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手槍在外國人手裡怎麼也打不準,結果到了中國就成了神奇!

抗日戰爭 射擊 衝鋒槍 武器 熱血軍武 熱血軍武 2017-09-29

喜歡看抗戰劇的人應該經常能夠看到,無論是八路軍軍官還是游擊隊員,他們手中都會拿著一把盒子炮,中國人稱它為駁殼槍,匣子槍,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這把槍可以說在中國風靡了半個多世紀,但是駁殼槍由於尺寸大,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等問題,加上西方的很多槍械師用盡了各種方法來改進這一上跳問題,但效果不盡人意,所以一直不受西方國家的重視,可就是這帶有毛病的駁殼槍傳到中國後竟成了人們愛不釋手的槍戰神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把手槍在外國人手裡怎麼也打不準,結果到了中國就成了神奇!

原來中國人想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不僅解決了槍口上跳問題,並且還將它變成了全自動速射的掃射式手槍,就是持槍者右手持握駁殼槍,將槍調至速射檔,手心向上舉槍,伸向左前方扣動扳機,利用槍口的上跳作用使駁殼槍從槍手左前方掃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舉槍時從右前方掃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槍時恰好相反。

這把手槍在外國人手裡怎麼也打不準,結果到了中國就成了神奇!

駁殼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公斤,有單發和連發兩種射擊方式,配有裝彈量為10發和20發的兩種彈匣,每分鐘可射擊900發子彈,其有效射程在150米以內,槍套為木製,與槍把手相連接,作為槍托使用,這樣安裝了槍托的駁殼槍就可以當做衝鋒槍來使用。

這把手槍在外國人手裡怎麼也打不準,結果到了中國就成了神奇!對於盒子炮的情感,可以說中國人比其他人要更深,因為中國使用的盒子炮在數量上絕對超過任何一個國家,當年馮玉祥將軍甚至用駁殼槍裝備了一個手槍旅,並且每人配備兩把駁殼槍,一把大刀。

據估計在中國起碼曾有過40萬把以上的盒子炮,正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駁殼槍真正受歡迎是在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國出口軍火,而駁殼槍作為手槍則不在限制名單中,因此駁殼槍成為了武裝鬥爭的首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