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砍下的東北抗聯名將楊、陳、趙的頭顱,最長的62年才找回

抗日戰爭 趙尚志 楊靖宇 陳翰章 碧莜籽 2017-06-04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視頻裡主要講述了是如何尋找抗聯名將趙尚志頭顱的過程,在視頻中還提到找趙尚志頭顱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楊靖宇將軍及名將陳翰章的頭顱。

殘忍的日軍把將軍們的頭顱割下來,作為他們的戰利品,邀功請賞,加以炫耀。

一 楊靖宇將軍屍首18年後相聚

日本人砍下的東北抗聯名將楊、陳、趙的頭顱,最長的62年才找回

1940 年2月23日,楊靖宇將軍被日本人包圍之後壯烈就義,年僅35歲,日軍得到楊靖宇的屍體,用門板把楊靖宇的屍體立起來,拍了一張照片。隨後,將楊靖宇的遺體運到了醫院進行解剖,後發現他的胃裡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後,又叫一個偽軍將楊靖宇的頭砍下,放入木箱送到了通化市偽警察本部。1940年2月25日,日軍將楊靖宇的人頭在通化示眾了3天后,送到了新京(當時長春)關東軍司令部,放在二樓醫務科用藥水浸泡。

屍體被棄于靖宇縣保安村,後由於日軍司令官野昌德天天做惡夢,沒辦法只好又找回屍體安假頭安葬。

1948年,日軍投降後,為了找回趙尚志的頭顱,我黨的地下工作者收到消息,有幾個被日軍殺害的將軍的頭顱在被國民黨接管的長春醫學院的解剖學教室裡。

在長春開診所為掩護身份的劉亞光被派打入敵人內部,尋找頭顱。在一次夜間巡診時,他偷偷潛入醫學院的解剖學教室,仔細檢查後發現了教室還有一個十分隱祕的側室。劉亞光進去後看到了一個大型的廚櫃,裡面陳列的玻璃罐裡裝著的都是人的內臟標本,挨個查看之後,劉亞光找到了兩個大型標本罐,裡面各裝著一顆人頭,他再仔細一看,兩個標本罐上還貼有紙條,一個寫著楊靖宇,一個寫著三江好(即陳翰章)。

通過努力,終於將頭顱偷運出來。

1958年2月23日,楊靖宇將軍殉國18週年。在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園,楊靖宇遺體和遺首終於合二為一,舉行安葬儀式。

二 陳翰章將軍73年後身首合葬

日本人砍下的東北抗聯名將楊、陳、趙的頭顱,最長的62年才找回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被叛徒出賣戰死後,抗聯部隊士氣遭受了重創。

陳翰章作為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長帶領隊伍在日軍中間往來穿插,儘可能地運用靈活的戰略戰術消滅日寇,減少犧牲,但是這場戰爭的現實情況是孤立無援,沒有後方、沒有支援,註定是一場殘酷的戰爭。

面對抗聯隊伍人單勢孤,損失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陳翰章不得不將部下化整為零開展游擊戰。

12月8日早晨,陳翰章和十幾名戰士就被叛徒帶來的敵人包圍,掩護4名女戰士突圍,陳翰章與所部僅存的十幾名戰士與百倍之敵的日軍展開生死決戰,最後只剩下陳翰章孤身一人與敵人對峙。

戰鬥到最後,陳翰章的右手和胸部中槍,日軍用刺刀剜出了他的雙眼,將他的舌頭割去,陳翰章鮮血流盡,英勇犧牲,年僅27歲。

日軍將陳翰章的頭顱砍下帶走。日軍將沒有頭顱的陳翰章遺體用洋鐵皮做的棺木送回了半截河屯,村民為陳翰章建了一座墓。

2013年6月13日,陳翰章的遺首在故鄉敦化章烈士陵園舉行了“身首合葬”儀式。在莊嚴的國際歌聲中,禮兵在將軍的靈柩覆蓋上了黨旗、國旗。這位傳奇抗聯將領,終於在犧牲73年後獲得了安息。

三趙尚志將軍62年後身首合葬

日本人砍下的東北抗聯名將楊、陳、趙的頭顱,最長的62年才找回

在東北抗聯的歷史上,有“南楊北趙”一說,南楊是指楊靖宇,北趙指的就是趙尚志。

趙尚志28歲時,就曾身兼四大職務: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及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校長。

1942年2月12日,從前蘇聯返回東北的趙尚志被混入隊伍中的日本特務劉德山偷襲。子彈從他背部右下部擊入,斜從小腹與胯間穿出,趙尚志重傷被俘。

在2月12日晨9時左右,趙尚志犧牲,年僅34歲。

趙尚志犧牲後,日軍將他的遺體用卡車送到佳木斯偽三江省警務廳特務所5處。用鋸子割斷了趙尚志凍得僵硬的頭顱,屍身被拋進了松花江。

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尋找頗費周折,在長春醫學院裡找到了楊靖宇及陳翰章的頭顱,卻惟獨沒有趙尚志的。

1956年,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殺害趙尚志的日軍東城正雄的交代材料裡有這麼一句話:趙將軍的頭顱,後來被埋到新京市(即長春)內的護國般若寺裡。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2004年,趙尚志頭顱的發現者姜寶在長春的護國般若寺,歷經周折,終於尋找到了頭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鑑定,送檢顱骨確實為民族英雄趙尚志的顱骨。

2008年10月25日,抗聯名將趙尚志的顱骨終於葉落歸根,安葬在家鄉剛剛竣工的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