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年長抗戰老兵離世 明日舉行遺體告別

抗日戰爭 農業 首飾 日本 看法新聞 看法新聞 2017-09-10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崔毅飛)9月6日凌晨0點50分,經歷了十四年抗戰的老戰士、最年長的抗戰老兵董濟民先生,由於心肺部功能衰竭,在北京離世,享年113歲。明天上午10點,董濟民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北京市東郊殯儀館舉行。

國內最年長抗戰老兵離世 明日舉行遺體告別

董希武先生手捧父親的照片,董濟民老人肖像照拍攝於2016年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崔毅飛

董老的兒子董希武先生對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說,父親一生歷經坎坷與磨難,希望父親的最後一程能走得體面、有尊嚴。

國內最年長抗戰老兵離世 明日舉行遺體告別

在董濟民老人的房間內,子女為老人高高懸掛的“壽”字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崔毅飛

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志願者王廣軍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2016年,志願者們為董老慶祝112歲生日,當時董老還給大家獻唱歌曲《松花江上》。明天會有10到20名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去為董老送行,並敬獻花圈。

國內最年長抗戰老兵離世 明日舉行遺體告別

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由國家頒發給董濟民老人的紀念章 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崔毅飛

董濟民老人生平

董濟民 男 生於1904年 河北樂亭縣小灘前門坊村人

18歲到長春王茗魁商店當學徒;

1931年在吉林加入東北義勇軍682團,幫寫文書;

1932年底隨軍隊進河北懷來,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3軍,任軍部文書;

1933年至1935年任63軍軍部少尉文書;

1936年至1937年隨部進河北高邑,升任中尉文書;

1937年七•七抗戰爆發時,隨部駐守河北高邑;

1938年隨部隊退經尉氏等地;

1939年抵漯河駐訓,後隨部南下至江西,參加贛北對日作戰,後轉入湖南邵陽91師任中尉軍需;

1940年調部入陝西城固補訓,後改任29軍當中尉軍需;

1941年至1942年隨29軍駐守陝西城固;

1943年隨部入河南對日作戰,任上尉軍需;

1944年調陝西漢陰整訓。同年經四川、貴州,移獨山,抗擊日本侵略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升任第4師第11團任少校軍需;

1945底隨部入錦州後,因不願參加內戰藉故退役;

1946年攜家眷來到北京;

1946年至1956年靠與他人合開小商鋪為生;

1956年參加公私合營。

1956年至1966年入中國進出口公司•北京畜產首飾分公司,歷任辦事員、工人;

1966年錯判為“歷史反革命分子”被遣送至河南臨潁縣參加農業生產,直至1971年摘帽;

1973年退休,後一直在北京安享晚年直至仙逝。

國內最年長抗戰老兵離世 明日舉行遺體告別

抗戰勝利70週年(2015年),董濟民老人佩戴國家頒發的紀念章、面向鏡頭行軍禮(董希武先生供圖)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