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軍事歷史 美國 二戰 歐洲 歸綏居士 2017-06-05

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巨大的浩劫,無論是人員的傷亡還是財力物力的消耗都讓人類的社會產生了倒退。雖然社會樣貌倒退,但戰爭也同樣能催生科學的發展,從準備階段到戰時科技都處於高速發展之中。而且每次重大戰爭都會伴隨著科學大發展,戰爭和科學也不曾不分家。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戰爭與科技

隨著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每次大的戰役必定會是科技獲得巨大進步的時刻,在現代戰爭中,掌握了先進的科技,也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戰的趨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日本在亞洲擁有的科技優勢讓日本人橫行亞洲,德國的科技優勢也同樣讓他們橫掃歐洲。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二戰美國軍工廠

德國無疑是工業革命的受益者之一,隨著幾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德國的工業實力突飛猛進,尤其是方面軍工領先別國一大截,那麼德國的軍工水平到底有多強呢?據統計僅在1944年這一年,德國新生產的武器足夠裝備200萬人,包括130個步兵師和40個裝甲師。德國經濟研究所算出的數字更加可怕,僅1944年德國生產的軍火,就可以裝備225個步兵師和45個裝甲師。

相比當時另一號工業強國美國,在一些軍工領域裡德國的技術更勝美國一籌。而且美國的科技發展和德國有著很大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德國當時在歐洲實行猶太人種族滅絕,大量的猶太裔科學家被迫害。而美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於是主動聯繫和打開國門,讓大量優秀的科學家赴美避難,美國也因此吸納了非常多的猶太裔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直接促進了美國的科學發展。

雖然德國排猶政策導致其喪失了很多的精英,但是德國也並沒有因此落後,在德國國內,依舊有著很多的頂尖人才,正是這些科學家,讓德國在戰時科學技術始終處於世界前列。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韋納·馮·布勞恩

當時沒有離開,選擇留在德國的科學家中,依舊有很多的尖端人才,其中最出名的無疑是韋納·馮·布勞恩,1912年3月23日,韋納·馮·布勞恩出生於德國維爾西茨的一個貴族家庭,後隨全家移居柏林。1932年,馮·布勞恩主修航空工程畢業於夏洛滕堡工學院。1939年3月23日開始為德國納粹政府工作,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發令人聞風喪膽的V-1,V-2系列火箭的工作,由於他在火箭方面的成績,德國還授予他榮譽教授稱號。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V2火箭

雖然V2火箭只是偶露崢嶸,沒有大規模的應用在戰爭中,但它的出現依舊在短短時間內讓英國人嚇破了膽,因為V2的出現和威脅,僅在1944年6月至8月,就有145萬人被迫從倫敦疏散,當時德國發動的導彈襲城對倫敦市民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只不過歷史的車輪不停轉動,單憑一己之力的德國依舊逃不過敗亡的命運,隨著諾曼底登陸吹響勝利號角,德國節節敗退,敗亡已經不可避免。

在柏林陷落後歐洲戰事結束,美國和蘇聯兩國控制了絕大部分的德國領土,面對待宰的德國,美蘇兩國的暗自角力的趨勢開始顯露。蘇聯方面在斯大林的主張下主動放棄了德國提供的鉅額賠款,反而用賠款換取了大量的德國工業機械原件,機床等重工業基礎設備,這些工業設備直接讓蘇聯的工業實力上升了一個臺階,正式進軍超級強過行列。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德國坦克工廠

相比於蘇聯將重點放在德國機械上,美國的策略更是棋高一著,因之前已經嚐到了德裔科學家帶來的甜頭,美國直接在佔領後就開始對德國國內的科學家進行了大肆的收羅,由於美國佔領了德國工業地區,非常便於收集人才,當時被美國帶走的科學家中,前文提到的布勞恩就是其中之一,戰爭結束後,布勞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國,1955年他加入美國國籍。布勞恩繼續在美國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研究。

而此後布勞恩團隊做出的貢獻,堪稱舉世矚目,那就是他領導研製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第一艘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這一壯舉讓布勞恩名滿天下,同樣是美國國力一次巨大的體現。

美國擊潰蘇聯的關鍵 德國戰敗後蘇聯帶機器 美國卻帶走了人才

布勞恩

從二戰後美蘇兩國的發展歷程來看,美國的行為無疑比蘇聯棋高一著,同樣也讓後世受益匪淺,大批的科學人才奠定了美國的科學基礎,讓美國的科技始終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好比1981年4月首次試飛成功的航天飛機,就是布勞恩支持下發明研究的。因此他還被稱譽為“現代航天之父”。

所以看得更遠的美國人在冷戰中最終戰勝了蘇聯人,斯大林自以為精明的一招遠遠不如美國的策略,人才才是國家興亡的第一要素,時至今日人才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源動力,科學的進步才是富國強兵的根本要義。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GSJS1968,每日為您推送新鮮史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