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濟淮”沿線考古 皖江文明史的再發現

考古 文物 長江 建築 陶器 精選熱點資訊 2018-12-18
“引江濟淮”沿線考古 皖江文明史的再發現

引江濟淮工程沿線文物考古進展順利,文物古蹟初見端倪,文物保護同步推進,只為呈現一河清泉水、一道風景線。

初冬時節,在細雨紛飛中,記者走近引江濟淮工程廬江段,遠遠地就望見上百輛工程車隆隆地來回運送土石,車轍歷歷在目,一條貫通南北的新河道初見端倪。 工程車緊張忙碌,繞過一個個巨大的“土墩”。廬江作為引江濟淮工程沿線文物點最為密集之處,這樣的土墩並不少見。與喧囂工地只有一壑之隔的土墩上,正是尚在進行發掘任務的考古現場。不聞隆隆的轟鳴聲,考古隊員安靜地一鏟一鏟地“剖析”這個藏有數千年曆史祕密的土層。在他們看來,這裡的一層淺土就是一段朝代或是一種文化。在工地現場的引江濟淮工程廬江段建管處綜合科科長吳邦亮說:“都說來引江濟淮工地會被震撼,其實震撼我們的,是這些考古工作者的專業、細緻、耐心。 ”

“這是一次全國考古界共同參與的大會戰”

——我省首次開展以我為主、多方合作的重大考古項目

“趕上好天氣,考古人加油幹。 ”楊墩遺址位於廬江縣柯坦鎮境內,是一個臺形遺址。來自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領隊餘飛正帶領著考古人員在進行探方佈置。皮膚黝黑、精神抖擻的餘飛說,“目前在遺址裡發現有柱狀遺存,這裡原先是不是有一些大型建築存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

和整個引江濟淮工程從全國調兵遣將一樣,駐紮在沿線文物點上的考古隊也來自全國各大知名高校與文物保護機構。“經過我們這段時間的發掘,發現這個遺址位於兩條古河道的中間。遺址旁邊還有一條人工開鑿的壕溝,連接兩條河道。 ”廈門大學副教授張聞捷所帶領的團隊負責三板橋遺址的發掘。從今年7月20日進場,團隊成員經歷了酷夏,即將進入寒冬,每天早晨6點半開始幹活,一天要在現場忙碌至少8小時。

“引江濟淮工程的施工時間是六年,但留給考古發掘的時間只有兩年。 ”安徽省考古所所長鄧峰介紹,此次重大考古發掘項目,安徽省考古所參考了南水北調工程與三峽水庫工程的文物保護做法,是我省首次以省內考古力量為主、開展多方合作,邀請國內具有考古資質的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等12所高校及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赴皖開展合作發掘,並邀請武漢大學作為第三方監理單位。

“這是一次全國考古界共同參與的大會戰。 ”來自河南大學的李溯源副教授介紹,河南大學與南京大學共同承擔兩個考古項目,同樣在盛夏時節進駐丁家畈遺址考古現場,已揭露面積4000平方米,20多名考古隊員和技工參與其中。 考古人的辛勤努力,收穫了諸多階段性成果。目前已經完成34處古遺址的勘探、3處古建築的測繪、6處古遺址的搶救性發掘,正在發掘的古遺址有16處。在考古文物修復庫房內,一排排清理出來修復一新的文物擺放在房間架子上。如廬江縣三板橋遺址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發現了可修復的瓷器、陶器和少量青銅器共計200多件,陶片200多袋。同時還發現了不少動物骨骼,比如鹿、牛、鳥和少量的馬。在其北墩採集的土樣中,還發現了稻穀的痕跡。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江淮地區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了。張聞捷介紹,這次發掘,考古界見到了全新的器物和器形,著實令人興奮。

“不和文物部門爭空間、搶時間”

