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歌曲被酷狗下架 酷狗:碰瓷者來一次打一次

酷狗音樂 音樂 新聞 5SING 眾籌 經濟 中國經濟網 2019-06-1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本是平臺、主播和音樂人工作室(俗稱音樂商家)三方共贏的圓夢計劃,最後卻變成“三輸”的窘境。

在酷狗與音樂商家的糾紛事件發酵一個多星期後,有參與維權事件的商家都對記者表示,在沒有接到酷狗通知的情況下,之前所有上架的只結了70%回款的歌曲已全部被下架。

酷狗音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複稱:“這些不法商家不願意提供相關資質證明,又擔心經濟損失,於是通過媒體手段誘導輿論,妄圖給酷狗施壓。對夢想‘碰瓷’者,我們絕不縱容,來一次打一次!”

由此來看,酷狗措辭強硬,商家也毫不示弱。在商家看來,歌曲下架是出於來自平臺“槍打出頭鳥”的威懾,而在平臺看來,是“不法商家”企圖利用輿論施壓。

據瞭解,當初,雙方也曾熱戀,酷狗圓夢計劃的初心是在製作人和主播間搭建一個平臺,讓更多好的原創音樂能夠被髮掘,並且得到真金白銀的回報,同時也讓心懷音樂夢想的主播能夠擁有自己的歌,然而,一年時間內,這場“熱戀”卻演變成了一場“羅生門”。

商家:別一棒子打死所有商家

“我們出頭的幾家被搞了。”在酷狗與音樂商家的糾紛事件一個星期之後的6月2日晚上,有參與維權事件的商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沒有接到酷狗通知的情況下,之前所有上架的那些只結了70%回款的歌曲已全部被下架。

據記者瞭解,截至發稿,這些下架的歌曲仍然沒有上線。事情要追溯到今年5月。5月27日,一張部分音樂商家在酷狗音樂廣州總部維權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在照片中,這部分音樂商家喊出“酷狗‘圓夢計劃’致數百音樂人損失過億”等訴求。

2018年,酷狗直播打出“圓夢計劃”,以酷狗5sing商城為平臺,酷狗音樂的主播可以通過商城選擇不同價位的歌曲,向粉絲髮起眾籌,完成眾籌目標後,主播可以錄製成歌曲上線。酷狗直播邀請音樂人工作室入駐酷狗音樂商城為主播製作歌曲,歌曲約3萬元一首,包括詞曲版權轉讓、編曲、錄音、分軌混音、母帶的全套製作流程。

聽起來像是音樂網購,主播下單,商家也就是製作人接單備貨,但是由於商品是音樂作品,後續發展讓外界始料不及。

5月底,這場音樂人向酷狗發起的維權開始發酵。有維權商家稱,37家音樂製作公司銷售了3000多首歌,其中十幾家未結算的款項就達到3000萬元,“粗略估計,活動未結款應該上億元,都是製作公司墊的錢。”

此後,雙方各執一詞。在商家看來,歌曲下架是出於來自平臺的威懾;而在平臺看來,“不法商家”正企圖利用輿論向酷狗施壓。

酷狗音樂對記者回複稱,經過內部核查發現,操縱網絡話題的幾個音樂製作商,大都存在歌曲質量不達標、返點牟利等行為。酷狗已提供判斷為不達標歌曲的demo,邀請音樂行業專業人士一起審核。

在這場糾紛中,酷狗還宣佈將拿起司法武器,對“不法商家”開啟司法程序。酷狗方面告訴記者,2018年底,酷狗開始收到主播跟公會舉報,發現有返點現象存在,並且開始發現大批歌曲質量不達標。

“我現在不明白,平臺把我給主播寫的歌全部下架是出於震懾,還是說優先來審核這批歌,如果是後者,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有維權商家如是對記者表示。

本來是平臺、主播和音樂人三方共贏的扶持計劃,卻引起糾紛,導致夾在當中的主播十分尷尬。“作為主播,也很委屈。實際情況就好像是在網購,買家付了錢,賣家也發了貨,但貨被電商平臺扣住了,說你不能發給買家。”一名主播表示。

“其實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按照之前的正常流程走就行。”一位不願具名的商家對記者稱,所謂的返利只是個別商家的行為,平臺可以調查後查處,但別一棒子打死所有商家。“只要給我們一個公開公正的方式,我們都可以接受,並且盡力配合。”有維權商家表示,也將考慮採取司法手段維權。

灰色產業動了誰的奶酪?

在這場爭吵背後,一條灰色產業鏈也浮出水面。按照“圓夢計劃”,平臺以每首歌3萬~5萬元的版權費向製作方購買成品。而為了順利拿到這些錢,一些製作方與主播或者工會私下交易,表面是主播挑選到心儀的曲目,實則商議好了批量購買質量差的小樣,再低成本製作,獲得酷狗平臺的版權購買金額後,再分成。

因為歌曲質量不達標,被矇在鼓裡的主播也曾表達過不滿。微博名“萌萌musical”的主播發布了一篇題為《致所謂的音樂商家:主播出歌就該被歧視嗎?》的長文,稱其就是遭受音樂商家傷害的主播之一,投訴有商家以次充好,作品濫竽充數,不值的投入。

結局變成主播不滿意,商家不滿意,平臺也不滿意。酷狗和商家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商家是否存在向主播返利,商家歌曲質量是否達標,以及歌曲製作費用明細等資料是否齊全等幾方面。以審核需要的資料為例,酷狗表示“不法商家”不願提交,而商家則認為是“酷狗內部踢皮球,沒有人接收材料”。

“現在好像兩邊都沒有拿出具體的條款來約定哪些歌值多少錢。”有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評論稱,“我現在的推測就是兩邊都有錯。”

在音樂行業,音樂製作人似乎天然處於被同情的弱勢地位。“無論是3000元還是1萬元買一首歌,我們怎麼選都賠死,規則都是由平臺決定的。”有維權商家對記者抱怨稱。

酷狗亦認為自己委屈,酷狗方面告訴記者,“圓夢計劃的處理過程中耽誤了一些合規音樂製作商的結款時間,我們表示抱歉。對合規音樂製作商,我們將傾力保證審核和結款進度。”

“在任何事情發展過程中都會有一些規則上的漏洞,可能音樂製作人需要考慮怎麼創造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像當年網約車刷單那樣去尋找漏洞。”有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如是稱。

此次事件帶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即平臺的舉動是否真能幫到音樂商家,同時是否存在平臺話語權過強。

“圓夢計劃的初衷是酷狗拿出平臺的利潤,為主播出歌。如果歌曲質量不達標,這件事的意義就失去了。”酷狗迴應稱。

酷狗直播CEO謝歡在公開信裡提到,酷狗願意為優質原創音樂買單,音樂商城的2.0版本已在開發中,新版本商城會更好的防範刷單、造假。

近年來,不僅是酷狗,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大平臺對原創音樂的扶持力度在加大,從2016年開始,網易雲音樂先後推出了“石頭計劃”和“雲梯計劃”,前者面向獨立製作人,相對側重助推創作和推廣,後者面向內容創作者,相對側重助推線上創收。

每經記者 許戀戀 張春楠 每經編輯 杜 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