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為愛,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唐啟榮

時間定格在2019年5月18日,一位61歲的東川女人,攙扶著她做過兩次開顱手術的丈夫,攀上了雲南省昆明市祿勸縣海撥4247.7米的馬鬢嶺,用愛情見證了奇蹟,創造了傳奇和佳話。去年8月,他們用兩樣的方式成功挑戰了昆明市海撥4223.4米的轎子雪山;9月成功挑戰了東川區舍塊鄉境內海撥4344.4米的雪嶺。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名叫榮茜,今年61歲,是昆明市東川區一個普通退休工人及家庭主婦;她攙扶上山的愛人叫馮興明,今年64歲。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上山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5月17日下午2點30分,夫婦二人乘坐同行者周東平的車,經過東川區紅土地鎮法者、小關橋,來到該鎮新炭房村嚮導謝桓先家。同行者林培忠,男,70歲;樑惠英,女,63歲;周東平,男,62歲;小羅,男,55歲(他是從昆明騎摩托經紅土地,7點多才到新炭房的,他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名字)。在嚮導家休息了一晚後,5月18日早上6點,一行七人向目的地馬鬢嶺出發了。

走呀!走呀!周東平因關節(原來受過傷)復發,堅持不了了,11點30分撤下山;12點30分,林培忠和樑惠英也因天氣太炎熱,山路太難走而撤下了山。接下來的路更加坎坷。榮茜、馮興明、小羅和嚮導謝桓先一鼓作氣繼續攀登。炙熱的太陽烘烤著萬物,他們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動著腳步,一點點向山頂靠近。無盡的上坡路特磨人特難走,大家大口喘氣,走走停停,小謝和小羅腳力好些,走一段就要停下等她們夫婦倆,就這樣慢慢攀爬。2點10分左右,馮興明停下了腳步,他走不動了!而這時距離山頂只有30分鐘路程,榮茜一遍遍鼓勵丈夫,老馮搖頭,不爬了……,說完背靠大石頭說:我在下面等你們歸來。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太遺憾,太遺憾!也就是200多米就到頂。”榮茜感嘆到。但是沒辦法,最後一段太難走了,當時她心裡也想要放棄了,卻終是不甘,咚咚跳的心彷彿隨時會衝出胸口,她大口喘著氣,抬頭仰望目標馬鬃嶺,低頭咬牙堅持。

她走一會兒又停下來喘息,三步一頓兩步一停,30分鐘後終於戰勝了最後也是最艱難的路程。2點40分,她站在了山頂上,此時的心情又且是高興能表達出來的呢!謝桓先和小羅比她早了十多分鐘登頂。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下山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下午三點左右,他們開始下山。小羅往另一條路走,去和中午撤下山2位同志會合。

下山更比山上難,隨著體力的一點點透支,速度也更慢。榮茜一直揣扶著老馮下山,怕他摔跤。一路上石頭很多,每走一步都怕崴著腳。走啊!走呀!山裡的天,8點就黑了,她只好讓老馮帶著頭燈前行。天空颳大風,冷颸颸的。老馮體力透支,走得非常慢。榮茜不但腳疼,腰也很疼,但心裡只有一個信念,安全第一,堅持就是勝利,一定要把老馮順利扶到村裡,完成她的使命!

晚上IO點多,小謝才帶著她們夫婦安全回到了家。全程用了I6個小時,行走數十公里,微信上顯示有70000多步。

“在東川沒有人接連挑戰四座山的。”榮茜自豪地說。

緣起

時光回到2012年8月12日,馮興明在突然暈到倒在東川區的家中,口吐白沫,被緊急送往東川區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徑過CT檢查為腦出血,出血量約50cm,瞳孔放大,生命垂危。醫生決定做頭部鑽孔引流手術,搶救老馮的生命。術後老馮生命體徵微弱,醫院多次下發了病危通知書,一直處於昏迷狀態,被迫切開氣管,插入呼吸道管,沒有幾天就開始出現了肌肉萎縮。

為了搶救老馮的生命,8月17日,榮茜將他轉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治。通過檢查得知:因腦動脈血管畸形引起病變,必須要進行開顱手術,才可能搶救老馮的性命。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她沒有多想就簽字同意手術。醫生告訴她,老馮的這種病是一種少見的腦部疾病,手術風險極大,難度可想而知,經過醫院專家會診後決定,請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來昆明進行手術。

幾天後,榮茜在焦慮不安的日子裡等到了手術成功的消息——老馮的生命保住了!但卻出現了右半邊身子不能動,語言功能出現障礙。經過與醫生溝通,得知腦手術後這個現象很普遍,像老馮這樣的能保住性命已經不錯了。住了一個月的院後,她帶他轉院到昆明醫科大學附二醫院康復醫院進行康復治療(雲南傷殘康復中心)!

康復治療一段時間後,她帶著他於國慶節期間回家,開始在家吃藥,到醫院打針,鍼灸治療。為了改善老馮的病痛,隨後又多次住院治療。為了老馮的人生每天可以過得快樂、開心一點、進步一點點,她開始教他拄著柺杖學習走路,才開始只能堅持幾分鐘,最後可以走幾十,上百,甚至數百米。

隨著時間推移,她幫老馮從一天幾分鐘到一個小時,逐步進行鍛鍊。慢慢地,不用她攙扶,他也能慢慢行走了。但行走時,他的腳仍是一甩一甩的,非常吃力,語言不清,辯別不了方向。她心想,永遠不要放棄努力,說不定在某個時候就產生意想不到作用!就像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一樣,一直努力,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這樣,她帶著老馮走出了家門,開始了慢慢地學習走路、與別人溝通交流。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康復訓練,大大的改善了老馮走路的姿勢,語言表達能力已開始有了一些改變!

“有氧運動形式多樣,大多簡便易行,低成本,效果好,包括快步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爬山、跳廣場舞、跳繩……可根據自己身體、工作學習節奏、興趣愛好選擇。關鍵要持之以恆,堅持數年,必有好處。路在腳下,走向健康。”榮茜在陪他走的同時,也開始了運動知識的學習。帶他在家裡走,在城區走。(未完待續)

她扶他走遍了東川的大山,用堅定意志見證愛情與康復的奇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