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考古 夏景宗 明朝 文物 桂臨塞上 桂臨塞上 2017-08-29

紅花渠第三集:高臺寺哀歌

其實這集桂臨塞上想叫:高臺寺哀歌的,又怕審核不過,只有說迷蹤了。

《高臺寺》

一山一河一城殤

一朝一夕一過往

一寺一渠一紅花

一方一處一迷茫

關於高臺寺,在銀川遺留高臺寺小區(在紅花渠內),高臺寺公交站(路邊甚遠),高臺寺逸夫小學的一對獅子,很多人只知道高臺寺的名稱,卻不知道高臺寺的確切位置。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桂臨塞上沿紅花渠從湖濱街口到新華街口,問了很多人,竟然不知道高臺寺遺址在哪裡。(其實過了這個橋東盡頭就是,不到一百米,只怪桂臨塞上沒看門牌,這條巷就叫高臺寺巷,文化東街斜對面)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雖然也知道大概範圍,但是,桂臨塞上想知道確切位置,回頭再找的時候,恰巧有對老人坐在紅花渠邊,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再問,結果老人給我指了這條夾巷子,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但是卻產生出新的疑惑。這個高臺寺是後來明代遷址重建的高臺寺了,也就是現在人們熟知的高臺寺,其實還有一個更早的高臺寺,是西夏李元昊時期建造的,在如今的掌政,西夏被滅後隨之荒廢,

園裡一位老人跟我說,據傳,高臺寺重建了三次,第一次建是西夏李元昊時期,建在掌政;第二次建在明代麗景園,第三次就是現在桂臨塞上尋找的位置,東門偏北紅花渠邊。這讓我十分意外,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說。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鳳翔園就建在高臺寺遺址上。除了巷名,其實鳳翔園名字裡也有端倪,只是桂臨塞上沒有察覺罷了。

傳說銀川古城建制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型,一種說是鳳型,不管哪種說法,都把高臺寺當做人或鳳的頭部。桂臨塞上傾向於鳳型,因為看高臺寺方向是偏離銀川城正東,在東北方向,卻高仰東望,一副展翅欲飛的形狀,要是人型的話就太過生硬了,就象是硬彆著頭的樣子。加上紅花渠在脖子的位置,要是人型的話莫非是上吊圖?李德明會這樣建城嗎?鳳型的話就好解釋了,一條綠帶繞鳳身,隨著鳳展翅飄飄欲飛,正是“鳳凰于飛”的絕佳註解。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這樓就在高臺寺的原高臺上建起的(東面)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這新建的樓屬於高臺寺西面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這是正中偏北的位置,在往北是湖濱中學的範圍。我問了幾個鳳翔園的老人,據他們形容,高臺寺之所以叫高臺寺,就是因為底座臺子高,足足六層樓那麼高(和現在這個煙囪差不多高),步步臺階而上,頂上週圍一圈房子,中間一個小廟。就是高臺寺。緊挨著的紅花渠岸堤也高出地面有兩層樓高。當時肯定是銀川城的最高點了,可想而知,當時站高臺上俯瞰銀川,綠帶繞遠,紅花遍地翻浪,佛塔林立是何等的壯觀氣派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可惜在土改的時候寺和岸堤都被鏟得徹底,填操場去了,不留一絲痕跡,估計小區裡這個土危房見證了當時的一切,一位老人還說起一位臺灣老闆來建學校考察了三次高臺寺,估計說的就是邵逸夫助建的逸夫小學了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變遷,使得高臺寺的蹤跡日漸模糊。紅花已逝,高臺不再,渠亦荒涼。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如果它會說話,我會仔細問問它有關高臺寺的一切。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紅花渠遊記第三集一寺一渠一紅花-高臺寺迷蹤

在高臺寺巷北的紅花渠邊,我發現了這個口子,這個現在的排水口會是最初的分水口嗎?

無論如何,高臺寺的迷蹤才剛剛開始,桂臨塞上會繼續尋找最初的高臺寺,因為我發現高臺寺的遷建和紅花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是第一次建的高臺寺在掌政,鳳型建制就更加清晰了,不知道為什麼會說是人型建制。

敬請關注桂臨塞上紅花渠第四集:一渠半城傾東門

銀川旅遊歡迎您!!

我在這裡等您!!

頭條獨家首發!!歡迎持續關注桂臨塞上師兄說系列!!謝謝閱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