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抗日名將也抽大煙,但他用煙槍設了一計,而且日軍還真上了當

抗日戰爭 陸軍 中國近代史 歷史 八千里路雲和月 2017-07-17

這位抗日名將也抽大煙,但他用煙槍設了一計,而且日軍還真上了當

(電視連續劇《東方戰場》)

馬占山前腳剛撤離齊齊哈爾,一支日軍騎兵部隊就進了城,領頭的被稱為“小多門”,傳說他是多門師團長的親弟弟,但實際只屬於騎兵隊長一類的角色。得知馬占山所部已經撤離,他立即率騎兵出城追趕馬占山,想把這顆最值錢的腦袋也收入自己囊中。可是要追的話,總得有個目標,在城裡已經耽誤了時間,一出城也不知道馬占山究竟跑哪個方向去了。

不用急。在這方面,馬占山是很善解人意的。你不是不認道嗎,來來來,我給你指,連服務費都不用付——日軍前哨在路上撿到了一些可疑物品,只見裡面有手杖,有大煙槍,有各種各樣的煙具,把個“小多門”看得眼花繚亂。

隨隊漢奸認得,說這可能就是馬占山的私人物品。很顯然,逃命之人不可能帶很多東西。煙槍再好,也沒有性命來得重要,所以馬占山才只能沿路拋棄。這樣看來,馬占山在往哪個方向逃命應該很清楚了,“小多門”立刻打馬追去。可是他上當了。

我們說過,馬占山撤軍有很多道道,除了愛打回馬槍,掏人老窩外,他還喜歡佈疑陣,留伏兵。扔大煙槍的那個方向,與他撤退的方向正好相反,而且早已撒下大網。

這位抗日名將也抽大煙,但他用煙槍設了一計,而且日軍還真上了當

(電視連續劇《東方戰場》)

“小多門”並不清楚這一點。他倒是知道臨時指揮所被馬占山端掉的事,不過他機械地認為,這應該與他毫不相干:我是兵強馬壯的前鋒,不是兵力空虛的後方部隊,怕什麼呀?

考慮到馬占山的腦袋只有一顆,且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小多門”甚至拒絕了其他部隊的配合,自己帶著騎兵就攆了上去。

話說“小多門”帶著騎兵緊趕慢趕,總算追上了目標,不過不是馬占山本人,而是他麾下的騎兵團。騎兵團走得很慢,似乎還帶著輜重,怎麼看都不像一支擔任殿後任務的輕裝部隊。

“小多門”感到很意外:都說馬占山的部隊厲害,我看也就這樣吧,要是師團長早點重用我,小小江橋哪用得著打到現在。

“小多門”的部下顯然要更機警一些,趕緊提醒他,路邊有很多蘆葦叢,聽說馬占山極善用兵,要是在這裡藏一支伏兵的話,就麻煩了。

“小多門”深以為然,命令部隊停止前進,指揮機槍手對蘆葦叢進行掃射。打了一會,裡面什麼動靜也沒有。

這位抗日名將也抽大煙,但他用煙槍設了一計,而且日軍還真上了當

(電視連續劇《東方戰場》)

真是多慮了,此時“小多門”倒真有些瞧不起那個把老多門都弄得一籌莫展的馬占山了。他的心情彷彿當年華容道上的曹丞相:“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裡伏下一軍,如之奈何?”

這個既無謀又少智的馬占山,究竟有什麼可怕的呢?“小多門”揮隊繼續向騎兵團追去。這個剛剛在省城裡過足癮的殺人狂,準備再次完成對中國軍隊的屠殺。突然,在他的先頭騎兵跑過去後,蘆葦叢裡響起了衝鋒號,隨後一下子冒出許多人,且一個個赤膊上陣,怒目而視。

不是已經火力偵察過了嗎?關東軍騎兵部隊在黑龍江作戰的經驗還不多,他們不知道路邊的蘆葦叢往往又深又密,僅僅近距離地搜索或是掃射一下,猶如隔靴搔癢,根本奈何不了藏於深處的伏兵。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一寸河山一寸血》)

實體書《一寸河山一寸血》已出版上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