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

1.USG%與TS%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回合佔有率(USG%)越高的球員,所面對的防守壓力也越大,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比較低,真實命中率方面自然也很難看(TS%)。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再考慮罰球數綜合得到的數據。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發現,哈登的真實命中率最高,而威斯布魯克的真實命中率最低。到了季後賽,這個反差就更大,威斯布魯克的TS%為46.4%而哈登的數據為56.7%,要知道哈登一直打到次輪,而威少只打了一輪。而且,哈登首輪面對的是爵士隊,爵士對哈登的防守讓他的個人進攻嚴重受阻,而次輪勇士更是祭出史無前例的前跳防守,雙方還為了防守動作鬧得不可開交。這兩項數據能夠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哈登的投射能力比威斯布魯克強。兩人身邊都有明星隊友,上賽季的保羅與喬治相比,那威少的隊友還更強。但是,哈登要面臨的防守壓力遠比威斯布魯克強。此外,哈登的真實命中率之所以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出,其中涉及罰球和三分球,哈登上賽季是聯盟出手三分球最多的球員,這說明他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可觀,遠比數據上36.8%要恐怖地多。這就是進階數據與一般數據的區別,如果只看36.8%的三分命中率而不結合回合佔有率和真實命中率那完全看不出一名球員的效率。

第二,哈登的進攻選擇比威斯布魯克更出色。上賽季對陣爵士G3,哈登甚至在半場出現了10中0的情況,全場20中3。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真實命中率,原因就是在G3中,哈登已經減少了自己的出手數,他更多依靠組織幫助球隊。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

1.USG%與TS%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回合佔有率(USG%)越高的球員,所面對的防守壓力也越大,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比較低,真實命中率方面自然也很難看(TS%)。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再考慮罰球數綜合得到的數據。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發現,哈登的真實命中率最高,而威斯布魯克的真實命中率最低。到了季後賽,這個反差就更大,威斯布魯克的TS%為46.4%而哈登的數據為56.7%,要知道哈登一直打到次輪,而威少只打了一輪。而且,哈登首輪面對的是爵士隊,爵士對哈登的防守讓他的個人進攻嚴重受阻,而次輪勇士更是祭出史無前例的前跳防守,雙方還為了防守動作鬧得不可開交。這兩項數據能夠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哈登的投射能力比威斯布魯克強。兩人身邊都有明星隊友,上賽季的保羅與喬治相比,那威少的隊友還更強。但是,哈登要面臨的防守壓力遠比威斯布魯克強。此外,哈登的真實命中率之所以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出,其中涉及罰球和三分球,哈登上賽季是聯盟出手三分球最多的球員,這說明他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可觀,遠比數據上36.8%要恐怖地多。這就是進階數據與一般數據的區別,如果只看36.8%的三分命中率而不結合回合佔有率和真實命中率那完全看不出一名球員的效率。

第二,哈登的進攻選擇比威斯布魯克更出色。上賽季對陣爵士G3,哈登甚至在半場出現了10中0的情況,全場20中3。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真實命中率,原因就是在G3中,哈登已經減少了自己的出手數,他更多依靠組織幫助球隊。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

2.艾弗森的啟示

艾弗森USG%在加盟掘金之後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他的真實命中率卻有了不小的提高。原因就是安東尼,安東尼的存在降低AI的USG%的同時也減輕了他面對的防守壓力,所以AI的真實命中率,也就是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點對於威斯布魯克來說非常有借鑑意義。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

1.USG%與TS%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回合佔有率(USG%)越高的球員,所面對的防守壓力也越大,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比較低,真實命中率方面自然也很難看(TS%)。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再考慮罰球數綜合得到的數據。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發現,哈登的真實命中率最高,而威斯布魯克的真實命中率最低。到了季後賽,這個反差就更大,威斯布魯克的TS%為46.4%而哈登的數據為56.7%,要知道哈登一直打到次輪,而威少只打了一輪。而且,哈登首輪面對的是爵士隊,爵士對哈登的防守讓他的個人進攻嚴重受阻,而次輪勇士更是祭出史無前例的前跳防守,雙方還為了防守動作鬧得不可開交。這兩項數據能夠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哈登的投射能力比威斯布魯克強。兩人身邊都有明星隊友,上賽季的保羅與喬治相比,那威少的隊友還更強。但是,哈登要面臨的防守壓力遠比威斯布魯克強。此外,哈登的真實命中率之所以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出,其中涉及罰球和三分球,哈登上賽季是聯盟出手三分球最多的球員,這說明他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可觀,遠比數據上36.8%要恐怖地多。這就是進階數據與一般數據的區別,如果只看36.8%的三分命中率而不結合回合佔有率和真實命中率那完全看不出一名球員的效率。

