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新中國成立後,天山南北百廢待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將士做出了永垂史冊的貢獻。1954年10月,新疆生產部隊集體轉業,正式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分赴全疆各地披荊斬棘,投身經濟建設,從此揭開了開發祖國大西北的壯麗篇章。

進駐伊犁河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是一支以轉業軍人為骨幹,由支邊青年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勁旅,為開發建設“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勳,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讚。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導演張加毅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隨後,張加毅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河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4團“可克達拉”作為外景地,這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了13個民族的軍墾農場。20歲的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田歌被挑選為紀錄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熱火朝天,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浩浩蕩蕩割葦墾荒。他們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團結的壯麗畫卷。

聽聞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給女兒起名,張加毅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影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這個女嬰就是古麗娜爾。

古麗娜爾給了張加毅電影的靈感,但是主題曲的靈感到了初夏時節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張加毅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塔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新中國成立後,天山南北百廢待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將士做出了永垂史冊的貢獻。1954年10月,新疆生產部隊集體轉業,正式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分赴全疆各地披荊斬棘,投身經濟建設,從此揭開了開發祖國大西北的壯麗篇章。

進駐伊犁河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是一支以轉業軍人為骨幹,由支邊青年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勁旅,為開發建設“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勳,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讚。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導演張加毅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隨後,張加毅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河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4團“可克達拉”作為外景地,這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了13個民族的軍墾農場。20歲的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田歌被挑選為紀錄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熱火朝天,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浩浩蕩蕩割葦墾荒。他們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團結的壯麗畫卷。

聽聞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給女兒起名,張加毅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影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這個女嬰就是古麗娜爾。

古麗娜爾給了張加毅電影的靈感,但是主題曲的靈感到了初夏時節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張加毅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塔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詞作者張加毅。

張加毅和田歌忙上前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歌?”“我們在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可克達拉草原幸福的明天。”小夥子們大笑著回答。張加毅對田歌說:“靈感來啦!眼前這邊疆兒女真情實感的場面不正是我們主題歌的基調嗎?”

田歌當即挑戰式地反問:“張導,如此美景你敢寫詞嗎?”張加毅說:“小田歌,你等著!”兩人立馬打道回府,一路上,張加毅的腦海裡閃現的全是剛才所見的那一幕美景,他一邊騎馬一邊琢磨歌詞,並下意識從上衣口袋摸出個空煙盒,用鉛筆頭在上面簡單記下“夜色、美麗、彈琴、姑娘、明天、美好”等關鍵詞,回到地窩子僅用半小時便寫出了一首歌詞。

拿到歌詞,田歌反覆唸叨,可就是不發表意見。張加毅心裡有些發毛,以為是歌詞寫得不好,就急切催問道:“田歌,你好歹表個態,歌詞到底行不行?”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新中國成立後,天山南北百廢待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將士做出了永垂史冊的貢獻。1954年10月,新疆生產部隊集體轉業,正式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分赴全疆各地披荊斬棘,投身經濟建設,從此揭開了開發祖國大西北的壯麗篇章。

進駐伊犁河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是一支以轉業軍人為骨幹,由支邊青年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勁旅,為開發建設“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勳,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讚。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導演張加毅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隨後,張加毅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河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4團“可克達拉”作為外景地,這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了13個民族的軍墾農場。20歲的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田歌被挑選為紀錄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熱火朝天,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浩浩蕩蕩割葦墾荒。他們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團結的壯麗畫卷。

聽聞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給女兒起名,張加毅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影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這個女嬰就是古麗娜爾。

古麗娜爾給了張加毅電影的靈感,但是主題曲的靈感到了初夏時節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張加毅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塔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詞作者張加毅。

張加毅和田歌忙上前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歌?”“我們在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可克達拉草原幸福的明天。”小夥子們大笑著回答。張加毅對田歌說:“靈感來啦!眼前這邊疆兒女真情實感的場面不正是我們主題歌的基調嗎?”

