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抗日戰爭 楊振寧 杜聿明 杜致禮 陸軍 八桂風文化之窗 2018-11-29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崑崙碧血自千秋

——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文 | 岑路

題記:楊振寧博士曾飽含深情地說過:我的夫人杜致禮在廣西讀過書;我的岳母在廣西工作過;我的老丈人杜聿明曾經在崑崙關與日寇浴血奮戰。憑這些,我就該到廣西,尤其到崑崙關去看看。本文敘述的,就是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古戰場的詳細經過。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作者(左)陪同楊振寧(右)訪崑崙關古戰埸。

那是1994年秋的事了。

南國的天空,飄飄灑灑地給廣西大地拋下了無數雨絲。幾輛小車 ,從自治區首府南寧出發,沿著邕賓公路冒雨朝崑崙關疾馳。

其中一輛小車,正坐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博士及其夫人杜致禮,以及杜致禮的胞妹杜致廉。

楊振寧此次來桂 ,是應廣西大學之聘,作為該校名譽教授而來的。

此時,楊振寧凝視車窗外,望著雨中的山川、稻田。廣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他來說有著特殊的感情。

這次來桂,是他第一次踏上廣西這塊土地。對廣西他既熟悉又陌生。他對廣西的感情實在太深了。這種感情,最早應來自他的岳父杜聿明將軍。

追溯起來,那是抗戰時期的事了。1938年間,作為國民黨陸軍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率部駐防廣西全州。當時,楊振寧夫人杜致禮年紀尚小,便隨父母來到全州讀書。日寇入侵,杜聿明忙於軍務,杜致禮兄妹就全由其母曹秀清照管。當時,曹秀清和軍人家屬們也忙於做軍隊的後勤工作。她除了擔任“陸軍第五軍軍人子弟學校”校長外,還兼任“第五軍屬工廠”廠長。雖然,楊振寧夫人杜致禮在廣西這段時間是在戰事紛繁中度過的,但這裡,畢竟也留下了她不少兒時的回憶。

而更使楊振寧銘心刻骨的,是他的岳父杜聿明親自在廣西指揮了崑崙關戰役。這次戰役,是繼平型關、臺兒莊戰役之後的又一次大捷,震驚中外,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作為杜聿明佳婿的楊振寧,對岳父當年金戈鐵馬,在廣西指揮的這場戰役自然十分關注。但可惜數十年一直旅居海外,無緣一睹古戰場風貌。此次來到廣西,便毅然決定偕夫人作崑崙關之行。

小車在公路上繞了幾個彎,倏地,雄偉的崑崙關便展現在眼前。

待小車在山腳下停下時,坐在身旁的杜致禮輕輕地對楊振寧說:“到了,下車吧!”

楊振寧從凝思中回過神來,側身打開車門下了車。

這天天公也作美,待我們一行到達崑崙關時,雨也止了。

楊振寧下了車,抖去一路風塵,舉頭仰望著眼前的巍巍崑崙雄關,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他默默地記下了今天這個難忘的日子——1994年8月18日,並迅速打開微型攝像機,將崑崙關周圍景物一一拍下。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崑崙關,雄峙於群峰之間,四周重巒萬壑,谷深坡險,曲折盤紆,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1939年11月15日,侵華日軍憑藉海空軍做掩護,強行從欽州灣登陸,北犯南寧,進佔崑崙關,企圖切斷我華南國際交通線,實行封鎖政策。

其時,國民黨陸軍軍長、楊振寧岳父杜聿明奉命率部驅敵守關。而盤居於崑崙關的日軍,倚仗關隘險要,守備充分,更加之守關之敵乃日軍精銳“鋼軍”板恆師團第十二旅團,裝備精良。敵人分四個連隊,設防於邕賓公路的百里沿線上。飛機大炮,一應俱全。奪關之戰打響後,我軍民憑著誓雪國恥、收復失地的決心,兼旬苦戰,終於在12月31日全殲守關之敵,重創敵人王牌軍隊。當場斃敵旅團長中村正雄、第一聯隊長杉木吉之和阪田之一於陣前,其餘之敵大隊長、中隊長和小隊長皆大部喪命,約計殲敵4000餘人。崑崙關之役,使入桂之敵聞風喪膽,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日寇的威風。誠如杜聿明將軍後來寫下一首《崑崙關之役》詩中吟道:

北海風靡騎道士,崑崙月葬太和魂。

扶桑萬里櫻花節,夜雨千家數淚痕。

這首詩,寫出了崑崙關戰役之慘烈,杜將軍認為,那些死去的日本士兵同樣是戰爭的殉葬者,他們誰沒有父母妻兒?待到日本的櫻花時節,士兵死難家屬想起埋在異國土地上的兒子丈夫,只有伴著淅淅夜雨,“千家數淚痕”了。

杜聿明畢竟為一代儒將,頗有雅量大度,戰役結束,他除了將死去的日本士兵一一掩埋外,還將其旅團長中村正雄安葬好,並題寫了墓碑。儘管這位旅團長參加的是不義之戰,但杜聿明覺得這位日本軍官能打仗,是位“將才”,有資格與他交鋒。

楊振寧對岳父杜聿明當年在崑崙關譜下氣壯山河的一曲,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在登上崑崙關墓園入口處牌坊時,對著杜聿明的題聯“血花飛舞,苦戰兼旬,攻克崑崙寒敵膽;華表巍峨,揚威萬里,待清倭寇慰忠魂”尤感興趣,他站在對聯前凝思良久,最後,和夫人杜致禮及妻妹杜致廉在牌坊對聯前合了照。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血戰崑崙關

