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露樑海戰,是明代中後期萬曆朝鮮戰爭結束時最後一場海上大規模的對決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中朝聯軍與日軍。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對於這場戰役的重要意義,甚至有評價說此戰奠定了其後三百年東亞的整體政治格局,憑此一戰,而讓日本其後三百年間不敢輕舉妄動,直到三百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

在網上搜索這場露樑海戰,也大多以“露樑大捷”來盛讚此戰,更有甚者,不禁嘆息,為何不趁此戰大捷之餘威,揮軍渡海、一舉席捲日本。。。

而在此戰之中,朝鮮水軍主將李舜臣與明軍水師副將鄧子龍雙雙陣亡,更為此戰添上了幾分壯烈的色彩。

只是,關於這場大揚國威的重大戰役,很多人或許並不清楚的是,在日本一方,也同樣是以大捷來稱呼這場露樑海戰的。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是的,你沒看錯,換句話說,在日本人看來,這場戰役的結果竟是恰恰相反的——是以日軍獲得勝利、取得大捷的結論來看待此戰的。

為何對於同一場戰役,中日雙方會有完全不同、而且邏輯上似乎根本相反的結論?!

僅以此文,讓我們翻開塵封的歷史,重新審視一下當年的這場中日海上大對決,究竟真相如何。。。

在論述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本文的立意根本:對於戰爭的發起方,如這次萬曆朝鮮之戰的發起方——日本,以及發起者——豐臣秀吉,無論過去、今日、還是未來,其侵略戰爭的罪行都應當接受歷史的譴責。而關於本場戰役結果的分析,將暫時脫離敵我立場,擺脫某些根本經不起推敲的浮誇YY,一切都將以事實和合理的推論為依據,來進行公正客觀的分析,力圖還原最真實的史實。

如有希望看到YY過程及結論、選擇忽視事實的朋友,看到這裡,就可以請繞行了。

好的,下面正文開始。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這次露樑海戰爆發前的總體戰局背景。

關於此戰所屬的萬曆朝鮮戰爭,相信很多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應該大體上都不太陌生。對明史或者中日戰爭史稍有了解的朋友也必定有所瞭解。這裡也就不再對之前幾年的戰爭過程加以贅述了。而是將目光集中在露樑海戰爆發前,也就是萬曆朝鮮戰爭的末期。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在這場戰爭的最後階段,駐朝鮮的日軍已經全部被迫龜縮於其在朝鮮東南沿海構築的數座倭城之中。配合其獨特構造的堅城與威力不俗的鐵炮(火繩槍),堅守不出,賴著不走。而明朝聯軍的幾路大軍在經過分別大規模強攻接連受挫之後,雖然一時也無力用強攻的方式攻破倭軍的這些堅城,但倭軍卻依然也不敢輕舉妄動地出城野戰,所以,戰事在這一階段,陷入膠著。

而戰局的轉折,主要來自於一個重要人物的死亡。這位死者,正是戰爭的發起者——豐臣秀吉。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在一意孤行的豐臣秀吉死後,本就見戰事不利、傾向於撤軍的日本高層,於是先祕不發喪,同時立即擬定並下達了駐朝日軍各部全面撤退的命令。

隨著各座倭城裡的日軍陸續從海上撤退回國,戰爭眼看已走向了終點。但是,卻還有一座倭城在此列之外——那就是日軍第一軍團主將小西行長所部駐守的順天城。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因為此時朝鮮東南大部分倭城外圍的制海權卻仍掌握在日軍手中,其他倭城,如泗川、蔚山等地,雖然陸地上也有相持的明朝聯軍,但背後通向日本的海路卻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嚴重威脅,所以其他各處的大部分日軍的撤退過程中並未遇到多少困難。但是,順天城卻是個例外,陸地上不僅有劉綎所率的明朝聯軍西路軍的對峙,更重要的是,海面上還有明朝聯軍水師的圍堵,所以,想走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順便提一句,明軍水師的主要指揮是主將陳璘和副將鄧子龍,朝鮮水軍的主將乃是李舜臣。

在發覺豐臣秀吉已死、日軍即將撤退的跡象後,明朝聯軍水師立刻從海面上封鎖了順天城外圍海面,斷絕了順天城內小西行長所部的歸路。

見小西行長所部被困、難以脫身,原本在泗川已經做好撤退回國準備的島津義弘所部於是率麾下日軍,以島津家為主的第五軍團所部,乘船前來解救被困的小西行長。

而後,圍困順天的明朝聯軍便和來援的島津軍所部在露樑海域爆發激戰,史稱露樑海戰。

這,就是露樑海戰開戰前的大致基本背景。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關於此戰之中雙方投入的作戰兵力,多方記載均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島津義弘所率的來援日軍應該是最多不會超過1萬人。明朝聯軍水師合在一起的兵力則應當在差不多2萬人左右。

雖然兵力記載略有出入,但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至少可以得知以下四點:

·無論露樑海戰是否是明朝聯軍原本計劃中的主觀作戰意圖,明朝聯軍原本對順天城的圍困戰此刻已轉變成為了“圍點打援”(圍困順天城內的小西行長所部,擊敗甚至殲滅來援的島津軍)

·來援日軍的主要作戰目的是救出被困的小西行長所部。

·來援的日軍並非其傾國之兵,甚至也不是全部駐朝日軍,而是以島津軍為主的第五軍團。

·考慮到好像並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島津義弘和小西行長兩人的關係多麼交好,不得不說,從即刻便率軍來援這點上來說,島津軍主將——島津義弘,還是挺仗義的。而且,似乎也沒有太把明朝聯軍水師放在眼裡。。。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那麼,經過露樑海域的一番激戰之後,因為各方的記載有不少的出入和差別,也存在著不少的疑點,我們不妨略過各表一邊的過程,直接看一下,戰役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