第二,哈登的進攻選擇比威斯布魯克更出色。上賽季對陣爵士G3,哈登甚至在半場出現了10中0的情況,全場20中3。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真實命中率,原因就是在G3中,哈登已經減少了自己的出手數,他更多依靠組織幫助球隊。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

2.艾弗森的啟示

艾弗森USG%在加盟掘金之後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他的真實命中率卻有了不小的提高。原因就是安東尼,安東尼的存在降低AI的USG%的同時也減輕了他面對的防守壓力,所以AI的真實命中率,也就是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點對於威斯布魯克來說非常有借鑑意義。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加盟火箭之後,威斯布魯克必須降低自己的出手數,因為他的投射和進攻選擇都不如哈登。但是,威斯布魯克可以保持USG%,因為他有一手出色的突破。威斯布魯克應該利用突破為隊友創造機會,同時他還能利用突破殺傷對手的內線。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

1.USG%與TS%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回合佔有率(USG%)越高的球員,所面對的防守壓力也越大,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比較低,真實命中率方面自然也很難看(TS%)。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再考慮罰球數綜合得到的數據。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發現,哈登的真實命中率最高,而威斯布魯克的真實命中率最低。到了季後賽,這個反差就更大,威斯布魯克的TS%為46.4%而哈登的數據為56.7%,要知道哈登一直打到次輪,而威少只打了一輪。而且,哈登首輪面對的是爵士隊,爵士對哈登的防守讓他的個人進攻嚴重受阻,而次輪勇士更是祭出史無前例的前跳防守,雙方還為了防守動作鬧得不可開交。這兩項數據能夠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哈登的投射能力比威斯布魯克強。兩人身邊都有明星隊友,上賽季的保羅與喬治相比,那威少的隊友還更強。但是,哈登要面臨的防守壓力遠比威斯布魯克強。此外,哈登的真實命中率之所以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出,其中涉及罰球和三分球,哈登上賽季是聯盟出手三分球最多的球員,這說明他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可觀,遠比數據上36.8%要恐怖地多。這就是進階數據與一般數據的區別,如果只看36.8%的三分命中率而不結合回合佔有率和真實命中率那完全看不出一名球員的效率。

第二,哈登的進攻選擇比威斯布魯克更出色。上賽季對陣爵士G3,哈登甚至在半場出現了10中0的情況,全場20中3。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真實命中率,原因就是在G3中,哈登已經減少了自己的出手數,他更多依靠組織幫助球隊。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

2.艾弗森的啟示

艾弗森USG%在加盟掘金之後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他的真實命中率卻有了不小的提高。原因就是安東尼,安東尼的存在降低AI的USG%的同時也減輕了他面對的防守壓力,所以AI的真實命中率,也就是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點對於威斯布魯克來說非常有借鑑意義。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加盟火箭之後,威斯布魯克必須降低自己的出手數,因為他的投射和進攻選擇都不如哈登。但是,威斯布魯克可以保持USG%,因為他有一手出色的突破。威斯布魯克應該利用突破為隊友創造機會,同時他還能利用突破殺傷對手的內線。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與科比

3.哈登仍然是休斯敦的主

從哈登與科比的數據比對上看,他在砍下36.1分的同時還能保持比科比更高的真實命中率,同時場均還有7.5次助攻,這就說明哈登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的球員。同時,以他現在得分的情況來看,威斯布魯克只要幫助哈登分擔一部分組織工作,或者說在進攻端吸引一部分對手的防守,那麼哈登能夠打出更高效的表現。

"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與詹姆斯·哈登

球權分配的問題

火箭隊用35歲的克里斯·保羅換到了聯盟的“三雙王”威斯布魯克。不過,外界似乎並不看好“雷霆雙少”的聯手。輿論認為,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兩位需要球權的超級明星聯手勢必讓另外一人被迫打無球。對於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來說,很多觀點認為他們都不適合打無球,這就讓比賽變成“一個人幹另一個人看”的局面。同時,由於不擅長打無球而被迫打無球,這實際上也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甚至有媒體笑稱,當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各為其主的時候,他們是對決的看點,如今兩人聯手倒讓這種競爭演變成了“內鬥”。不過,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和威少

