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崔健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搖滾在中國已經背上了一個不公平的名聲,好像這是包括一些不法青年、無業遊民、吸毒者、性亂者、不守規矩者的一種聚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做樂隊的人是一些留著長髮的頹廢青年,穿奇裝異服,愛喝酒沒文化,吵吵嚷嚷,打打殺殺。

所以大家把玩搖滾的順帶連聽搖滾的都當成“洪水猛獸”,把搖滾文化當成糟粕。

這種看法難道不是一種暴力嗎?

在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一批靠live house、音樂節活命的老炮樂隊上了節目。很高興看到新褲子,刺蝟,痛仰,面孔這幾個活在搖滾圈裡的小眾老牌樂隊的微博粉絲一路高歌猛進,靠這個節目俘獲了一大批流量,擁有了未來更開闊的可能性。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崔健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搖滾在中國已經背上了一個不公平的名聲,好像這是包括一些不法青年、無業遊民、吸毒者、性亂者、不守規矩者的一種聚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做樂隊的人是一些留著長髮的頹廢青年,穿奇裝異服,愛喝酒沒文化,吵吵嚷嚷,打打殺殺。

所以大家把玩搖滾的順帶連聽搖滾的都當成“洪水猛獸”,把搖滾文化當成糟粕。

這種看法難道不是一種暴力嗎?

在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一批靠live house、音樂節活命的老炮樂隊上了節目。很高興看到新褲子,刺蝟,痛仰,面孔這幾個活在搖滾圈裡的小眾老牌樂隊的微博粉絲一路高歌猛進,靠這個節目俘獲了一大批流量,擁有了未來更開闊的可能性。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如果做音樂只能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而沒有可靠的物質性的回報,這對音樂的產出者來說是極不公平的,這樣的動力系統也是極不穩固的。

但總有些人堅持了下來。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崔健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搖滾在中國已經背上了一個不公平的名聲,好像這是包括一些不法青年、無業遊民、吸毒者、性亂者、不守規矩者的一種聚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做樂隊的人是一些留著長髮的頹廢青年,穿奇裝異服,愛喝酒沒文化,吵吵嚷嚷,打打殺殺。

所以大家把玩搖滾的順帶連聽搖滾的都當成“洪水猛獸”,把搖滾文化當成糟粕。

這種看法難道不是一種暴力嗎?

在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一批靠live house、音樂節活命的老炮樂隊上了節目。很高興看到新褲子,刺蝟,痛仰,面孔這幾個活在搖滾圈裡的小眾老牌樂隊的微博粉絲一路高歌猛進,靠這個節目俘獲了一大批流量,擁有了未來更開闊的可能性。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如果做音樂只能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而沒有可靠的物質性的回報,這對音樂的產出者來說是極不公平的,這樣的動力系統也是極不穩固的。

但總有些人堅持了下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痛仰樂隊主唱高虎



他們所堅持的“搖滾樂”到底是什麼?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定義:

“搖滾樂是屬於人民的,是融合了是個人、政治、心靈和革命力量的美學形式與文化創造,其精神就在於用強大的自我心理迅即介入、參與社會議題,響應、捕捉、思考和詮釋時代性問題,掌握其時代性的文化的歇斯底里,發出自己應該發出的真實的聲音。”

這樣的文化,當然是值得堅持的。

刺蝟樂隊的子健在節目中講起小時候剛聽到何勇時,那種巨大的衝擊力:“在流行音樂中一直沒找到自己想聽的,直到聽到搖滾樂,才找到那種感覺。”

這樣的音樂,給無數少年播下了獨立思考的種子,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生活,思考別人灌輸的理念到底對不對。

你能說樂隊的“堅持”是錯,主流人群那種好好唸書找好工作的“堅持”就是對嗎?

時代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年輕的時候,即使你知道再多“今後可能受益終身的事”,即使你下了再大的決心,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計劃。

你還是可能一事無成。

反而你不去做那種“功利的利己主義者”,什麼收益幹什麼,而是去堅持那些最本質的東西,比如真實,比如善良,才是對的。

刺蝟樂隊,經歷14年的人生沉浮,但他們一直堅持創作。

鼓手石璐和吉他手子健相戀七年,又分開了七年,但是不影響他們倆作為隊友做音樂。

他們並不太順利,有好長一段時間停止,甚至瀕臨解散。

那段時間,子健生病加失戀,生活痛苦,沒有靈感,東西寫得極喪。他作為一名程序員,工作反而成了最好的安撫傷疤的調解藥。

石璐成了單親媽媽,為了生存,在好幾個樂隊兼鼓手,總是在夜晚,從上一個活動準備奔赴到下一個活動,她全身上下揹著四個包,單薄的身影穿過人流湧動。

生活冷酷的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可他們依舊堅持初心,堅持那份來之不易的喜歡。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崔健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搖滾在中國已經背上了一個不公平的名聲,好像這是包括一些不法青年、無業遊民、吸毒者、性亂者、不守規矩者的一種聚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做樂隊的人是一些留著長髮的頹廢青年,穿奇裝異服,愛喝酒沒文化,吵吵嚷嚷,打打殺殺。

所以大家把玩搖滾的順帶連聽搖滾的都當成“洪水猛獸”,把搖滾文化當成糟粕。

這種看法難道不是一種暴力嗎?

