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強偵察機剛靠近中國就“犯毛病”,幸虧逃得快沒重蹈覆轍

空軍 偵察機 武器 無人機 高峰軍事觀察 2017-06-07

全球鷹無人機,是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該機身型龐大、翼展超過波音737客機,球狀機頭將直徑達1.2米的雷達天線隱藏了起來。“全球鷹”飛行控制系統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可自動完成從起飛到著陸的整個飛行過程。全球鷹機載燃料超過7噸,最大航程可達26000千米,自主飛行時間長達41小時,可以完成跨洲際飛行。可在距發射區5556千米的範圍內活動,可在目標區上空18288米處停留24小時。
美最強偵察機剛靠近中國就“犯毛病”,幸虧逃得快沒重蹈覆轍

“全球鷹”可同時攜帶光電、紅外傳感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裝有1.2米直徑天線的合成孔徑雷達能穿透雲雨等障礙,能連續的監視運動的目標。2001年11月,美軍首次將“全球鷹”投入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行動。在阿富汗戰爭中,“全球鷹”無人機執行了50次作戰任務,累計飛行1000小時,提供了15000多張敵軍目標情報、監視和偵察圖像,還為低空飛行的“捕食者”無人機指示目標。

軍事專家指出,在對手反導防空能力不可忽視的前提下,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優秀的性能為美軍的偵察實力做出了最安全的提升。基於對全球鷹無人機的實戰應用信心,從2014年開始美軍開始在駐日美軍基地開始部署這款神祕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以獲取中俄等國家的軍事動態情報。據信美在東北亞的兩個盟友也已經逐步裝備該型無人偵察機。美最強偵察機剛靠近中國就“犯毛病”,幸虧逃得快沒重蹈覆轍

對於美軍來說,全球鷹無人機將與全球覆蓋的偵察衛星體系和既有的海空軍有人偵察機一起,多維立體的蒐集假想敵國家的情報信息。但是在東北亞部署的全球鷹無人機首次對華偵察任務就出了毛病。美華盛頓自由燈塔報2015年曾經報道,一架全球鷹高空偵察機,在抵近中國某島時突然遭遇電子干擾並差點失控,最後才勉強逃離。

美媒指出,中國的電子戰實力與美國比尚有差距,但是要想俘獲一架全球鷹無人機並非不可能。況且美軍無人偵察機的神話早已經被伊朗打破了。2011年12月,伊朗曾利用電子戰技術俘獲一架美軍RQ-170“哨兵”無人偵察機。伊朗方面稱,當時伊朗軍方技術人員成功侵入這架RQ-170“哨兵”無人機的控制系統,更改導航程序,“誘騙”飛機在伊朗境內降落。美最強偵察機剛靠近中國就“犯毛病”,幸虧逃得快沒重蹈覆轍

很顯然中國在電子戰領域的實力要遠比伊朗更強,幸虧逃得快沒重蹈覆轍。這次冒險的任務試水令美明白,不是所有的空域都適合全球鷹無人機。在技術上全球鷹要比RQ-170更先進,一旦被中國像上次伊朗那樣“全身全尾”的俘獲,其技術損失將在中短期難以彌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