——工程建設者與沿線居民的支持,讓考古工作進展順利

引江濟淮工程,造福百姓民生,沿線村民為大工程讓路。而面對沿線數量眾多的文物,整個工程也為考古發掘讓出時間與空間。 “不和文物部門爭空間,不和文物部門搶時間。文物保護人人有責。 ”吳邦亮說,這是所有工程建設者的自覺認識。

引江濟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一號工程,而引江濟淮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工程進展提前進場、全面展開。河道全面開挖時,有800輛工程車同時進場,為了建設者和考古人都能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降塵措施很到位。大部分前期已經完成勘探的考古點,都在施工方之前提前進駐考古隊,一部分考古發掘和施工同時進行的區域,施工車隊均繞過考古現場進行作業,先民們曾居住的“臺墩”高高矗立,似乎已然呈現在眼前。

與考古隊員們從酷暑到寒冬堅持至今的還有另一群人,他們是鄉村志願者。他們在考古隊的指導下做篩土、搬運等工作,樂此不疲。志願者周元韻是當地村民,雖然已經在工期之前隨同大家搬遷,但他仍然十分留戀家鄉的這片土地,他參加了考古隊的志願者隊伍,這是他熱愛家鄉的一種表達:“我們就曾住在遺址的周圍,祖先們曾經在這裡生活,我感到驕傲。 ”而在參與了考古發掘之後,周元韻說自己大開眼界,除了驕傲,還多了一份對文物的理性認識,能學習到文物知識、文物保護的理念與方法。回家之後,他也常常將自己實踐所學傳播給其他村民們。 工程建設者與沿線居民的支持,讓考古工作進展順利。目前的考古進度為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提供了時間保障。

“一河清泉水,一道風景線”

——沿線文物保護、合理利用開發,值得期待

先人臨水而居,平地起高臺,這是一幅壯觀而詩意的景象。數千年之後,我們是否能將珍貴的文化遺存保留下來、展示出來?是否能重現這種詩意生活場景、怎樣重現?

在江淮地區,臺形遺址的分佈非常密集,特別是江淮中部到西部地區,相比較東部,臺形遺址不僅數量多,而且捱得近。餘飛介紹,臺形遺址經歷的主要年代是西周時期,據文獻記載,當時的周人為了掠奪南方的青銅資源,需要開闢由南向北運輸的通道。廬江縣所在的長江流域一帶就在這條重要通道上。為了保證通道暢通,周人曾多次大規模征伐淮夷,而臺墩中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周人在逐步南進過程中設置的區域。

據介紹,淮夷是商周時期生活在我國東部的黃淮、江淮一帶的古少數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東、河北等地,稱東夷,後來其中一部分逐漸南遷至淮河流域一帶定居,被稱為淮夷。此前學界對淮夷大型聚落的發掘幾乎沒有,這次發掘對淮夷的族群構成、分佈、文化面貌、生活形態的瞭解更加清晰。不僅如此,安徽地區的江淮之間,尤其靠近長江流域的皖南地區對於臺形遺址的發掘也非常少,臺墩的結構、性質、文化序列、面貌尚不清楚,對引江濟淮沿線文物點的考古發掘,預計在2021年可完成並提交考古發掘報告。

安徽省考古所所長鄧峰認為,這一重大考古項目,有望獲得大批考古成果、填補安徽的學術空白,將帶來一次學術研究的高潮,推動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文明研究。與此同時,考古學界與文化主管部門也在思考,如何在“一河清泉水”邊呈現“一道風景線”——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存不能只收納在庫房中,應當通過積極有效的方式展現給大眾,成為河岸邊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成為文化旅遊項目的典型案例。 無論是建設者,還是考古人,他們今天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基於對水的深刻認識:擇水而居的先民,在河道沿岸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如今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的巨大工程同樣是為了潤澤這片土地、造福百姓民生,並將載入新的史冊。這片考古人與建設者為之努力、為之奉獻的水域,終將成為一道嶄新的風景線。(晉文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