田歌當即挑戰式地反問:“張導,如此美景你敢寫詞嗎?”張加毅說:“小田歌,你等著!”兩人立馬打道回府,一路上,張加毅的腦海裡閃現的全是剛才所見的那一幕美景,他一邊騎馬一邊琢磨歌詞,並下意識從上衣口袋摸出個空煙盒,用鉛筆頭在上面簡單記下“夜色、美麗、彈琴、姑娘、明天、美好”等關鍵詞,回到地窩子僅用半小時便寫出了一首歌詞。

拿到歌詞,田歌反覆唸叨,可就是不發表意見。張加毅心裡有些發毛,以為是歌詞寫得不好,就急切催問道:“田歌,你好歹表個態,歌詞到底行不行?”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曲作者田歌。

“好!好!詞作家,請你先退場,容我來試試看吧。”也就40分鐘,田歌喊道:“張導,請你洗耳恭聽。”隨即抒情地拉起小提琴,演唱起“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張加毅乍聽,感覺曲調過於柔和,但經田歌動情地連拉帶唱了四五遍,越發覺著好聽……忽然,窗外傳來陣陣喝彩聲——原來是幾個兵團戰士在窗外偷聽,不約而同一起鼓掌歡呼。

《草原之夜》就這樣誕生了,情感細膩的《草原之夜》像一泓清泉,迴盪在西部邊陲月白風清的夜晚;更像一股奔放的暖流,撥動著每一個詠唱者的心房。它激勵無數軍墾戰士去屯墾戍邊、建設邊疆、保衛邊疆。1990年6月,歌曲《草原之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著名東方小夜曲”,後來被編入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材,後來被李雙江、閻維文、蔣大為、騰格爾、刀郎等人翻唱。

“我愛聽《草原之夜》,但是唱的次數並不多,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剛入黨時,有一次黨支部活動前,有人哼起這首歌,我就跟著唱,最後變成了黨支部所有黨員一起合唱,一首歌讓我們忙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光。”古麗娜爾說。

《草原之夜》刀郎

從《草原之夜》誕生的1959年至今,60年過去了,電影裡襁褓中的古麗娜爾已經成為了退休職工,小時候在可克達拉,她跟父母住地窩子和蘆葦房;結婚後,她和丈夫在連隊打土塊建房子;孩子出生後,他們住在磚混結構的房子;如今,她住進了樓房,和兒孫生活在一起,有退休金,看病有保障,她覺得很滿足。

"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新中國成立後,天山南北百廢待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將士做出了永垂史冊的貢獻。1954年10月,新疆生產部隊集體轉業,正式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分赴全疆各地披荊斬棘,投身經濟建設,從此揭開了開發祖國大西北的壯麗篇章。

進駐伊犁河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是一支以轉業軍人為骨幹,由支邊青年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勁旅,為開發建設“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勳,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讚。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導演張加毅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隨後,張加毅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河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4團“可克達拉”作為外景地,這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了13個民族的軍墾農場。20歲的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田歌被挑選為紀錄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熱火朝天,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浩浩蕩蕩割葦墾荒。他們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團結的壯麗畫卷。

聽聞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給女兒起名,張加毅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影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這個女嬰就是古麗娜爾。

古麗娜爾給了張加毅電影的靈感,但是主題曲的靈感到了初夏時節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張加毅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塔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詞作者張加毅。

張加毅和田歌忙上前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歌?”“我們在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可克達拉草原幸福的明天。”小夥子們大笑著回答。張加毅對田歌說:“靈感來啦!眼前這邊疆兒女真情實感的場面不正是我們主題歌的基調嗎?”

田歌當即挑戰式地反問:“張導,如此美景你敢寫詞嗎?”張加毅說:“小田歌,你等著!”兩人立馬打道回府,一路上,張加毅的腦海裡閃現的全是剛才所見的那一幕美景,他一邊騎馬一邊琢磨歌詞,並下意識從上衣口袋摸出個空煙盒,用鉛筆頭在上面簡單記下“夜色、美麗、彈琴、姑娘、明天、美好”等關鍵詞,回到地窩子僅用半小時便寫出了一首歌詞。