楊振寧及杜氏姐妹不顧年事已高,當他們登上崑崙關300餘級石階時,仍神采奕奕。一路上,楊振寧又談起初次見到杜聿明將軍的情景來:

楊振寧與杜致禮是1949年在美國結婚的。婚後二十多年來,楊振寧一直沒有見過這位作為將軍的岳父。全國解放後,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杜聿明被列為戰犯之一進了功德林監獄。在監獄裡杜聿明一直惦念著這位隻身漂洋過海的女兒。他後悔當年已經與女兒同行到了上海,卻偏偏為了替蔣介石賣命而退掉了去美國治病的飛機票。他詛咒自己為什麼對蔣介石盡到了責任,而卻對女兒失去了義務?他擔心女兒的前途,更擔心她的婚姻。後來,他聽說女兒在美國與西南聯大附中時的老師楊振寧結了婚,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1956年功德林監獄管理處宣佈可以與家屬聯繫,杜聿明迫不及待地給女兒寫了信。這封信,通過外交部再轉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女兒杜致禮手中。後來他得知女婿已成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時,非常高興,於是,即為楊振寧寫上一信,信中說道:“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

楊振寧接到信後,看了一遍又一遍,他覺得信的內容雖然不多,卻意味深長。他即拿過紙筆,給岳父回了一信,信的末句說:“我非常感謝您對我的關懷。”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為首批戰犯獲得特赦,杜夫人曹秀清便繞道從美國回到他的身邊。此時步入晚年的杜聿明,更思念和渴望見到自己的女兒和女婿。直到1971年楊振寧偕夫人回國講學,他的夙願終於得到了實現。那天楊振寧夫婦剛走下機艙,即與前來迎接的岳父見了面。楊振寧緊緊地握住岳父的手,只見岳父熱淚盈眶,百感交集,久久地凝視著他。

聽著楊博士的敘述,我們也深有感慨。此時,我們禁不住問他:“你初次見到岳父,對他印象如何?”楊振寧很直率地答道:“我初次見到他,覺得他談吐非凡,確有將軍氣度!”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楊振寧(左)與夫人杜致禮(右)。

楊振寧是位健談之人,一邊走,一邊興致勃勃地與我們交談著。

當登上山頂時,一座高達十餘米、狀如一把寶劍刺向藍天的紀念塔巍然矗立在眼前。此塔為紀念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而建,上有杜聿明題書“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楊振寧及杜氏姐妹在塔前駐足徘徊著。楊振寧對陪同的人員不無感慨地說:“和平時期,這裡風景秀美,可誰能想到,當年此處曾屍橫遍野啊!”

接著,他又走到塔東面鏤刻著密密麻麻陣亡將士名字的石碑前,輕輕地撫摸著碑上刻著的名字,然後久久的為當年灑血捐軀、勇戰外敵的將士行注目禮。

這時的天空,層雲越壓越低,似乎是代表英魂們向遠方的來客敘述當年抗擊日寇壯烈的場景……

隨後楊博士一行來到北峰之巔,這裡有座用花崗岩築成的六角紀念亭。亭中豎立著一塊杜聿明將軍撰寫的崑崙關戰役碑文。

杜致禮仔細地辨認著碑文,她知道這是父親和將士們用血和火鑄就的一塊豐碑。她深感欣慰的,是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這一段歷史,沒有忘記父親曾有過這輝煌的一頁!

她記得,杜聿明在功德林監獄寫個人《自傳》時,管理人員找他談話:

“你的《自傳》寫得不錯,可惜遺漏了一個重要事件。”

“什麼事件?”杜聿明疑惑不解。

“崑崙關之役,你怎麼不寫進去?”

杜聿明忙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管理人員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肯定了他在抗戰期間,尤其是在崑崙關戰役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杜致禮看完碑文後,緩緩轉過身來對旁邊的陪同人員說:“請你們幫我拓上這幅,讓我轉給我的兄弟姐妹們。”

當他們走出六角紀念亭時,縱目遠眺,崑崙群峰昂首挺立,小崑崙、涼傘山、仙女峰以及當年的六OO、六五三、四一一等高地歷歷在目。巍巍雄關不僅凝聚了中華民族抗戰的碧血,還激勵著中國人民振興民族的奮鬥精神。

歸途中,楊振寧及杜氏姐妹在小車中仍不斷地倚窗眺望著漸漸遠離的崑崙關。杜聿明將軍雖已作古,但登崑崙關卻是楊振寧及杜氏姐妹的心願。今天,他們終於了卻了這樁心事,巍巍崑崙永遠矗立在楊博士及杜氏姐妹心中,也永遠矗立在炎黃子孫們的心中。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作者本文參加崑崙關全國徵文比賽獲一等獎。圖為作者領獎時留照。

岑路|崑崙碧血自千秋——楊振寧博士憑弔崑崙關隨訪記

獲獎證書。

【編者按】“一關通鳥道,萬仞鎖螺峰。”崑崙關位於南寧市東北部,距市區50公里,為桂南地區通往桂中地區的咽喉。秦始皇統一嶺南時設關,宋代始建關樓,後歷代不斷重修重建。歷史上有不少名人和文人墨客為崑崙關題詩題聯。八桂風將於近期推出一期《崑崙關詩詞對聯選賞》,誠邀廣大朋友賜玉,請在下面“留言”處附上您的作品、姓名,期待大家的來稿,萬分感激。

本期編輯: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