外界會認為二人的球權分配難,主要有兩個論據支撐。

第一,意識流。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全部在季後賽首輪出局。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受到了外界很多質疑。不過,事實上第一年威斯布魯克正是輸給了火箭隊。哈登在比賽中的組織和串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威斯布魯克也在系列賽中展示了自己的突破能力和組織能力。威斯布魯克能夠通過自己的突破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在最近兩個賽季,雷霆也為威斯布魯克配備了安東尼、喬治這樣的明星隊友。不過,威斯布魯克和二位明星隊友仍然止步季後賽首輪,作為球隊力捧的老大,威少自然要為球隊的失利承擔一定的責任。只不過,將輸球全怪在威斯布魯克一個人身上,顯然有些個人喜好的色彩。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有些人註定要為失敗揹負責任。因此,對於威少的意識流是基於個人喜好和這個時代評判英雄的標準而來,這樣的看法實際上缺乏根據,也並不客觀。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第二,數據流。關於數據,有很多看法能夠支撐威斯布魯克是球隊的“毒瘤”。

其中,最直觀的一項就是回合佔有率和回合控球時間。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是過去三個賽季中,全聯盟唯二回合佔有率在35%以上的球員。此外,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上賽季每回合的控球時間分別是9.3秒7.7秒,分別排在聯盟第一和第四。簡單來說,以24秒一次的進攻為例,哈登和威斯布魯克如果加在一起就要控球17.2秒,剩下不到7秒的時間給其他隊友或者完成進攻。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投籃

其次,威斯布魯克的投籃,尤其是三分球的投射並不出色,反而要用糟糕來形容。威斯布魯克職業生涯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0.8%,這個數據排在全聯盟所有球員之後。當然,這個數據是基於一定的出手數所作出的比較,因此一些從不投三分球或者出手三分極少的球員並不在列。以上賽季為例,威斯布魯克常規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9%,略高於德拉蒙德·格林的28.5%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亞當斯幫威少卡位

但是,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可信”?首先,這裡的“可信”並非指數據的真實性,而是指這些數據所反映的實質是不是像數據本身那麼直觀、清晰。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經常會“騙人”。以威斯布魯克的隊友亞當斯為例。亞當斯上賽季常規賽的場均籃板是9.5個,排名聯盟第14位;而威斯布魯克的籃板數卻是11.1個,排名聯盟第9位。光光從這個數據上看,是不是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要強過亞當斯呢?顯然不是。因為,另外一組數據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亞當斯的場均前場籃板達到4.9個,排名聯盟第2位;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則只有1.5個,排名聯盟50名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少、亞當斯籃板數對比

所以,從單一的籃板數據上看,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威斯布魯克的籃板球能力不輸亞當斯,亞當斯在前場籃板的爭搶上比威斯布魯克強。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因為這裡還有一組數據證明了在雷霆這個組合之中,哪一位球員的籃板貢獻更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籃板率分佈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雷霆前場籃板率分佈

另外兩組數據則是關於籃板率以及前場籃板率。從籃板率上看,威斯布魯克與亞當斯相差不多。但是,面對更難爭搶的前場籃板,威斯布魯克的前場籃板率則只有亞當斯的三成不到。所以,看待數據必須全面、客觀,如果只揪著一項數據那壓根反映不了球員的真實水平,反而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最後,關於數據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威斯布魯克過去三年都在雷霆的體系、雷霆的陣容中打球,而現在他要加盟的是另外一支球隊,要適應的是另外一套體系。因此,過去的數據只能代表過去,新的陣容和體系中威斯布魯克會不會做出改變,這很難說。所以,還是那句話,數據“會騙人”。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麗斯

霍林格指數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數據體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體系如果單獨列出來也一樣存在問題,那就是這個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霍林格自己也指出,這個數據對於那些專注防守但是很少直接參與得分的球員來說有些不公平。以艾麗斯為例,因為霍林格指數(PER)也就是俗稱的效率值是以出場時間作為基礎而並非以回合佔有率(USG%)作為基礎,所以即便艾麗斯的真實命中率(TS%)非常低,但他仍然可以依靠大量的回合佔有率為自己刷出超過平均值的效率值(PER)。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塔克

相反,像巴蒂爾、塔克這樣的球員,他們可能讓對方的頭號得分手比平時少拿了十多分,但是由於在進攻端他們30分鐘只有4次觸球而讓他們的效率值變得很低。所以,NBA的比賽看數據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或者某一套體系,應當綜合計算。這一點就與我們玩的2K遊戲一樣,2K實際上也是一套複雜的數字體系計算而成。