拿到歌詞,田歌反覆唸叨,可就是不發表意見。張加毅心裡有些發毛,以為是歌詞寫得不好,就急切催問道:“田歌,你好歹表個態,歌詞到底行不行?”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曲作者田歌。

“好!好!詞作家,請你先退場,容我來試試看吧。”也就40分鐘,田歌喊道:“張導,請你洗耳恭聽。”隨即抒情地拉起小提琴,演唱起“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張加毅乍聽,感覺曲調過於柔和,但經田歌動情地連拉帶唱了四五遍,越發覺著好聽……忽然,窗外傳來陣陣喝彩聲——原來是幾個兵團戰士在窗外偷聽,不約而同一起鼓掌歡呼。

《草原之夜》就這樣誕生了,情感細膩的《草原之夜》像一泓清泉,迴盪在西部邊陲月白風清的夜晚;更像一股奔放的暖流,撥動著每一個詠唱者的心房。它激勵無數軍墾戰士去屯墾戍邊、建設邊疆、保衛邊疆。1990年6月,歌曲《草原之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著名東方小夜曲”,後來被編入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材,後來被李雙江、閻維文、蔣大為、騰格爾、刀郎等人翻唱。

“我愛聽《草原之夜》,但是唱的次數並不多,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剛入黨時,有一次黨支部活動前,有人哼起這首歌,我就跟著唱,最後變成了黨支部所有黨員一起合唱,一首歌讓我們忙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光。”古麗娜爾說。

《草原之夜》刀郎

從《草原之夜》誕生的1959年至今,60年過去了,電影裡襁褓中的古麗娜爾已經成為了退休職工,小時候在可克達拉,她跟父母住地窩子和蘆葦房;結婚後,她和丈夫在連隊打土塊建房子;孩子出生後,他們住在磚混結構的房子;如今,她住進了樓房,和兒孫生活在一起,有退休金,看病有保障,她覺得很滿足。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天山網訊(記者王晶晶報道)在古麗娜爾·熱合曼的心裡,《草原之夜》是屬於她的,這首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紀錄片《綠色的原野》,而她是紀錄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著這首歌出生、成長,她的父親聽著這首歌將一生奉獻給了可克達拉。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可克達拉市東臨伊寧市,西接霍爾果斯市,南擁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脈,具有輻射中西南亞乃至東歐各國的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

在可克達拉市,人們都說,因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這座城市,所以這首歌屬於每一個和古麗娜爾·熱合曼一樣,熱愛、參與並見證著可克達拉鉅變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個月大的古麗娜爾和媽媽一起參加了電影拍攝,“我媽說就是因為我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加毅才選了我,紀錄片第一幕當中那個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說。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新中國成立後,天山南北百廢待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將士做出了永垂史冊的貢獻。1954年10月,新疆生產部隊集體轉業,正式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分赴全疆各地披荊斬棘,投身經濟建設,從此揭開了開發祖國大西北的壯麗篇章。

進駐伊犁河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是一支以轉業軍人為骨幹,由支邊青年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勁旅,為開發建設“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勳,贏得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讚。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籌拍大型彩色獻禮片。元旦之際,紀錄片《綠色的原野》導演張加毅率攝製組前往人民大會堂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王震將軍的親切接見,並指示他拍的獻禮片要著力謳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官兵屯墾戍邊艱苦創業,與各族兒女攜手共建邊疆的壯舉。

隨後,張加毅兩次進疆,最終選定伊犁河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64團“可克達拉”作為外景地,這在當時是一個聚集了13個民族的軍墾農場。20歲的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田歌被挑選為紀錄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達拉草原的萬人墾荒會戰熱火朝天,威武的軍墾戰士與各族兒女高唱革命歌曲,騎馬,坐爬犁,浩浩蕩蕩割葦墾荒。他們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團結的壯麗畫卷。

聽聞女工古麗巴哈在地窩子產下了愛女,並借用“可克達拉”給女兒起名,張加毅頓時眼前一亮,趕緊讓攝影師吳迪將初到人間的女嬰補入鏡頭,並當即將影片命名為《綠色的原野》,這個女嬰就是古麗娜爾。

