汛”而動,迅速制定應急預案,壓實工作責任,加強應急巡查,強化人員、物資、設備保障,全員上陣搶險,確保境內普通公路的安全暢通。

衡陽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6月7日傍晚至8日早上7點,X034西界線K44+500路段綠化帶樹木被狂風吹倒,樹幹橫亙在路面上,枝丫向外鋪開,嚴重影響公路安全通行。8日上午10點左右,由於暴雨持續性沖刷,X043李臘線K5+300路段一側發生山體滑坡,夾雜著草木的黃土碎石覆蓋了大半個路面,阻塞了公路通行。養護人員接到險情通知後,立即趕往現場,擺放安全錐,設置警示牌,對倒伏的長樹幹鋸斷搬除,對散落的土石草木挖除清掃,及時恢復了公路暢安。

此外,衡陽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針對近期雨量增多的情況,加大公路巡查頻率,加強臨崖、陡坡、彎多等險情易發路段的巡查力度,及時對養護路段內出現堆積佔道、倒樹、塌方和垃圾進行清理清掃,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

6月8日晚,大雨不停,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啟動應急預案,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做好物資點驗準備。22點40分,接到群眾來電,稱金竹山木衫坳段上坡有塌方堵塞公路的情況。該局養護人員緊急出動,立刻前往現場進行查看處置,發現是G354線K626十700處原七四煤礦堆放的礦渣因雨水太大被沖刷堆積到了公路上,路邊的涵洞、水溝也全部被堵塞,汙水不斷流向路面,車輛已經不能正常通行。

養護人員馬上行動,擺放好安全提示牌和安全墩,集中對障礙物較少的半幅路面進行清理,同時現場安全員採取單邊放行的方式讓車輛安全通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路面基本被清理乾淨,車輛能夠正常安全通行。

藍山縣公路局

6月11日以來,受強降雨天氣影響,藍山境內G537、S571、S231等國省幹線公路多處塌方。其中,國道G537線K65+900(原省道S216線)南風坳路段沖毀路基近 100米,省道S571線K21+200(原省道S322線)坦頭路段路基沖毀20餘米,省道S231線K86十800(原縣道X081荊小線)長衝路段路基塌方至路面懸空長達50米,省道S231線(原縣道X082貓大線、原X081荊小線)所城至長衝(江華界)54公里路段大小塌方共計20餘處。

於公路人而言,公路險情就是“戰情”。6月13日,G537、S571、S231藍山境內塌方段,是一片繁忙場景:擺放安全錐筒,拉起警戒線,一臺臺剷車和裝載機緊張有序地清理塌方,公路養護、公路應急搶險人員正沿線清理路面淤泥和倒伏的行道樹,公路路政人員協助交警部門疏導現場交通,及時處置影響道路安全通行的路障和堆積物。

據悉,目前藍山公路養護部門加強了對公路路況巡查和安全隱患排查,對水毀嚴重和易發生事故的路段及時增設安全警示標誌和安全防護設施,保障車輛和行人安全。為保障應急搶險人員的安全,目前只針對影響車輛通行的部分路段塌方進行及時處治,大面積塌方和路基垮塌等災情需待天氣晴好方能進一步修整恢復。

冷水灘區公路局

6月11日上午9時許,冷水灘區公路局在日常巡邏檢查中發現,S217線普利橋至黃陽司路段,由於降雨量大及風力迅猛致使行道樹倒塌。冷水灘區公路局養護人員立即下車查看現場。經勘察,數棵行道樹倒塌後橫臥在彎道上,機動車輛只能半幅通行。搶險人員當即採取緊急措施,對該路段實行交通管制,養護人員使用油鋸等工具對倒塌樹木進行截斷和清理。經過近1小時的緊急搶險,倒塌樹木被清除,道路恢復通行。

瀘溪縣公路管理局

“G319線七裡灣路段,有好多石頭滾落在道路上,可能影響行車安全。”6月12日15時30分,湘西州瀘溪縣公路管理局接到群眾電話後迅速反應,當即派出人員機械前往現場處治。

15時45分,安全股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該險情位於國道G319線K1785+700處,因連日強降雨,導致該處山體岩石鬆動,大量碎石散落路面,其中不乏大石塊,影響路面長度達15米,同時還有鬆動石塊卡在山體中間,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嚴重影響車輛行人的安全。查看完險情後,現場人員當即將部分散落石塊挪到公路旁,同時設置安全警示牌、錐筒和警戒線,並引導車輛安全通行。30分鐘後,剷車到達現場進行清理工作。17時10分,散落石塊被清除乾淨,路面恢復暢通。