“魔球”看“鬼吹燈”

關於“魔球”,其實很多人有誤解。一談到“魔球”,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箭的三分球戰術。其實不然,“魔球”有兩層含義,一是經營和管理層面,二是戰術層面。

就經營和管理層面,“魔球”理論來自棒球場。

所謂“魔球”理論,源於2003年出版的《Moneyball》一書,這本由邁克爾·劉易斯所著的運動分析學著作以MLB(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的小球隊奧克蘭運動者隊的經營為例,試圖證明以考察、試訓、交易為基礎的傳統棒球運營理論是不科學的,進而試圖總結出小球隊如何在職業聯盟中同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相抗衡的方法。簡單來說,奧克蘭運動者(也有翻譯為運動家)的經理比利·賓恩和耶魯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彼得,兩人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組建球隊,他們關注的是上壘率,通過上壘率的計算尋找球員,最終運動家取得了創紀錄的20連勝。後來,揚基隊也運用奧克蘭運動者的魔球理論成功奪冠,這就是“魔球”成功的案例。

總結起來,“魔球理論”在建隊方面有幾條原則可以遵循:

1.低買高賣,原則上不花大價錢購買高價球員;

2.選球員一般只關注數據,尤其關注那些經過長期積累和精確計算的數據,這也是低價購買球員的基礎;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能夠挖到那些其他球隊看不上的球員,並且能讓這些不知名的球員在體系中發揮作用;

4.善於明星球員的重生,一些受傷或者處於低潮的球員最終能夠獲得“新生”。

其實,火箭隊在莫雷掌管之後基本都遵循這些原則,具體的實例我們也能看到: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1.馬丁換哈登

2012年10月28日,也就是7年之前,火箭用馬丁、蘭姆以及來自猛龍、小牛(獨行俠)的2個首輪籤、來自山貓的次輪簽得到雷霆的哈登、庫克、阿爾德里奇和哈沃德。這筆交易之前,莫雷在一筆三方交易中送走麥迪得到馬丁,僅僅兩個賽季之後,火箭就用不久就退役的馬丁換到了球隊今天的基石球員詹姆斯·哈登。其中,麥迪、馬丁從最後換到哈登這個過程基本上就驗證了莫雷低買高賣。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莫泰尤納斯

2.數據挑人

在這一點上可謂是莫雷的強項。莫泰尤納斯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除此之外帕特森、格林、克拉克、豪斯等人也都是莫雷“計算”出來的球員。當然,這些球員也並非都很成功,比如克拉克在上賽季就被打入冷宮,而莫泰由於合同的問題也沒能繼續在火箭效力。實際上,棒球看重的是上壘率,而莫雷看重的就是三分球的能力。火箭的陣容中除了卡佩拉、內內之外,其他球員都有三分能力,而且火箭在由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場上的5個人都能出手三分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帕森斯

3.善於挖掘明日之星

高富帥帕森斯就是莫雷挖掘的一位明日之星,當然帕帥由於自己的職業態度問題最終沒能兌現天賦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外,還有洛瑞、德拉季奇、布魯克斯等人也都是莫雷選中的潛力球員。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戈登

4.明星球員的重生

埃裡克·戈登在鵜鶘時期經常受傷。火箭抓住機會,在戈登處於低谷期的時候在自由球員市場上以4年5300萬美元的高性價比拿下戈登。此外,還有4年3200萬美元得到塔克、簽約貝弗利等等。塔克、貝弗利都在火箭獲得了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戈登更是在火箭拿到了最佳第六人和三分王的榮譽稱號。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保羅和安東尼

魔球是什麼?魔球就是不投兩分球嗎?

各位一定記得,火箭隊三分投地好,大家都開心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兩次道歉。一次是保羅,一次是安東尼,兩人道歉的原因是投了長兩分而沒有投三分球。實際上,這件事兒很好理解,但也很沒道理。

好理解的原因在於,長兩分和三分的距離差不多,顯然從數學的角度選擇收益更高的三分球更划算。沒道理的原因在於保羅和安東尼都是聯盟出名的中距離之王,安東尼巔峰那幾年中距離的急停幹拔準地一塌糊塗,保羅更是被人笑稱“中投比上籃還準”,如果能穩穩得兩分,為什麼要去冒險投三分?所以說,德安東尼的這道數學題做得不對,似是而非,他必須考慮球員的特點。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洛佩斯