在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一批靠live house、音樂節活命的老炮樂隊上了節目。很高興看到新褲子,刺蝟,痛仰,面孔這幾個活在搖滾圈裡的小眾老牌樂隊的微博粉絲一路高歌猛進,靠這個節目俘獲了一大批流量,擁有了未來更開闊的可能性。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如果做音樂只能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而沒有可靠的物質性的回報,這對音樂的產出者來說是極不公平的,這樣的動力系統也是極不穩固的。

但總有些人堅持了下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痛仰樂隊主唱高虎



他們所堅持的“搖滾樂”到底是什麼?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定義:

“搖滾樂是屬於人民的,是融合了是個人、政治、心靈和革命力量的美學形式與文化創造,其精神就在於用強大的自我心理迅即介入、參與社會議題,響應、捕捉、思考和詮釋時代性問題,掌握其時代性的文化的歇斯底里,發出自己應該發出的真實的聲音。”

這樣的文化,當然是值得堅持的。

刺蝟樂隊的子健在節目中講起小時候剛聽到何勇時,那種巨大的衝擊力:“在流行音樂中一直沒找到自己想聽的,直到聽到搖滾樂,才找到那種感覺。”

這樣的音樂,給無數少年播下了獨立思考的種子,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生活,思考別人灌輸的理念到底對不對。

你能說樂隊的“堅持”是錯,主流人群那種好好唸書找好工作的“堅持”就是對嗎?

時代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年輕的時候,即使你知道再多“今後可能受益終身的事”,即使你下了再大的決心,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計劃。

你還是可能一事無成。

反而你不去做那種“功利的利己主義者”,什麼收益幹什麼,而是去堅持那些最本質的東西,比如真實,比如善良,才是對的。

刺蝟樂隊,經歷14年的人生沉浮,但他們一直堅持創作。

鼓手石璐和吉他手子健相戀七年,又分開了七年,但是不影響他們倆作為隊友做音樂。

他們並不太順利,有好長一段時間停止,甚至瀕臨解散。

那段時間,子健生病加失戀,生活痛苦,沒有靈感,東西寫得極喪。他作為一名程序員,工作反而成了最好的安撫傷疤的調解藥。

石璐成了單親媽媽,為了生存,在好幾個樂隊兼鼓手,總是在夜晚,從上一個活動準備奔赴到下一個活動,她全身上下揹著四個包,單薄的身影穿過人流湧動。

生活冷酷的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可他們依舊堅持初心,堅持那份來之不易的喜歡。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刺蝟樂隊



“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重複來聽了”

“這首歌一直在循環,又喪又有力量”

“聽前奏就莫名的眼眶一熱”

“希望樂隊的黃金時代快點到來”

“說實話,我對樂隊就是門外漢不懂,但這首歌是真好”……

以上評論,摘自《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表演時的彈幕,他們的堅持,終於等到了一個好的時代。

"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這幾個月,大火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又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屬於搖滾樂的純與真的年代。

幾期節目連著看下來,就是重溫了一遍中國獨立音樂發展史。既有成立30年的“中國樂隊活化石”面孔,超有江湖地位的痛仰,又有中生代曾被稱為“北京新聲”的新褲子、刺蝟,更有Click#15、九連真人、盤尼西林等新生代樂隊。他們將朋克、金屬、Funk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樂隊,真實、叛逆、可愛。

在看完了《樂隊的夏天》收官party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後革命時代》,這是張揚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發行於2005年,記錄了近20年前很多中國地下樂隊的生存狀態。

那個時候的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租住在北京郊外的樹村平房,150塊錢一個月,排練的時候要在牆上掛滿厚厚的棉被隔音,還差點因為煤氣中毒死在屋裡。冬天燒煤差不多一個月要花100塊錢,還有很多樂手燒不起。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樹村走出了痛仰、舌頭、木馬、病蛹……同時也讓“窮”“掙扎”成了搖滾樂在新世紀被貼上的新標籤。

苦苦撐到現在的樂隊,在當時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竟是一檔綜藝節目,讓他們在2019年夏天,“走起來”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北京樹村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中國樂隊40年的歷史,在之前只有短暫的高光時刻。

1979年,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支樂隊“萬馬李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

1986年5月9日,25歲的崔健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起《一無所有》,真正點燃了中國搖滾的星星之火。