隨後,安全股技術人員考慮到該處山體結構複雜及近日強降雨天氣各種因素,在該處留置安全警示牌,提示過往車輛及行人注意謹慎通行。由於處治及時,此次落石險情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車輛損失。

通道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

6月13日凌晨3時40分,懷化市通道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值班電話驟然響起。一位河南焦作的駕駛員打來求助電話,稱他和同伴駕駛一輛車由貴州往湖南方向貨,在途經湖南省道S577線時,因公路塌方被困在了K2+500處附近。

通道縣建設養護中心火速調集縣溪道班工作人員駕駛裝載機前往救助。到達事發現場後發現,坍塌方達100餘方,覆蓋整個公路路面,造成交通中斷,受阻車輛達20餘臺。歷時兩個小時,於凌晨5時許,受阻公路被搶通,恢復通行。

甦仙區公路管理局

截至6月13日17時,郴州市甦仙區管轄國省幹線S566、X005、X117等7條路線共沖毀路基1000餘立方米,邊坡塌方34處共13746立方米,造成經濟損失1031萬元。特別是縣道X005線良江公路的魯塘嶺路段因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塌方11000 立方米,已造成交通阻斷。目前,已清理塌方1400 餘立方米,除縣道005線良江公路交通中斷外,其它線路均保持暢通。

瞭解險情後,甦仙區公路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縣道X005線魯塘嶺路段,設置警示標牌,實行交通管制,在積極對接交通電臺發佈公路通阻信息的同時,組織挖機、大型貨運車全力清理塌方現場。由於小雨未斷,山體上部不時仍在滑坡,郴州市、甦仙區公路部門在綜合考量安全問題的情況下,緊急制定出處治預案:先行組織挖機清理山體上部鬆散土石方,後實施路面清理;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實時監測塌方險情,嚴禁村民穿行;如險情進一步擴大將及時發佈信息,作進一步處治。目前,該路段已於6月23日恢復通行。

炎陵縣交通事務中心

6月13日,若干裝載機、挖掘機、運輸車,正聚集在國道106線K1943處的半山腰上清除土石方。受連續降雨影響,13日凌晨,炎陵縣城至九龍工業園(原國道106線老造紙廠)路段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掩埋路面造成公路阻斷,影響交通。據悉,預計還要8至10天才能把鬆散、垮塌的土石方清理乾淨恢復正常通行。

12日凌晨1時許,炎陵縣城至九龍工業園(原國道106線老造紙廠)路段,出現了大面積的滑坡,垮塌的土石方達30000餘立方米,將這段路線完全堵塞。慶幸的是,這次滑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車輛受損。

災情發生後,交通公路部門立即組織力量搶險,疏散滯留車輛和人員,並對此路段實行交通管制,進行全封閉施工。在此期間,所有過往車輛繞行炎睦高速通行。湖南公路提醒具體繞行方案為:由北往南行駛車輛經炎陵西收費站從S90高速繞行,由南往北行駛車輛經炎陵東收費站從S90高速繞行。

永順縣公路管理局

6月11日以來的強降雨天氣導致永順縣域部分公路多處路段路面出現塌方,永順縣公路管理局及時出動人員機械對水毀路段進行清理,排查隱患,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

全省公路系統聞“汛”而動 多措並舉力保公路安全暢通

尤其是縣道X019線(小冗線)K3+600M處,出現公路滑坡石塊塌方共計400方,於6月16日18時中斷交通。災情發生後,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符坤山組織安全、養護工作人員和機械在現場緊急搶險。預計17日下午5時30分搶通,過往人員、車輛可以安全通行。

江華縣公路局

6月16日至17日,江華縣各條公路受災點機械設備轟鳴運轉,施工人員揮汗如土,災後重建火熱進行。其中,江華縣公路局轄區縣道X084線數臺大型挖掘機挖掘保通便道,省道S349線養護工作人員回填路基,省道S231線運輸機清理大型山體滑坡,眾多受災點在公路人井然有序地重建工作中“痊癒”。

6月12日晚至6月13日,江華縣普降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致使江華境內國省幹線及主要支線公路遭受重創,沿路發生山體滑坡及塌方7.8萬立方米,路面沖刷10公里,路基衝空2100米,護欄損毀2000米,直接經濟損失達967.23萬元。