這裡就要提到雄鹿隊。雄鹿隊也是一支非常“魔球”的球隊。雄鹿上賽季的攻防效率都是聯盟第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洛佩斯。洛佩斯是大個子中具備不錯三分水準的球員,洛佩斯看起來薪資不高,但是卻在雄鹿的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卡佩拉

這實際上也是火箭上賽季頻繁使用五小,棄用卡佩拉的原因之一。因為,要實現“魔球”需要三個條件:空間、戰術、能力。

具體來說,一支球隊需要能夠拉開空間的球員,所謂拉開空間就是具備外線投射能力。五小陣容中就要求打5號位的球員也具備三分球能力,火箭的卡佩拉顯然沒有這種能力。不僅僅是三分球,卡佩拉連中距離投射能力都沒有,他壓根就來不開空間。所以,當卡佩拉在場的時候,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防守和籃板球。在進攻端,他能做的只能是吃餅,因此卡佩拉的得分、命中率雖然不錯,但是他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沒有自主得分能力,他的得分完全仰仗隊友的傳球。從這個角度來看,卡佩拉1800萬的年薪確實有些偏高。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勇士水花兄弟

談到戰術就要講到無球跑動。以勇士隊的湯普森和庫裡為例。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湯普森依靠掩護和庫裡的牽制力能夠得到空位出手的機會。在杜蘭特加盟之後,庫裡把球權交給了杜蘭特,庫裡也打起了無球。應該說勇士非常清楚水花兄弟的特點。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總冠軍球隊都有出色的無球跑動球員——雷阿倫、湯普森、庫裡、科沃爾等等。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庫裡出手三分球

最後就是能力。當球隊創造出空間之後,獲得空間的球員要有能力把球投進籃筐。如果一名沒有三分能力的球員在比賽中獲得了空位三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戰術。就能力來說,有些內線球員也曾經嘗試三分遠投但是效果並不好,比如阿爾德里奇。當然,像杜蘭特和阿爾德里奇這樣兩分球很準的球員的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他們去投射三分球,這才是魔球的合理之處。如果,為了達成魔球的意義就拍著戰術板對大夥兒喊叫“必須投三分,誰投兩分誰小狗”!這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從上述魔球體系的角度來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適合火箭隊。

第一,從管理層面出發,威斯布魯克現在正處於低潮期,火箭如今得到威斯布魯克有機會幫助他重返巔峰。火箭的戰術體系自由度很大,對威斯布魯克的打法可能會很寬容,身邊又有哈登這樣的好兄弟,相信威斯布魯克壓力不會很大。

第二,從戰術的角度出發。威斯布魯克的投射能力在過去幾個賽季表現都不佳,但是他的突破能力仍然讓人垂涎三尺,他依然能夠利用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輕鬆突破內線。威斯布魯克突破沒問題,火箭如果能在外線擺出4個射手,那雙方簡直是相互成全。對手要忌憚火箭的外線三分,這就給了威斯布魯克機會,他能夠殺入內線直接得分,如果對手開始限制威斯布魯克,那麼火箭外線的兄弟就會讓對手對威少的限制付出代價。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單打高手的數據

火箭鬼吹燈怎麼打,有答案!

威斯布魯克和哈登怎麼打,實際上有答案。先來看一組數據,前文提到不能單純看一組數據或者一套數據體系,應當綜合分析。這裡截取了哈登、威斯布魯克、科比(2011-2012賽季)、艾弗森(加盟掘金的賽季)作為數據樣本進行分析。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科比

先談談為什麼選擇科比和艾弗森以及這組數據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建議和啟示。

首先,無論是哈登還是威斯布魯克,兩個人都是出色或者說喜愛單打的選手,那麼科比和艾弗森作為同樣以單打聞名遐邇的球員自然能夠為後輩提供參考。

其次,選擇科比的樣本是2011至2012賽季。這個時期的科比已經過了巔峰期,而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甚至科比之後的球員還沒有任何人的得分能力能夠與巔峰科比比較,所以就選擇稍弱化版的科比數據進行參考。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和安東尼

這裡選擇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後的數據作為樣本參考非常有價值。第一,艾弗森打滿82場比賽比較有參考價值。第二,艾弗森原本是一位單打選手,超級得分手,在76人打入總決賽的賽季,艾弗森也出現過TS%極低的情況,這一點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類似。第三,加盟掘金之後,他也遇到了一位單打選手——安東尼,這與威斯布魯克的情況也非常相似。威少加盟火箭之後遇到了上賽季的得分王哈登,哈登上賽季場均36.1分,堪稱恐怖。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

