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電視劇《亮劍》中,常見我軍身背大刀,手持短槍,跨馬躍戰,奔襲突擊,氣勢凶猛,驍勇善戰。李雲龍出場時,也是手提大刀殺入鬼子中。

那麼,大刀在戰場上真的如此有用嗎?李雲龍身上的大刀在實際歷史中究竟有多重?大刀可以敵得過日軍刺刀嗎?

今天飛春讀傳就來研究下這個技術活。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亮劍海報)

一、西北軍有多猛

在一些老兵傳記中,也可以見到類似電視劇中的壯舉,比如這段文字:

徐州會戰後,關麟徵率軍經徐州向北邊商丘撤,行至豫皖交界處碭山與楊集之間,欲通過一座橋時,發現橋已被日軍佔領。

敵軍用8挺重機槍封鎖橋上通道,52軍幾次組織兵力衝鋒,都未能突破封鎖。

軍長關麟徵勃然大怒,他一馬當先,親率戰騎突然向西面橋頭飛馳而去,橋頭敵人尚未開火,16支騎兵已衝到眼前,敵軍倉皇失措,棄槍而逃。52軍後續部隊全部衝過了橋。

此戰,關將軍以軍長之尊,親自當尖兵敢死隊,令人難以置信,傳遍軍中,人稱“關猛”,堪比張飛關羽也。

這些描述或許有一定的褒揚渲染,但基本事實不虞,西北軍關鍵時刻衝鋒破陣的特點令人信服。

西北軍以身背大刀、奇襲敵營而聞名於世,當時老百姓稱之為“大刀隊”。激勵無數人保家衛國走向戰場的《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就是因其而名。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西北軍)

二、大刀軍的8大特點

民國抗日,萬眾一心,各路武將勇當頭,湘軍、桂軍、川軍、滇軍等各有特點,而大刀軍之所以以刀見長,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總結起來,西北軍有8大特點——

特點1:刀

西北軍由馮玉祥組建於1916年,當時軍備條件極差,一人一支盒子槍。為武裝士兵,西北軍就地取材,架爐鍛刀,每人一把,輔助作戰。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刀槍標配)

特點2:武術

西北有武術傳統。為發揮刀的作用,西北軍請中國武術名家到軍中當教練,創立簡單實用的劈刺術,如滄州名家馬鳳圖、馬英圖、王子平、洪立厚等。

特點3:練兵

武術這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想要真克敵,必須天天練。因此,西北軍有個特點:重練兵。

“每天下午4點半到6點訓練劈刀、刺槍、打拳”。1925年,蘇聯顧問普力馬克夫在北京鹿鍾麟司令部見到他們實操的場面,作了這樣的描述:

“場面壯觀,大刀閃閃發光,600名青年士兵,身體結實,衝擊跳躍,雙腳齊落地,夯實的土地發出低沉的聲響。”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配圖)

特點4:壯

與用刀習武見長的西北軍,自然對士兵身體素質要求高,徵兵標準之一,身高至少“要達1.65米”,矮了不要。

長期的訓練更讓士兵日日壯實,打仗有副好身板,是革命的本錢。

據當年目睹過西北軍的老人們回憶:

“這班人體格極好,平時沒事總在院子裡練習,有時一摸房簷‘嗖’一下就上去了。村裡的人爬老婆山還要歇一歇,他們一直爬到山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日軍一點兒也沒察覺,拿大刀把十幾個鬼子砍了,屍體扔到山下,槍和子彈都拿回來了。”

特點5:老

有好技術、好身板,還需要好經驗。西北軍自1916年組建,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有20多年的實戰經驗,且兵系傳統維繫穩定。

軍閥戰爭也是戰爭,從實操方面來說,鍛鍊了隊伍,新兵變老兵,老兵自然強於新兵,戰場上戰鬥力強,還不易傷亡。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配圖)

特點6:夜襲

戰術精。刀是短兵相接的冷兵器,西北軍據此揚長避短,在殺敵時尤其注重夜襲。夜裡抹黑,潛入敵營,摸著沒穿衣服的就是一刀,敵人睡夢中就屍首分家了。

夜襲戰術十分有效,1933年熱河喜峰口戰役,九一八後中國抗戰第一次大勝,就是靠夜襲,一夜殺敵3000。

以至於後來日軍夜裡睡覺時,脖子上都要戴著鐵圈。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亮劍李雲龍)

特點7:利器

好兵配好馬,好馬配好鞍,此之謂強兵。西北軍的利器,就是砍刀。這砍刀技術含量可高了。

①它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專家考曰,明清以降之刀,刀身修長,近似日本雙手長刀。西北軍之砍刀,及不同明清之長刀,也不同漢代環首刀、宋朝手刀。

其刀前銳後闊,近似宋手刀,但刀身寬,刀柄加長,刀環似漢,所以它是環首刀、手刀、雙手長刀的傳統綜合獨創刀。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配圖)

②比一般的重。

據跟隨馮玉祥當兵的河南老兵張宣武講述,“西北軍大刀4斤重”,比一般的戰陣兵器要稍重,這有利於騎兵飛馳時以衝力攻擊敵人。

③雙手運刀。

由於刀身重,刀柄長,在使用時雙手持握的特點十分顯著。戰場如此使用,比單刀威力要大。

④專克刺刀

日本人刺刀厲害,但他們的戰術訓練是以刺刀為假想敵,沒見過中國的大刀。

而中國大刀隊自1925年日本炮襲後,都是以日軍為假想敵,所創制的戰場格鬥術,專克刺刀,具體運用為“刀背擋“”反手鉤”。

即刀背向外,刀刃向己,敵軍刺來,用力一擋,順勢一推,反手一鉤,砍向脖頸,迅雷不及掩耳,利刃就到了敵軍脖子上。

馮玉祥曾持刀向軍官訓話說:“一把大刀,好使的可敵六七柄刺刀,不會使的,連一柄也不如。有刀而不能用,等於聾子的耳朵。”

西北軍大刀8大技術特點詳解:1把大刀可敵6把刺刀,日軍震服

(大刀隊操練)

特點8:刀槍配合

“左手握短槍,右手持大刀。”西北軍以刀見長,卻不唯刀是從,刀平時只是背在身後,短兵相接的肉搏時才使用,戰場上更多的是槍、手榴彈等熱兵器。

西北軍的這些特點,不僅在當時國內聞名遐邇,在日軍中也是令其談虎色變。

1938年的萬家嶺戰役,一名日軍隨軍記者寫道:“用步兵衝鋒則更難,中國守軍的大刀讓日軍望而生畏……”

當時的日本女播音員“東京玫瑰”在播放記者這篇通訊時,也感嘆大刀隊是日軍在中國遇到的抵抗最頑強的部隊。

=============

文獻參考

孫強《秦人悍將:黃埔第一人關麟徵》(《華商報》2015-07-22)

文思《我所知道的馮玉祥》(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3年版)

陳寶強、郭乃輝《西北軍“破鋒八刀”考》(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葉紹榮《萬家嶺大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