1994年,“魔巖三傑”何勇、竇唯、張楚和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舉辦“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第一次讓港臺看到了內地搖滾的魅力,在魔巖文化的商業運作下,中國搖滾迎來了短暫的輝煌。

但後來,在商業資本的撤離、數字音樂的衝擊下,搖滾樂由盛轉衰,被迫走向地下。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1990年代末,出現了以新褲子、花兒樂隊、鮑家街43號等為代表的“北京新聲”。

2000年左右,出現了聚居著痛仰樂隊、舌頭樂隊、病蛹樂隊、秋天的蟲子等100多樂隊的搖滾聖地“樹村”。

2005年,Carsick Cars、Snapline、後海大鯊魚、哪吒樂隊發起過一場No Beijing巡演,後來他們也被冠以所謂“北京超新聲”。

可以看到,在崔健登上工體之後的30多年裡,樂隊文化從此再未進入過主流視野。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崔健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搖滾在中國已經背上了一個不公平的名聲,好像這是包括一些不法青年、無業遊民、吸毒者、性亂者、不守規矩者的一種聚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做樂隊的人是一些留著長髮的頹廢青年,穿奇裝異服,愛喝酒沒文化,吵吵嚷嚷,打打殺殺。

所以大家把玩搖滾的順帶連聽搖滾的都當成“洪水猛獸”,把搖滾文化當成糟粕。

這種看法難道不是一種暴力嗎?

在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一批靠live house、音樂節活命的老炮樂隊上了節目。很高興看到新褲子,刺蝟,痛仰,面孔這幾個活在搖滾圈裡的小眾老牌樂隊的微博粉絲一路高歌猛進,靠這個節目俘獲了一大批流量,擁有了未來更開闊的可能性。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如果做音樂只能帶來精神上的滿足而沒有可靠的物質性的回報,這對音樂的產出者來說是極不公平的,這樣的動力系統也是極不穩固的。

但總有些人堅持了下來。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痛仰樂隊主唱高虎



他們所堅持的“搖滾樂”到底是什麼?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定義:

“搖滾樂是屬於人民的,是融合了是個人、政治、心靈和革命力量的美學形式與文化創造,其精神就在於用強大的自我心理迅即介入、參與社會議題,響應、捕捉、思考和詮釋時代性問題,掌握其時代性的文化的歇斯底里,發出自己應該發出的真實的聲音。”

這樣的文化,當然是值得堅持的。

刺蝟樂隊的子健在節目中講起小時候剛聽到何勇時,那種巨大的衝擊力:“在流行音樂中一直沒找到自己想聽的,直到聽到搖滾樂,才找到那種感覺。”

這樣的音樂,給無數少年播下了獨立思考的種子,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生活,思考別人灌輸的理念到底對不對。

你能說樂隊的“堅持”是錯,主流人群那種好好唸書找好工作的“堅持”就是對嗎?

時代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年輕的時候,即使你知道再多“今後可能受益終身的事”,即使你下了再大的決心,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計劃。

你還是可能一事無成。

反而你不去做那種“功利的利己主義者”,什麼收益幹什麼,而是去堅持那些最本質的東西,比如真實,比如善良,才是對的。

刺蝟樂隊,經歷14年的人生沉浮,但他們一直堅持創作。

鼓手石璐和吉他手子健相戀七年,又分開了七年,但是不影響他們倆作為隊友做音樂。

他們並不太順利,有好長一段時間停止,甚至瀕臨解散。

那段時間,子健生病加失戀,生活痛苦,沒有靈感,東西寫得極喪。他作為一名程序員,工作反而成了最好的安撫傷疤的調解藥。

石璐成了單親媽媽,為了生存,在好幾個樂隊兼鼓手,總是在夜晚,從上一個活動準備奔赴到下一個活動,她全身上下揹著四個包,單薄的身影穿過人流湧動。

生活冷酷的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可他們依舊堅持初心,堅持那份來之不易的喜歡。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刺蝟樂隊



“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重複來聽了”

“這首歌一直在循環,又喪又有力量”

“聽前奏就莫名的眼眶一熱”

“希望樂隊的黃金時代快點到來”

“說實話,我對樂隊就是門外漢不懂,但這首歌是真好”……

以上評論,摘自《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表演時的彈幕,他們的堅持,終於等到了一個好的時代。

《樂隊的夏天》: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在《後革命時代》的最後,舌頭樂隊主唱吳吞向臺下的觀眾大喊:

“搖滾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自己。”

很多人都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生活間苦苦支撐,不知前程,又一往無前。

如果可以預見未來,並且有人明確告訴你,你會經歷很多很多年的曲折、裂變,然後有一天你堅持的事情會有結果,你願不願等呢?

我的答案是:願意。

《聖經》上有一段話: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

堅持下來,走過窄門,終將看見未來。

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