1.USG%與TS%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回合佔有率(USG%)越高的球員,所面對的防守壓力也越大,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比較低,真實命中率方面自然也很難看(TS%)。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再考慮罰球數綜合得到的數據。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發現,哈登的真實命中率最高,而威斯布魯克的真實命中率最低。到了季後賽,這個反差就更大,威斯布魯克的TS%為46.4%而哈登的數據為56.7%,要知道哈登一直打到次輪,而威少只打了一輪。而且,哈登首輪面對的是爵士隊,爵士對哈登的防守讓他的個人進攻嚴重受阻,而次輪勇士更是祭出史無前例的前跳防守,雙方還為了防守動作鬧得不可開交。這兩項數據能夠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哈登的投射能力比威斯布魯克強。兩人身邊都有明星隊友,上賽季的保羅與喬治相比,那威少的隊友還更強。但是,哈登要面臨的防守壓力遠比威斯布魯克強。此外,哈登的真實命中率之所以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真實命中率是在有效命中率的基礎上計算得出,其中涉及罰球和三分球,哈登上賽季是聯盟出手三分球最多的球員,這說明他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可觀,遠比數據上36.8%要恐怖地多。這就是進階數據與一般數據的區別,如果只看36.8%的三分命中率而不結合回合佔有率和真實命中率那完全看不出一名球員的效率。

第二,哈登的進攻選擇比威斯布魯克更出色。上賽季對陣爵士G3,哈登甚至在半場出現了10中0的情況,全場20中3。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真實命中率,原因就是在G3中,哈登已經減少了自己的出手數,他更多依靠組織幫助球隊。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艾弗森

2.艾弗森的啟示

艾弗森USG%在加盟掘金之後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他的真實命中率卻有了不小的提高。原因就是安東尼,安東尼的存在降低AI的USG%的同時也減輕了他面對的防守壓力,所以AI的真實命中率,也就是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點對於威斯布魯克來說非常有借鑑意義。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威斯布魯克

加盟火箭之後,威斯布魯克必須降低自己的出手數,因為他的投射和進攻選擇都不如哈登。但是,威斯布魯克可以保持USG%,因為他有一手出色的突破。威斯布魯克應該利用突破為隊友創造機會,同時他還能利用突破殺傷對手的內線。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與科比

3.哈登仍然是休斯敦的主

從哈登與科比的數據比對上看,他在砍下36.1分的同時還能保持比科比更高的真實命中率,同時場均還有7.5次助攻,這就說明哈登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的球員。同時,以他現在得分的情況來看,威斯布魯克只要幫助哈登分擔一部分組織工作,或者說在進攻端吸引一部分對手的防守,那麼哈登能夠打出更高效的表現。

有一說一:火箭“鬼吹燈”組合怎麼打?

哈登威少

小結:鬼吹燈可能是最被低估的組合

哈登和威斯布魯克都獲得過MVP的榮譽稱號,這說明兩位球員都是能力很強的球員。哈登和威少身邊也都曾有過明星隊友,不過最終都沒能取得成功。如今,二位球員都已經30歲,也已經取得了很多個人榮譽或者破了很多紀錄。中國人說三十而立,30歲的威少和哈登必須明白如果沒有總冠軍,他們二人就無法翻身。同時,外界都不看好哈登與威少的聯手,威斯布魯克也非常像魔球理論中那些不被外界接納的球員。所以,如果新賽季鬼吹燈組合能夠明白各自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兩人都做出一定的犧牲,那麼火箭下賽季如果真的奪冠那也不會讓人驚訝。

作者介紹:薄荷貓籃球世界,本賽季成功預測小加索爾加盟猛龍、豪斯將與火箭達成和解、戴維斯在全明星賽前不會被交易、季後賽前預測西部排名、成功預測快船至少能在與勇士系列賽中贏下一場比賽。

1.西部火箭次輪或遇勇士 鞋王半獸人成滅勇X因素

2.全世界都不看好的快船才真正是米切爾口中失敗的勝利者

3.深度觀察:納什均衡理論昭示豪斯將與火箭達成和解

4.深度觀察:博弈論角度談鵜鶘今夏如何運作安東尼戴維斯交易

5.灰熊甩賣康利小加 猛龍成最大下家

6.有一說一:能把德羅讚的垃圾兄弟帶進總決賽的人才是MVP!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薄荷貓籃球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