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

1、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名曲,後用為詞調。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但這些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

1、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名曲,後用為詞調。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但這些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2、青玉案: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3、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北宋時盛行此曲。

4、長相思:本為樂府名篇,後來才成為唐教坊曲,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惜別離”一句,故名。

5、定風波: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

6、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7、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唐代教坊名曲。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悽壯之音。

8、破陣子:原是唐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9、念奴嬌:調名取自唐玄宗天寶年間著名歌伎念奴。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寫入詩人的作品中,《全宋詞》中最早用《念奴嬌》作為調名的是沈唐。

10、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此曲起源於民間的漁歌。漁歌也是民歌的一種,是沿海、沿江地區和湖泊港灣周圍的漁民在打漁時藉以消遣的曲調。這些漁歌類似現在沿海地區的鹹水歌,歌詞一般是齊言體。

11、滿庭花: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12、木蘭花: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13、阮郎歸: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採藥遇仙女的典故。

14、瑞鶴歸: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15、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16、望江南:本命《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又“不憶江南”,而改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江南好》等。

17、芳心苦:又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

1、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名曲,後用為詞調。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但這些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2、青玉案: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3、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北宋時盛行此曲。

4、長相思:本為樂府名篇,後來才成為唐教坊曲,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惜別離”一句,故名。

5、定風波: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

6、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7、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唐代教坊名曲。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悽壯之音。

8、破陣子:原是唐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9、念奴嬌:調名取自唐玄宗天寶年間著名歌伎念奴。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寫入詩人的作品中,《全宋詞》中最早用《念奴嬌》作為調名的是沈唐。

10、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此曲起源於民間的漁歌。漁歌也是民歌的一種,是沿海、沿江地區和湖泊港灣周圍的漁民在打漁時藉以消遣的曲調。這些漁歌類似現在沿海地區的鹹水歌,歌詞一般是齊言體。

11、滿庭花: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12、木蘭花: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13、阮郎歸: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採藥遇仙女的典故。

14、瑞鶴歸: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15、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16、望江南:本命《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又“不憶江南”,而改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江南好》等。

17、芳心苦:又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18、搗練子: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19、六醜: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醜》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醜》,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醜》?”周邦彥答道:“因為它衝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20、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21、風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22、採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就大麴中截取一段為之。雙調44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90字。

23、如夢令:相傳為後唐莊宗李存勖自制曲。起初叫《憶仙姿》,蘇軾嫌調名不雅,取詞中“如夢、如夢”之疊句,改名《如夢令》。

24、少年遊: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

25、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26、水調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27、蘇幕遮: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為“西戎胡語”。

28、憶秦娥:此調別名甚多,有《秦樓月》《玉交枝》《碧雲深》等。相傳李白首制此詞,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

29、醉落魄: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後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30、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鬆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31、水龍吟: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32、霜天曉角: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於《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33、臨江仙:唐教坊曲,雙調小令,用作詞調。

34、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南梁簡文帝蕭綱,在歷史上被稱做“宮體詩”開山鼻祖。並且據宋人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在梁祝故事中的記錄,是蕭綱發現並推出了梁祝故事,才使這樣優美的傳說留記於世。心繫蝴蝶,所以用“翻階蛺蝶戀花情”這樣的千古名句去形容蝴蝶。

35、西江月:又名《步虛詞》《江月令》。調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36、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說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

37、南歌子:原是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曲調名源於漢張衡的《南都賦》,因“坐南歌兮起鄭舞”句。隋唐以來,曲多稱“子”,因此,曲調調名《南歌子》。

38、六州歌頭: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39、惜奴嬌:《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麴。

40、行路難:又名《梅花引》《小梅花》。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後用為詞調。

41、漁家傲: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遊仙詠》等。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

42、昭君怨: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

43、雨霖鈴:一作《雨淋玲》。唐教坊曲名。後用於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闋,名為《雨霖鈴》。

44、鷓鴣天:在北宋詞牌中《鷓鴣天》的別名最多,有《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鷓鴣引》《驪歌一疊》等等。唐、五代詞中無此詞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詞家晏殊以《鷓鴣天》填詞最多。

