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

抗日戰爭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也是中國軍力的轉折點。說它是轉折點,是因為,在此之前,中國的國運及軍力都呈下降趨勢,從此以後,中國的國運及軍力就開始向上走了,等到了49年,中國人民更是站了起來。

也就是說,抗戰時期時中國軍力最低的時刻,處於V型曲線的最低點,可是此時的中國陸軍,還是裝備了一款不輸於舊日本陸軍的制式步槍。

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

中正式步槍

中正式步槍,也被稱作二四式步槍,民國二十四年定型製造,因此被稱作二四式步槍。但是,好大喜功的蔣介石聽說能國產先進步槍了,便頻頻帶著夫人宋美齡前往兵工廠視察,並且提出了“寶貴”建議:這個槍太長了,不適合我們亞洲人嘛,把他搞短一點。於是二四式步槍就改短了,名字也改成了中正式(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

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

仿照毛瑟的商標製作的二四四標誌

中正式步槍仿製自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毛瑟標準步槍。德國人在毛瑟標準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製造了後來大名鼎鼎的98K毛瑟步槍。與毛瑟標準步槍相比,毛瑟98K步槍取消了閱兵鉤孔、握手槽,增加準星護罩,同時將槍機拉桿由平直式改為彎曲式(行軍時不易誤碰,同時可以加裝光學瞄準鏡變成狙擊槍)。毛瑟98K步槍,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的制式步槍,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毛瑟標準步槍採用7.92毫米尖頭彈,與圓頭彈相比,尖頭彈彈頭輕,初速高,射中人體後很容易失去穩定並翻滾,在人體組織內造成空腔,對人體殺傷力大。反觀日本的三八大蓋步槍,由於日本陸軍追求射程及穿透力的錯誤觀點,三八式步槍採用了6.8毫米子彈,該彈口徑較小,射程較遠,同時穿透力出色。但是,由於穿透力過於出色,導致子彈非常容易穿透人體,抗戰戰場上,經常出現國軍身中數槍而不失去戰鬥力的情況。同時在混戰拼刺刀時,為了防止子彈擊穿第一個人而對後面的友軍造成誤傷,日本人在拼刺刀前都會退子彈。

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

與毛瑟標準步槍相比,中正式步槍由於製造工藝方面的差距,造成精度比不上原型槍。因此遠距離射擊精度上不如三八大蓋,但是威力卻遠勝於三八大蓋。同時由於蔣委員長的“英明建議”,導致中正式步槍較短,在與日軍拼刺刀的過程中存在劣勢。

而漢陽造步槍,原型是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由於該槍容易炸膛,德國人不想要,便忽悠滿清政府當了冤大頭。

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

中正式步槍,作為當時最強國產步槍,儘管性能先進,達到了歐洲二戰時期陸軍的水平,奈何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太差,鋼鐵產量低,同時山河淪陷,組織不起有序生產,導致產量十分低下,並沒有在抗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所以說,武器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看使用武器的人,在此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抗戰時期最強國產步槍,三八大蓋威力也不如它,漢陽造只能靠邊站,卻被糊塗建議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