古麗娜爾給了張加毅電影的靈感,但是主題曲的靈感到了初夏時節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張加毅和田歌分別騎馬來到遼闊無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絢麗迷人的場景:一抹晚霞斜倚天邊,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雲,一群年輕人正圍著熊熊的篝火將打來的獵物上架燒烤,其中一個小夥邊彈都塔爾邊縱情歌唱,其餘戰士則躺在馬爬犁上小憩。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詞作者張加毅。

張加毅和田歌忙上前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歌?”“我們在歌唱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可克達拉草原幸福的明天。”小夥子們大笑著回答。張加毅對田歌說:“靈感來啦!眼前這邊疆兒女真情實感的場面不正是我們主題歌的基調嗎?”

田歌當即挑戰式地反問:“張導,如此美景你敢寫詞嗎?”張加毅說:“小田歌,你等著!”兩人立馬打道回府,一路上,張加毅的腦海裡閃現的全是剛才所見的那一幕美景,他一邊騎馬一邊琢磨歌詞,並下意識從上衣口袋摸出個空煙盒,用鉛筆頭在上面簡單記下“夜色、美麗、彈琴、姑娘、明天、美好”等關鍵詞,回到地窩子僅用半小時便寫出了一首歌詞。

拿到歌詞,田歌反覆唸叨,可就是不發表意見。張加毅心裡有些發毛,以為是歌詞寫得不好,就急切催問道:“田歌,你好歹表個態,歌詞到底行不行?”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草原之夜》曲作者田歌。

“好!好!詞作家,請你先退場,容我來試試看吧。”也就40分鐘,田歌喊道:“張導,請你洗耳恭聽。”隨即抒情地拉起小提琴,演唱起“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

張加毅乍聽,感覺曲調過於柔和,但經田歌動情地連拉帶唱了四五遍,越發覺著好聽……忽然,窗外傳來陣陣喝彩聲——原來是幾個兵團戰士在窗外偷聽,不約而同一起鼓掌歡呼。

《草原之夜》就這樣誕生了,情感細膩的《草原之夜》像一泓清泉,迴盪在西部邊陲月白風清的夜晚;更像一股奔放的暖流,撥動著每一個詠唱者的心房。它激勵無數軍墾戰士去屯墾戍邊、建設邊疆、保衛邊疆。1990年6月,歌曲《草原之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著名東方小夜曲”,後來被編入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材,後來被李雙江、閻維文、蔣大為、騰格爾、刀郎等人翻唱。

“我愛聽《草原之夜》,但是唱的次數並不多,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剛入黨時,有一次黨支部活動前,有人哼起這首歌,我就跟著唱,最後變成了黨支部所有黨員一起合唱,一首歌讓我們忙碌一天的疲憊一掃而光。”古麗娜爾說。

《草原之夜》刀郎

從《草原之夜》誕生的1959年至今,60年過去了,電影裡襁褓中的古麗娜爾已經成為了退休職工,小時候在可克達拉,她跟父母住地窩子和蘆葦房;結婚後,她和丈夫在連隊打土塊建房子;孩子出生後,他們住在磚混結構的房子;如今,她住進了樓房,和兒孫生活在一起,有退休金,看病有保障,她覺得很滿足。

「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歌聲飄過70年」1959年:一首動聽的《草原之夜》,一座英雄的可克達拉城

左一為張加毅的妻子,中間為古麗娜爾的母親,右一為古麗娜爾。(圖/視頻受訪者提供)

可克達拉市宣傳片

伴隨著《草原之夜》,生活在繼續。一部藝術作品的魅力是無窮的。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歌者用飽含生命激情的歌喉演唱著《草原之夜》,那悠揚動聽的旋律在兵團人的心中托起了一塊精神高地。

2015年3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可克達拉市,實行兵團城市“師市合一”模式,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管理。

如今的可克達拉,像全國其他城市一樣:4G覆蓋、手機點單、掃碼支付,還有快遞小哥準時送達。現在的方便快捷,更像是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可克達拉市掛牌短短4年,這裡按照“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產興城”打造的“中亞溼島·交響夏都”城市品牌愈發閃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