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2018十大熱點事件

狂犬病 生物技術 基金 藥品 深交所 證券日報 2018-12-06

編者按:還有最後一個月,2018年走向終點。回顧這一年,各種熱點事件接二連三:FF與恆大紛爭持續發酵,緊急仲裁結果的出爐或為此事件點上逗號;銀隆新能源“內鬥”不斷升級,董明珠與魏銀倉決裂,入股銀隆後考驗重重;疫苗造假事件曝光,*ST長生市值蒸發200億元離退市“一步之遙”……一年之間,我們共同見證了資本市場的諸般光景,覆盤年度十大熱點事件,在讀懂事件來龍去脈的同時,領略故事背後資本的力量。

疫苗造假事件曝光141天

*ST長生市值蒸發200億元離退市“一步之遙”

■本報記者 曹衛新

盤點2018年資本市場十大熱點事件,不得不提及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一事。

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佈的一則關於《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揭開了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現名*ST長生)疫苗造假的蓋子。

7月19日晚間,長生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因質量不合格收到了吉林省食藥監管理局作出的三項處罰決定:沒收庫存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186支;沒收違法所得85.88萬元;處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三倍罰款258.4萬元;罰沒款總計344.29萬元。

疫苗事件持續發酵,公司股價遭遇重挫。7月16日至7月20日連續5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一字跌停,市值蒸發近百億元。

7月23日早間公司股票臨時停牌,午間一則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的消息對外正式宣佈。

7月24日公司連續發佈兩項重磅消息。長春市長春新區公安分局於7月23日下午15時,依據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書》,對長春長生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立案調查,將主要涉案人員公司董事長、3名公司高管和2名中層人員帶至公安機關依法審查。公司董事長及部分高管人員無法正常履職。

與此同時,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收回長春長生狂犬病疫苗藥品GMP證書。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停止狂犬病疫苗生產及銷售的同時,長生生物子公司所有產品已被暫停批簽發。除百白破聯合疫苗、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被責令停產外,公司其他產品將採取全面自主停產,進行全面、徹底的整改。

股票被ST後,公司股價仍舊保持下跌態勢,2018年7月16日至2018年8月29日公司連續32個交易日跌停,創下最長A股連續跌停紀錄。包括中信保誠基金在內的多家基金給出長生生物0元估值。儘管在多家基金給出0元估值後公司股價一度連續多日上漲,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僅僅是杯水車薪。截至11月16日,公司股價相較公司疫苗事件曝光前已下跌超八成,市值縮水200億元。

11月16日,滬深交易所發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並同時發佈經修訂完善的《股票上市規則》、《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等規則,在原來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大領域基礎上,進行了類型化規定,明確4種證券重大違法退市情形,即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新規發佈的同一天,深交所對外通報,由於長生生物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當天已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公司股票自11月19日起停牌。

否認“人去樓空”否認破產重組

ofo年內發13則澄清公告

■本報記者 李喬宇

當一場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1月30日,ofo小黃車官方微博發佈了電影《燃點》的定檔預告,在這部影片預告中,ofo創始人戴威談到:“騎車有上坡和下坡,創業也是,上坡的時候很艱難,但你會發現你一直在進步。”

據瞭解,《燃點》啟動拍攝的時點在2017年。2017年恰逢共享單車元年,ofo等共享單車平臺正成為投資界眼中的黑馬備受資本青睞。彼時,戴威自然有自信談論ofo的上坡與進步。但資本的青睞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放在當下時點,ofo的處境是“上坡”還是“下坡”或許會存有爭議。

ofo境況的轉變是從天氣轉冷開始的,從其官方微博即可略窺一斑。據《證券日報》記者粗略計算,截至2018年12月2日,ofo今年以來在微博上共計發佈了多達13則澄清公告,其中5則發佈於今年的第四季度。

在早期的澄清公告中,資本運作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的前3季度,ofo否認過合併、否認過被收購,否認過與滴滴的談判接近尾聲。而到了今年第四季度,市場對於ofo的關注重點則變為了其能否繼續“活下去”,四季度中,ofo否認過創始人戴威讓位、否認過“人去樓空”、否認過破產重組。

是什麼讓ofo的地位由曾經被譽為“新四大發明”之一變到如今的岌岌可危?或許市場的悲觀預期、媒體的負面報道以及消費者恐慌性集體退押金的行為均加重了ofo的危機。但ofo的隱疾或許早在其意氣風發之時有所顯現。

