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科幻小說 流浪地球 源代碼 芝加哥 more光影閒談 2019-05-21

今年初,國產科幻《流浪地球》狂攬46.5億,成為國內影史票房第二,也能為國產科幻的新起點。

影片雖然也遭到了不少關於其科學理論基礎的質疑,但觀眾對影片的喜愛,也說明有時候故事精彩與否遠比科學理論是否嚴謹更加重要。

輕科學理論搭載精妙絕倫的故事,這樣的科幻,更能得到觀眾的喜愛,就像今天more君將帶大家重溫的這部科幻經典——《源代碼》(豆瓣8.4)。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上尉本是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一名飛行員。

某天,他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輛行駛的列車上,周圍的環境十分陌生。而眼前叫做克里斯汀娜的陌生女人彷彿與他認識,像老相識一般與自己講話。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感到莫名其妙,他慌張的進了衛生間,讓他懵逼的是,鏡子裡的他,長著一張他從沒見過的面孔,他大腦一片空白。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從兜裡掏出身份證明,上面寫著他(這個身體)是一名叫做西恩的教師。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在他還沒有搞清楚狀況時,列車突然發生了大爆炸,一瞬間灰飛煙滅……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他再度醒來,發現自己被困在駕駛艙裡,眼前的屏幕上,有位女工作人員正在與他對話,她叫戈德溫。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不知道這是哪,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到這裡的,也不知道自己的戰友們現在怎麼樣,但還沒得到解答,他就再次被“送回去”了,並且被迫接了一個任務:8分鐘的時間裡找出炸彈的位置。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再次醒來,依然在這輛列車上,第一次經歷的所有場景他都再次經歷了一遍。

這一次,斯蒂文已經有了準備,他覺得這是軍方先進的虛擬模擬實驗,並且由衷讚歎虛擬環境的細節刻畫……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他開始執行自己的任務,並且成功在衛生間的通風口發現了炸彈。但並不擅長拆彈的他也無從下手。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尚未調查出誰是設置炸彈的罪犯,8分鐘到了,列車再次爆炸……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回到現實,戈德溫告訴他,今天早上在芝加哥的一輛列車上發生了一場爆炸,無人生還,也就是剛剛他所在的那趟列車。

肖恩是那趟列車上的一名乘客,已經身亡,現在斯蒂文的任務是回到肖恩的意識裡,在列車裡尋找設置炸彈的凶手,因為凶手今天還會有一波炸彈襲擊,除非在此之前找到他是誰。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還沒來得及弄明白,斯蒂文又被傳送了回了列車。

在調查中,他看到一個神態可疑的人下了車,他準備下車追。但經過幾次循環,他對克里斯汀娜也產生了好感,為了讓她免於爆炸而死,斯蒂文吻了她並帶她下車。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破釜沉舟追上嫌疑人,扭打在一起,但最終卻發現凶手並不是他。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在爭執中,斯蒂文被列車撞死。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他再度回到了現實。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屏幕外的領導向他解釋了工作原理:人的大腦有一個特性,有8分鐘的短期記憶軌跡,也就是說人死後,死前8分鐘的記憶能儲存在大腦裡,肖恩死後,斯蒂文進入到肖恩的記憶存儲中尋找凶手的身份,為現實中的抓捕行動提供凶手信息。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所以說,就算斯蒂文讓克里斯汀娜下了車,免於爆炸,但這只是虛擬數據而已,在現實中,她還是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而凶手即將在芝加哥市中心再次引爆炸彈,涉及兩千萬民眾。斯蒂文必須在此之前,找到凶手。

他只能繼續重複嘗試回到列車裡。

斯蒂文一邊調查凶手,一邊讓克里斯汀娜幫他上網查“斯蒂文上尉”的消息(當然,在克里斯汀娜眼裡他是肖恩)。

克里斯汀娜查到了,當她講給他聽時候,斯蒂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兩個月之前已經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他回到現實,難以置信地質問著戈德溫,他們看瞞不下去了,告訴了斯蒂文真相: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確實已經死了,不過大腦的一部分在技術條件下還在維持運轉,斯蒂文在所謂的“駕駛艙”裡可以活動手腳,這一切只不過是他大腦的主觀想象。當他說話時,只是顯示的一行行文字而已。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上級為了安慰斯蒂文,向他保證這次任務結束後,就讓他安息。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又經過幾次嘗試,斯蒂文終於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不過卻被意外反殺。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再次回到現實,斯蒂文將凶手的身份及新的作案地點等消息告訴了他們。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完成任務後,斯蒂文有了新的願望:他仍然想獲得安息,但是在死之前,他想回到列車上救下所有人的命。他不在乎對現實有沒有影響,他只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救下這些人。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現實中,通過斯蒂文給出的消息,警方抓到了犯罪嫌疑人,危險清除。

但對斯蒂文的承諾,上級卻食言了,並且想要清除斯蒂文的記憶後,再次用以“源代碼”項目。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對於上級的食言,戈德溫忍受不了,與斯蒂文的相處,也讓她對其產生了尊重與同情。

於是,她瞞著上級,與斯蒂文做了約定,讓斯蒂文最後一次回到列車,在8分鐘結束後,讓他死亡。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斯蒂文回到了列車上,經過多次重複,他已經對這些步驟比較熟悉了:他麻利地拆了炸彈;將凶手拷在火車上並報警;給戈德溫發了短信;給父親打了電話(以斯蒂文朋友肖恩的身份)。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最後,在整個車廂歡聲笑語中,斯蒂文吻了克里斯蒂娜,時間在這一刻停止……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戈德溫讓他安息了。

……

列車裡,停滯的時間開始繼續流動,斯蒂文明白了:從此,這將是一條新的平行世界線。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在這個世界裡,戈德溫收到了斯蒂文的短信,也確認了這個平行世界的誕生。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影片的設定很簡單,“大腦會儲存人死前的8分鐘記憶”,但故事卻編得十分精彩。重複回到同一個環境中,這種設定並不少見,像《土撥鼠之日》、《忌日快樂》等等。

豆瓣8.4:男子拆炸彈救了兩千萬人,直到被告知:倆月前你就死了

不過硬摳的話,這個設定還是有些漏洞的:“源代碼”項目用的是肖恩死前8分鐘的記憶,但記憶只是平面的而已,就像拍了一張櫃子的照片,你可以通過多次回看,甚至拿著放大鏡看,看上面的木質紋路,看上面的蟲蛀汙垢,但你沒辦法從照片中打開櫃子看裡面的東西。

這8分鐘記憶,像是第一視角的錄像片段一樣,你可以身臨其境一遍遍慢放、重播,但永遠看不到視野以外的地方,更不能讓錄像中的人物根據你的不同反應而自由調整反饋言行。

不過,作為一部輕科幻,還是以可看性為主,以上的原理討論,純屬娛樂,樂呵樂呵就得了,並且影片所側重的也並非這個所謂的科學原理,而在於故事本身,在於“源代碼”這個項目。

影片中男主一開始對這個項目是毫不知情的,甚至連自己已經死去的事實都被隱瞞。雖然項目的最終目的是拯救大量民眾,但誰又拯救主角呢,連自己死後的身軀與能否安息的選擇權都被剝奪,這又公平嗎?

群體利益大於個體利益,這點沒毛病,但是強迫他人犧牲個人利益從而成就群體利益,這是完完全全的耍流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