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期的電視劇市場,佳作頻現。不管是孫儷領銜的古裝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還是潘粵明主演的懸疑探案劇《白夜追凶》,都以較高品質獲得觀眾認可。但幾乎所有劇集,在播出中間都出現了“花開時刻”、“腦洞時間”等創意中插廣告。不管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出現最多的創意中插廣告都是互聯網金融理財類應用。當身著古裝的劇中角色打開某款互聯網借貸APP說著“一分鐘輕鬆到賬”的臺詞,觀眾想不出戲,還真的挺難。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談及電視劇的創意中插,還要追溯到《武林外傳》,只是當年該劇中出現的諸如“白駝山牌壯骨粉”等,純屬搞笑,並不是商業廣告。真正利用“原創帖”植入廣告的是2013年播出的《龍門鏢局》,這種做法為製作方帶來了500萬元至700萬元的淨收入。

創意中插廣告剛出現時,讓不少人覺得耳目一新。其與以往植入廣告藏著掖著不同,直言不諱地表明自己就是廣告時間,與正片進行區分。憑藉著反套路、反差萌、和劇情融合共生的特點,不少觀眾甚至覺得看廣告也津津有味。隨著《老九門》大火,之後播出的《如果蝸牛有愛情》《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射鵰英雄傳》等劇,紛紛將創意中插作為主要廣告模式。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隨著近兩年網劇的火爆,創意中插廣告大量出現。

跟其他廣告不同的是,創意中插廣告由劇組製作方而非廣告公司來拍攝,廣告中的演員也都是劇中的角色。製片人曉虎坦言,最初的創意中插廣告,都是根據劇情和場景進行貼合設計,需要劇組人員進行長時間的打磨,而為了保證廣告接入的節點儘可能緩解觀眾的反感,最初平臺方所採取的方法都是人工手動接入,“這種最原始的高成本方式,在保證藝術性的同時,也限制了廣告投放的大規模化。但目前的中插廣告市場太火了,難以慢工出細活。”

當前的一個困境是,往往整部劇已經拍攝完畢,平臺方才與廣告方溝通創意中插廣告。暑期在優酷播出的大劇《軍師聯盟》去年年底殺青,但直到今年4月,優酷才開始與廣告方洽談中插廣告。出品過《琅琊榜》《歡樂頌》等熱門劇的東陽正午陽光商務負責人張盈秋認為,如果劇集能夠提前確定播出平臺,那未來多數的中插廣告招商一定要前置,“在拍戲過程中,我們就可以順便把中插廣告拍完,一來劇組和演員方便調度,二來廣告製作可以更貼近原作。”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意廣告氾濫,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頂著“創意中插廣告”的名字出現,太多廣告卻唯獨沒有創意,廣告植入的效果和電視劇的藝術呈現水火難容,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