一方面來看,在文初提及的《燃點》預告中,ofo工作人員就已談到“我們的車過了兩個月就非常難騎了”,戴威亦坦言,“人工成本的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談到,共享單車行業季節性較強,使用頻率又要視天氣而定,本身就不是一門好生意。

如今時過境遷,ofo的種種隱疾集中爆發,曾經的天之驕子亦跌落神壇。戴威日前亦在公開信中談到,“哪怕跪著也要活下去”。但如果問到,未來ofo將何去何從,恐怕連戴威本人也無法回答。他曾談到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所以我們看到了ofo對於區塊鏈的嘗試,對於車身廣告以及app廣告的探索,以及與網貸平臺等金融機構的合作。但是這些能否真正解決ofo的燃眉之急恐怕還要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戴威亦曾用“冬天”來形容ofo當下的處境,“冬天已經來臨,風雪亦將隨至”,“寒冬和黑暗就無法將我們打倒”。

距離2019年立春,還有64天。

首隻“面值退市股”

中弘運轉8年終將謝幕A股

■本報記者 黃群

不出意外,12月27日將會是中弘退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隨後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從2010年借殼ST科苑上市,到如今因面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而退市,中弘退的A股生命週期維持了八年。作為史上首隻“面值退市股”,中弘退的謝幕註定給資本市場留下一堆話題。

回顧中弘退公告,公司在2017年年報中已經進行了業務風險提示,主要是御馬坊項目和夏各莊項目出現重大變化。中弘退當時稱,2017年公司房地產業務受到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特別是受北京商辦項目調控政策的影響,公司御馬坊項目和夏各莊項目銷售停滯,且2016年度已銷售的御馬坊項目在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大量退房,其他區域項目與上年同期相比銷售收入也大幅下滑,導致公司的2017年房產銷售收入大幅下滑。同時,公司所屬境外公司2017年虧損較大。

另一個重磅利空則是如意島項目生變。2018年3月9日,中弘退突發公告,披露由公司開發的海南如意島項目暫停施工,原因是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於2018年1月5日下發通知,對包括如意島項目在內的轄區內所有填圍海項目實施暫停施工、暫停營業的“雙暫停”。據悉,中弘退當時擁有如意島項目的權益比例為100%,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129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實際已投資金額44.9億元。隨後,中弘退開始陸續出現債務逾期。

在此背景下,中弘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棟相繼發佈減持計劃。在2018年的2月份和3月份,齊魯證券資管計劃、招商財富資管計劃、國都證券資管計劃先後披露將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更為糟糕的是,上市八年時間裡,中弘退通過4次高送轉迅速放大了股本。經過多次累積,公司總股本由剛借殼時的5.62億股迅速擴大至目前的83.91億股。股本的急速放大,攤薄了公司股價,並直接導致公司退市。

中弘退開始嘗試自救。在經歷了與港橋集團、新疆佳龍、加多寶等重組失敗後,國厚資產最終接管了公司的生產經營,但這已經無法阻止公司股價的持續下跌。自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退的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觸發了退市條款,公司最終被監管部門判令退市。

最新消息顯示,截至11月28日,中弘退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88.25億元(近期公司及子公司償還了部分利息),全部為各類借款。公司目前正在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並且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此外,公司原定於2018年11月16日上午10:00召開的首次債權人大會將延期舉行,具體召開時間另行通知。

18億元資金疑與格力經銷商有關

董明珠入股銀隆再續造車夢

■本報記者 張文湘

董明珠也許從未預料到,她的“造車之旅”會給她帶來如此多的麻煩。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內鬥”一事最近又有了新的進展。近日,銀隆新能源創始人孫國華向媒體提供了多份材料,上述材料對董明珠頗為不利。同時,孫國華也就董明珠收購銀隆新能源資金來源等事件發表了看法。

孫國華對媒體表示,董明珠持有銀隆新能源17.46%的股份,共需出資金額達到23.4億元,董明珠最初投資了10億元資金,其中7.5億元來自格力電器的經銷商。有媒體調查認為,董明珠投資銀隆新能源的資金中,可能有18.5億元與格力經銷商產生了聯繫。

孫國華還透露,銀隆新能源此前簽訂了200億元的合同,“絕大多數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採購,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產線,格力電器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然後賣給銀隆”。孫國華認為,代銀隆新能源採購的好處,主要是延長了賬期,緩解了銀隆新能源的資金壓力。