面對嚴重的災情,江華縣公路局在永州市委常委、江華縣委書記羅建華及江華縣副縣長文嵩等市、縣領導的指導下,迅速組織人員、機械設備,加班加點,按照“先通後暢”的原則,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恢復損毀路面和路基及其它公路附屬設施。截至6月17日,共投入540工日、車輛180個臺班、施工設備188個臺班,新開挖的縣道X084碼大線600米便道已拉通,損毀公路全部恢復通車。

安化縣公路管理局

6月18日上午,安化縣境內持續兩天的大到暴雨終於停歇了,但公路兩側山體含水量已趨於飽和,極易造成公路坍方。9時許,縣內省道S241馬和線K17+200至K17+300路段處發生坍方,交通被全幅阻斷;縣道X064長高線K5+800至K5+830長塘鎮林巖偏山樂豐村路段發生二次垮塌,交通被全幅阻斷;縣道X052奎煙線K10+100至K10+200路段處發生坍方,僅允許半幅通行。同時,小淹渡口停航封渡。

面對嚴峻防汛形勢,安化縣公路養護部門按照防汛應急搶險預案,由應急搶險中心、幹線股、農村股、中心養護站、計統股等部門分組安排力量赴各中斷區域進行搶險工作,設置警示標誌,維護交通安全,清理坍方、散石、排除積水,清除路面倒伏的竹木及路障;組織人員進行災毀採集、數據上傳,及時向社會發布公路交通路況信息;保證搶險物資的及時到位。

目前,安化縣境內國省幹線公路、農村公路均已搶通,小淹渡口已恢復通航。

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

6月22日,新一輪暴雨如約而至。一天的降雨讓G354線冷水江木杉坳路段不堪重壓,大量的碎石泥土被雨水沖刷到了路面,幾百米的公路上鋪滿一層厚厚的石土,過往的車輛不得不小心緩行。

這一情況,被正在該路段巡查的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治超執法人員發現了,他們立即向轄區路政、養護部門通報情況,並有條不紊地將安全墩擺放好,值守現場提醒過往車輛注意行駛。雨越下越大,大雨已轉為暴雨,現場通行情況已經開始擁堵。為儘快疏通道路防止滑坡造成安全事故,治超執法人員立即冒雨對路面大石頭進行搬運,並指揮車輛迅速通過。

路政、養護人員趕到現場後,首先將路面碎石泥土剷除,再對路邊已經發生過垮塌的泥土進行清除。冒雨作業了近3個小時,終於將安全隱患排除,路面被清掃乾淨。

現場處置完畢後,工作人員顧不上休息,放心不下管養路段的通暢安全。經一番商量後,又對管養路段進行了全域巡查,果然在鐸山黃家村地段發現了倒塌的大樹橫在了路面,造成半幅馬路通行障礙。為保證過往車輛的安全,路政、養護人員連夜對樹木進行砍伐。由於山上泥土被雨水浸溼已非常鬆軟,為防止泥土滑坡發生安全事故,便在附近擺放了安全墩和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

據瞭解,22日當天,冷水江市平均降雨量接近100mm。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當天排查出因暴雨導致的公路安全隱患10餘處,對木杉坳路段、黃家村路段等地的重大安全隱患進行了緊急處置,確保了管養公路的安全和暢通。

6月23日上午,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路政、養護人員又集結出動,對前一天(22日)因暴雨造成的部分路段進行災後勘察,對影響公路出行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徹底排查清理。

在現場,路政、養護人員協作配合,調來挖機、剷車等大型機械設備,對前一天發生山體滑坡、路基塌方和樹木倒塌等事故的地段進行了徹底清理。路政人員拉出安全警戒線指揮過往車輛通行,養護人員指揮機械設備進行作業。

經過一晚的雨水浸淋,G354線K619+400塌方路段較之前一天夜裡又往公路方向推進了幾米,現場人員用挖機將公路上的泥土挖除後,又對堵塞的水溝涵洞進行了疏通。在前一天夜裡砍伐倒塌樹木的現場,路政、養護人員發現山坡上還有幾棵樹搖搖欲墜,與周圍居民商議後決定將隱患樹木進行砍伐,確保該路段不再存在因樹木倒塌而影響公路出行安全的隱患。

經過有效的排查,公路上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被徹底清除。汛期期間,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將嚴陣以待,繼續加大對管養路段的巡查力度,確保國省幹線公路的暢通安全。

[責編:劉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