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康樂:用好“第一種形態”讓咬耳扯袖成常態'

康樂縣 臨夏 政治 甘肅 康樂發佈 2019-08-07
"

“我誠懇接受今天的談話,以後認真學習黨紀法規,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政策規定辦事,杜絕此類問題發生……”近日,臨夏州康樂縣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因接受群眾吃請問題被縣紀委約談提醒後說道。

今年以來,康樂縣紀委監委注重發揮好“第一種形態”作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切實築牢防止黨員幹部犯錯的第一道防線。

該縣堅持關口前移,在強化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織密監督網的同時,推動力量下沉,延伸監督觸角,著力在監督中發現幹部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綜合運用約談、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等方式,開展“撒網式”教育、“階梯式”談話和“點穴式”提醒,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常態化。同時,對受到“第一種形態”處理的黨員幹部,適時進行“回頭看”,督促其加強學習,認真整改。對弄虛作假、敷衍塞責、流於形式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相關問題整改到位。

2019年,全縣共約談幹部69人,批評教育48人,誡勉談話23人,函詢談話1人,黨紀政務處分24人,“第一種形態”佔總數的85%。

“深化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就是要用嚴的制度、嚴的紀律‘修枝剪葉’,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康樂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來源:甘肅紀檢監察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