45、菩薩蠻: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侵,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46、清平樂:原是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名。調名來由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取自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另一說法是唐李白作應制《清平樂》三首,後來用為詞調名。還有一種說法是楊憲益在《零墨新箋》中所說:“此曲乃南詔樂,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詞,猶之有《菩薩蠻》辭也。”

47、鵲橋仙: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48、一剪梅:又名《玉簟秋》《臘梅香》。最早見於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周邦彥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形成了“富豔精工”的一家之風。

49、江城子:又名《江神子》。《金奩集》入“雙調”。三十五字,五平韻。

50、訴衷情:原唐玄宗時教坊曲,後來溫庭筠依曲填詞,並取名為《訴衷情》,用於抒發感情。意取《離騷》“眾不可戶兮,執雲察餘之中情”,“中”通“衷”。

51、點絳脣: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因樑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句而得名。京劇中《點絳脣》又通稱為“點將”,用於元帥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為了表現場面的宏大和增強氣氛。

52、眼兒媚:又名《秋波媚》。有說法稱這個詞牌名來自於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之句。“眼兒”是俗稱,在文辭中有“秋波”之喻。

53、滿江紅:源自《冥音錄》這本書裡一個曲子名。原來叫做“上江虹”,而“上”亦為“滿”的意思,所以也叫做“滿江紅”。

54、聲聲慢:這個詞牌名最早見於北宋晁補之詞,名《勝勝慢》,相傳是他為他的家妓榮奴離去所作。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雲:“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嫋娜,不語輒盡。”

55、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渠怨》。摸魚即捕魚,為宋代俚語;兒或子,為摹仿樂府曲名,故本調又稱《摸魚子》。

56、南鄉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多詠江南風物。按敦煌卷子內的舞譜,《南鄉子》當為舞曲,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南鄉子,舞曲,敦煌卷子內有舞譜。”可見《南鄉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後來才用作詞調。此詞有單調、雙調。單調者始自歐陽迥詞,雙調者始自馮延巳詞。

"

1、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名曲,後用為詞調。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但這些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2、青玉案:取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3、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北宋時盛行此曲。

4、長相思:本為樂府名篇,後來才成為唐教坊曲,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惜別離”一句,故名。

5、定風波: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

6、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7、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唐代教坊名曲。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悽壯之音。

8、破陣子:原是唐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9、念奴嬌:調名取自唐玄宗天寶年間著名歌伎念奴。念奴是在宋代被大量寫入詩人的作品中,《全宋詞》中最早用《念奴嬌》作為調名的是沈唐。

10、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此曲起源於民間的漁歌。漁歌也是民歌的一種,是沿海、沿江地區和湖泊港灣周圍的漁民在打漁時藉以消遣的曲調。這些漁歌類似現在沿海地區的鹹水歌,歌詞一般是齊言體。

11、滿庭花: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12、木蘭花: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13、阮郎歸: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採藥遇仙女的典故。

14、瑞鶴歸: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15、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16、望江南:本命《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又“不憶江南”,而改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江南好》等。

17、芳心苦:又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18、搗練子: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19、六醜: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醜》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醜》,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醜》?”周邦彥答道:“因為它衝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20、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21、風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22、採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就大麴中截取一段為之。雙調44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90字。

23、如夢令:相傳為後唐莊宗李存勖自制曲。起初叫《憶仙姿》,蘇軾嫌調名不雅,取詞中“如夢、如夢”之疊句,改名《如夢令》。

24、少年遊: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

25、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26、水調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27、蘇幕遮: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為“西戎胡語”。

28、憶秦娥:此調別名甚多,有《秦樓月》《玉交枝》《碧雲深》等。相傳李白首制此詞,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

29、醉落魄: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後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30、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鬆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31、水龍吟: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32、霜天曉角: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於《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33、臨江仙:唐教坊曲,雙調小令,用作詞調。