受到孫國華持續指責的同時,董明珠還要為銀隆新能源利益侵佔一案繼續“操心”。此前,銀隆新能源指控孫國華、魏銀倉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目前,該訴訟仍未有最終的定論。

銀隆新能源稱,魏銀倉持股公司銷售車輛做融資租賃後,未能支付貨款,導致銀隆新能源子公司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該案涉案標的總額約為2.58億元;魏銀倉一方與銀隆新能源曾做債務轉讓和債權債務抵消,但未獲華融國際書面同意,致華融國際仍向銀隆新能源催收款項,涉案標的約為4.16億元;另外,魏銀倉、孫國華方將專利轉讓予銀隆新能源過程中,曾出現專利重新評估增值9500萬元,並用資金往來衝抵免除債務,涉案標的約為1.07億元。

即便上述事件最終得以妥善解決,銀隆新能源的最終經營走向,仍讓董明珠頭痛不已。董明珠入股之後,銀隆新能源開始大舉“跑馬圈地”。媒體報道稱,不到一年時間,銀隆新能源在成都、蘭州、南京、天津、洛陽、攀枝花等多地共計簽署11個新建產業園區,累計總耗資就超過8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銀隆新能源採用了鈦酸鋰電池技術,而由於能量密度較低,鈦酸鋰電池技術被行業普遍“唱衰”。在採用“非主流”技術路線的情形下,銀隆新能源大舉投資能否最終獲利,也引起了行業的普遍關注。

董明珠被譽為是中國最傑出的企業家之一,在她的帶領下,格力電器一路“披荊斬棘”,成就瞭如今的空調行業霸主地位。如今董明珠深陷旋渦,其能否力挽狂瀾靜待時間揭曉。

緊急仲裁結果出爐

FF融資難繞開恆大

■本報記者 向炎濤

法拉第未來(簡稱FF)對恆大發起的新一輪緊急仲裁結果出爐。11月29日,恆大健康發佈公告稱,旗下子公司時穎收到緊急仲裁結果,緊急仲裁員全面駁回合資公司(FF方面)提出的剝奪時穎對合資公司的資產抵押的申請。

對此,FF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恆大健康公告內容涉嫌斷章取義和片面解讀緊急仲裁裁決書。FF本次進行的緊急仲裁訴求將轉至即將成立的主仲裁庭進行判定。

該FF內部人士透露,根據FF收到的香港國際仲裁庭就解除恆大健康對FF資產保全的緊急救濟申請結果,主仲裁庭將在1-2周內成立。“FF對本次仲裁結果表示尊重和歡迎,並對最終的主仲裁結果充滿信心。”

而接近恆大的人士則對外表示,緊急仲裁結果一清二楚。首先,仲裁庭全面駁回了賈躍亭再次提出的剝奪恆大資產抵押權的緊急申請;其次,判決由賈躍亭承擔此次仲裁費用及恆大律師費共計830萬港元。

11月12日,FF再次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解除恆大健康對FF的資產抵押權。FF稱,在FF獲得金融機構資產融資的情況下,恆大健康再次違約拒絕解除對FF的資產保全。

“此前,恆大健康惡意違約拒絕解除對FF資產的保全,致使FF短期內無法實現通過資產抵押貸款獲得融資的目標,直接打亂了FF的資金規劃,導致公司出現暫時現金流困難。根據原始投資協議,一旦FF找到金融機構進行債權融資,恆大健康就應無條件解除資產保全。”前述FF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0月25日,恆大健康公告第一輪緊急仲裁結果稱,仲裁員駁回了FF方面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並於較早駁回FF方面突然提出的解除時穎資產抵押權的新申請。彼時,FF方面獲得至多不超過5億美元的臨時融資權,且恆大方面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

有法律方面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產保全期間將影響到公司的債權融資,同時對增資擴股也會有影響。“最關鍵的是,誰會參與資產被保全凍結公司的融資?搞不好錢打水漂,資產被執行劃轉,這也是為什麼FF一直要提起仲裁希望解除恆大對FF的資產保全的原因。”

“FF一方面繼續推動解除恆大方面對公司的資產保全,另一方面也在美國投行Stifel的協助下,與全球多方不同背景的投資人洽談,大力推進已經勝訴的5億美金的融資計劃,保障FF91的量產工作向前推進。”FF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