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康熙 考古 清朝 中國古代史 國史講官 2017-04-02

摘要: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死後葬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300年後,陵墓慘遭盜掘,屍體被浸泡在水中,長達60年!

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康熙皇帝畫像

康熙是清朝入住中原之後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間擒鰲拜、平定三番之亂、收復臺灣,成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清朝初年百姓飽受戰亂,很多土地都荒廢了,人們流離失所,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康熙頒佈了“永不加賦”的命令,使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為後來的清朝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駕崩,第二年遺體葬入清東陵的景陵。景陵修建於康熙十五年,歷時五年才修建完工。位於清東陵昌瑞山東南一千米的位置,緊挨著順治皇帝的孝陵,是清東陵的第二座皇帝陵。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清東陵分佈圖

1928年,清東陵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盜墓大案,軍閥孫殿英率領工兵盜挖了慈禧、乾隆等帝后陵寢,因為在挖康熙景陵時,地下突然冒出大量黃水,孫殿英盜挖康熙墓才沒有成功。雖然躲過了孫殿英的魔爪,但是在1945年,景陵還是被盜了。

1945年,日本剛剛投降之後,河北遵化一帶的社會治安並不穩定,土匪、亂兵橫行。一些土匪將目光瞄準了清東陵的地下寶藏,9月份的時候,一夥300多人的土匪,挖開了康熙的景陵,將隨葬珍寶全部盜走。康熙皇帝和四位皇后的屍骨也被拖出棺材,隨意的扔在了地宮中,景象慘不忍睹。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康熙景陵

盜墓賊留下的盜洞口一直沒有被封,一直敞開著7年之久,直到1952年,清東陵文物保管所成立,考古人員進入地宮查看之後,才將盜洞重新封閉,並作出決定,禁止景陵地宮對外開放。1952年,考古隊員在景陵地宮見到了什麼,使康熙景陵地宮直到今天仍然密不開放?

李正老前輩從事考古工作多年,是1952年進入康熙地宮的考古人員之一,在他的回憶錄中記載了對康熙地宮的探查: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景陵地宮剖面圖

1952年,景陵石碑樓因為被雷電擊中起火,文化局派人前往查看,我也隨同前往,領導指示順便看一下皇陵地宮被盜的情況。我們到了清東陵之後,慈禧、乾隆陵墓的地宮都已經重新回填,所以只看了惠陵和景陵的地宮。下到景陵地宮的一共有三個人,遵化公安局局長、清東陵文管所鞏所長和我。

我們三人沿著盜洞爬進地宮,其他人都在外面拉著繩子,只要有不對勁就將我們拉出去。我們每人拿了一把手槍防身,一手舉著松明子,用繩子系下去的。洞口不大,第一道石門敞開著。第二道石門也是半開著的,頂門石都是錯位的,有一扇石門也是錯了位。第二個券裡開始出現積水,到膝蓋深。第三個券裡水就已經到了胸口,水冰涼得可怕。再往裡走就是停放棺材的後室,石門上有個洞,順洞往裡看,券裡全是水。水面與洞口平。所以停放棺材的後室未能進去,裡面的棺槨也未看到。1952年,考古隊持槍進入康熙地宮,被迫退出後,至今密不開放

進水後的地宮

由於地宮陰冷潮溼,加上積水太深,三人只得匆忙的退出了地宮。清東陵文物保管所為保護遭受過盜墓厄運的景陵地宮與其內康熙皇帝的骨骸,決定暫不對景陵地宮進行發掘。所以直到今天,康熙皇帝的屍體還泡在泥水之中,已長達60年之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