34、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南梁簡文帝蕭綱,在歷史上被稱做“宮體詩”開山鼻祖。並且據宋人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在梁祝故事中的記錄,是蕭綱發現並推出了梁祝故事,才使這樣優美的傳說留記於世。心繫蝴蝶,所以用“翻階蛺蝶戀花情”這樣的千古名句去形容蝴蝶。

35、西江月:又名《步虛詞》《江月令》。調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36、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說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

37、南歌子:原是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曲調名源於漢張衡的《南都賦》,因“坐南歌兮起鄭舞”句。隋唐以來,曲多稱“子”,因此,曲調調名《南歌子》。

38、六州歌頭: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39、惜奴嬌:《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麴。

40、行路難:又名《梅花引》《小梅花》。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後用為詞調。

41、漁家傲: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遊仙詠》等。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

42、昭君怨: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

43、雨霖鈴:一作《雨淋玲》。唐教坊曲名。後用於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闋,名為《雨霖鈴》。

44、鷓鴣天:在北宋詞牌中《鷓鴣天》的別名最多,有《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鷓鴣引》《驪歌一疊》等等。唐、五代詞中無此詞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詞家晏殊以《鷓鴣天》填詞最多。

45、菩薩蠻: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侵,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46、清平樂:原是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名。調名來由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取自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另一說法是唐李白作應制《清平樂》三首,後來用為詞調名。還有一種說法是楊憲益在《零墨新箋》中所說:“此曲乃南詔樂,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詞,猶之有《菩薩蠻》辭也。”

47、鵲橋仙: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48、一剪梅:又名《玉簟秋》《臘梅香》。最早見於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周邦彥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形成了“富豔精工”的一家之風。

49、江城子:又名《江神子》。《金奩集》入“雙調”。三十五字,五平韻。

50、訴衷情:原唐玄宗時教坊曲,後來溫庭筠依曲填詞,並取名為《訴衷情》,用於抒發感情。意取《離騷》“眾不可戶兮,執雲察餘之中情”,“中”通“衷”。

51、點絳脣: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因樑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句而得名。京劇中《點絳脣》又通稱為“點將”,用於元帥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為了表現場面的宏大和增強氣氛。

52、眼兒媚:又名《秋波媚》。有說法稱這個詞牌名來自於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之句。“眼兒”是俗稱,在文辭中有“秋波”之喻。

53、滿江紅:源自《冥音錄》這本書裡一個曲子名。原來叫做“上江虹”,而“上”亦為“滿”的意思,所以也叫做“滿江紅”。

54、聲聲慢:這個詞牌名最早見於北宋晁補之詞,名《勝勝慢》,相傳是他為他的家妓榮奴離去所作。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雲:“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嫋娜,不語輒盡。”

55、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渠怨》。摸魚即捕魚,為宋代俚語;兒或子,為摹仿樂府曲名,故本調又稱《摸魚子》。

56、南鄉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多詠江南風物。按敦煌卷子內的舞譜,《南鄉子》當為舞曲,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南鄉子,舞曲,敦煌卷子內有舞譜。”可見《南鄉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後來才用作詞調。此詞有單調、雙調。單調者始自歐陽迥詞,雙調者始自馮延巳詞。

60個古代經典詞牌名的由來,讀詞時,助你能更好的理解詞牌的意義

57永遇樂:《填詞名解》記載中,這個詞牌名的來歷有一個憂傷的故事。唐朝有個書生杜祕書,工於填詞。他鄰居的有個小女兒叫酥香,特別喜歡杜祕書寫的詞。郎情妾意,私定終身,這件事被酥香家的一個僕人發現後,由於酥香的父母堅決反對,書生被告了官,判了刑,發配到遙遠的河朔。臨行前,他為酥香寫了一首《永遇樂》詩,酥香拿著這首詞,連唱三遍,聲竭而亡。這個故事無法考證,只能判斷此詞牌大約創自唐朝中葉。

58賀新郎: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動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一百十六字。

59、武陵春:又稱為《武林春》《花想容》。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雲:取唐人詩“為是仙才登望處,風光便似武陵春”為詞名。

60、相見歡:一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唐教坊曲。

圖文均來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