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廖氏宗族)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廖氏宗族)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Y793——X357——終點

自然奇觀、地下溶洞

冬暖夏涼,也是緩解秋燥的好去處

觀音巖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在雲巖鎮就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狹窄的地方僅一人通過寬敞的地方能容納幾百人,岔路很多。經岩層若干年滴水形成了很多的天然石筍、鐘乳石。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廖氏宗族)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Y793——X357——終點

自然奇觀、地下溶洞

冬暖夏涼,也是緩解秋燥的好去處

觀音巖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在雲巖鎮就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狹窄的地方僅一人通過寬敞的地方能容納幾百人,岔路很多。經岩層若干年滴水形成了很多的天然石筍、鐘乳石。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武威堂)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廖氏宗族)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Y793——X357——終點

自然奇觀、地下溶洞

冬暖夏涼,也是緩解秋燥的好去處

觀音巖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在雲巖鎮就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狹窄的地方僅一人通過寬敞的地方能容納幾百人,岔路很多。經岩層若干年滴水形成了很多的天然石筍、鐘乳石。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武威堂)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從高村頭走路進去1公里左右

"

也許你不曾留意

最美的風景總是在身邊

它飽含著家鄉情懷與記憶

走過歲月,走過山河,走過人山人海

原來家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今天我們走進雲巖鎮

看看這個以雪聞名韶關的鄉村小鎮

雲巖鎮因境內海拔高,石峰林立

冬春雲霧多而得名。

青蓮山、觀音巖、西京古道等景點

兼具優美景色和文化內涵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先來看看與楊貴妃有關的

西京古道雲巖段

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或嶺南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西京古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原路線從今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里。

西京古道下開封橋段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境內,始建於秦漢時期。現保存較完整的下開封橋段往東南約3公里接乳源縣紅雲古道,西北方向經過水巖、雲巖、桃李坑,往北經梅花、關春、吳塘、武陽司、三星坪、老坪石通往湖南宜章,全長約15公里,現存約2.5公里。下開封橋至梅花路段現存下開封亭、洞心亭、步坳亭、思源亭和壁石亭等眾多遺存,對西京古道相關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價值。2016年4月26日,經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被公佈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西京古道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開封村委會下開封橋村附近,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東西走向。採用框式縱聯砌置法拱砌形式的關隘石亭,屬城門拱圈式無樑殿。通面闊4.64米,通進深5.95米,面積28平方米,頂部厚1.25米(石塊加填土),西門門首上陽刻行楷“少安毋躁”,東門上陽刻行楷“賓至如歸”,亭內現存“新建亭碑”四塊。亭內拱頂中間有一石塊,上刻楷書“嘉慶十一年修建並記”。亭內為西京古道,寬2.5米,東往乳源縣紅雲鄉。西往出水巖、梅花、湖南等地,亭門外以西7米處有一石築照壁。亭建築別具一格。對研究樂昌市亭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下開封橋村石涼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

草鞋嶺村思源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村委會草鞋嶺村的井水坳山坳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結構。面闊一間6.70米,進深一間7.85米,面積53平方米。抬樑式7架樑,南北門頭上均有陰刻凸字“思源亭”。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雲巖步坳亭、乳源紅雲鄉。北往梅花鷓鴣塘、湖南等地。該亭是樂昌市現存面積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對研究樂昌市清代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委會出水巖村附近,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鄉道Y793線時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樣在原址上重建。現亭面闊5.15米,進深8米,面積42平方米。混凝土結構,亭內為西京古道,南往下開封亭、乳源紅雲鄉。北往雲巖鎮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對研究樂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築具有一定的價值。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出水巖村暫歇息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下開封橋村/草鞋嶺村/出水巖村

雲巖除了西京古道可以徒步遊玩

前往青蓮山、雲巖水庫

看青山綠水秋涼遊也是值得娛樂的

青蓮山森林公園

青蓮山是一座仙山聖地,明末清初時,曾被稱之為南粵三大名山之一(乳之青蓮,仁之丹霞,惠之羅浮),坐落在廣東粵北山區乳源大橋紅雲與樂昌雲巖地區交界處,原屬乳源縣管轄,後劃回樂昌雲巖,海拔700多米。距乳源大橋紅雲十里地左右。青蓮山原名天門峰,因李秉中敬慕唐朝詩人李白,以他的號取名“青蓮”。崇禎末年,南贛副都御史李秉中隱居於此山。他親自鳩工擴建梵剎,名曰:“青蓮寺”。如今青蓮山已建成森林公園,登青蓮山觀雲海和落日,風景獨好。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印象樂昌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青蓮山

雲巖水庫

碧水如藍,水質清澈,是人們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廖氏宗族)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Y793——X357——終點

自然奇觀、地下溶洞

冬暖夏涼,也是緩解秋燥的好去處

觀音巖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在雲巖鎮就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狹窄的地方僅一人通過寬敞的地方能容納幾百人,岔路很多。經岩層若干年滴水形成了很多的天然石筍、鐘乳石。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圖片:樂昌市雲巖鎮出水巖村武威堂)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路線指引:韶關出發——進入京港澳高速(廣樂高速就換乳源出口)——大橋出口——進入S249——從高村頭走路進去1公里左右

樂昌雲巖這個常年雲霧的地方,她的青山綠水也是非常有看頭

中秋國慶不跟風,省去人擠人

一家人遊玩鄉村的田園風光和名勝

徒步、拍照、爬山、遊玩

也是收穫多多,其樂融融

這個國慶天氣好

就來雲巖解救秋燥與煩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