既然雙方都宣稱勝利,自然是各有各的戰績與說辭來佐證自己的勝利。鑑於整場戰爭中雙方的記載中都有不少刻意吹噓戰績的誇大其詞,動輒殲滅敵軍的數目就是敵軍總共出動人數的兩倍,其實都不是特別可信。陸地上的戰損和斬獲都是這樣的情況,根本找不到屍首的海戰之中,這些數字更是很難排除隨意胡扯、虛報功勞的嫌疑。所以,雙方的斬獲數目基本都不是很可信。因此,我們不妨先拋開勝負之論與各自所記載的所謂斬獲數目,而是從雙方都承認、或者說無法否認的事實上來看一看,戰役的最後,都有哪些是無可爭議的結果。

總結來說,至少有三點,是雙方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激戰的兩方水軍,是日軍率先撤退。

·明朝聯軍方面的二、三把手:李舜臣和鄧子龍在作戰過程中雙雙陣亡。

·小西行長所部成功從海路退回日本。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關於以上這三點,尤其是後面兩條,恐怕即便是對此戰再無腦YY的朋友,也是無法否認的。

從這幾條來看,我想,大家應該至少可以明白,為何這場戰役在日本一方看來,是由日軍取得了勝利。

原因很簡單:島津援軍的戰役目的成功達到了。

如以上所說,島津所部來的目的就是救出小西行長,那麼,小西行長被救出來了嗎?

很遺憾,救出來了。

而且,估計連島津義弘也沒想到的是,因為各種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機緣巧合,居然順帶還幹掉了明軍的二把手鄧子龍,和令日軍困擾多年、恨得咬牙切齒的朝鮮水軍傳奇性人物——李舜臣,無論鄧子龍是不是被友軍誤傷、李舜臣是不是真的被流彈擊中,對於來援的日軍而言,此戰竟幹掉了這麼兩個做夢也想不到的重要人物,不得不說,沒有理由不說這是一場戰果豐碩的大勝。

當然,日軍畢竟是率先撤退的。不過,在確認小西行長已經安全撤退之後,島津軍救援作戰的意義也不存在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撤退也是無可厚非。

所以,從以上無可否認的這幾條看起來,客觀上來講,勝利的天平似乎更偏向於日軍一方。。。

那麼,就是日軍的完勝嗎——?

這倒也不是。

日軍救援解圍的戰役目的雖然達到了,但是從日軍主動撤退的動作上看,至少在戰況和局面上,儘管幹掉了李舜臣和鄧子龍,日軍卻依然不佔絕對優勢。講道理,如果此戰中島津軍真像個別說法中所吹噓得那麼神勇,大可以繼續進攻下去、將救援戰改為殲滅戰,連主將陳璘也乾脆一鍋端掉。但是,島津義弘所部卻選擇了撤退,顯然,當時的局勢對日軍而言很可能並不佔優,所以在成功達成戰役目的後,便選擇了及時突圍撤退。(當然,因為諸如李舜臣中彈後曾遺命隱瞞死訊、以防士氣動搖等原因,撤退時的島津軍當時有可能也還不知道李舜臣和鄧子龍已經陣亡的情況)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不過,就算這樣,和救出了小西行長所部的島津軍相比,明朝聯軍的所謂“大捷”,卻顯得有些尷尬。且不說圍點打援的過程中竟然讓被圍困的小西行長所部跑了,“圍點”可謂是失敗了,“打援”把自己方的二、三把手給弄得陣亡了,英勇歸英勇,但這戰績嘛。。。

要說是明朝聯軍贏了,雖然最後未落下風地逼退了島津軍,但畢竟很有可能是島津軍在達到戰役目的後的主動後撤,所以這大捷之說,似乎怎麼看都略有點兒牽強。。。

那麼,又為何會將這場海戰稱為大捷呢?

既然叫做“大捷”,自然也要有些根據才行。而且,此戰之後,根據某些記載,陳璘的戰功還被評為了第二次入朝之役的第一,排在了指揮陸上作戰的麻貴和劉綎等將領之前。相信其所憑藉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次被定為大捷的露樑海戰。

那麼,陳璘奏報大捷的依據是什麼呢?

我們再來看看陳璘在戰後所奏報的戰績,結合各方面的記載。主要無外乎有以下三點:

·俘虜兩位倭軍統帥:平秀政(也有記載為“平正成”的說法)與平正成。

·幹掉了被稱作“石曼子”的日軍名將:島津義弘,也就是此戰中率軍前來的日軍主將。(明史原話為“擊殺之”)。

·重創敵軍、殲敵無數。

先簡單說說以上第三點,整場戰爭中雙方的記載中動不動就相互“敵軍大駭、殲敵無數”,甚至殲敵數字都超過了對方的出兵數目,吹來吹去,除了幾場比較明確的戰役外,大多數戰役打完以後卻依然基本都是焦灼狀態,所以暫且不論。

僅就前面兩點而言,筆者個人表示很尷尬。。。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因為,島津義弘在此戰後不僅活得好好的,還總拿此戰炫耀自己的戰績,而平秀政與平正成這兩個所謂足以擔當倭軍統帥的“大人物”,對日本戰國曆史也算是較為熟悉的筆者,更是聽也沒有聽說過。。。

換句話說,非常遺憾的是,雖然明朝聯軍搭進去了鄧子龍和李舜臣兩位重要將領,但是斬獲卻僅有雜兵而已,而缺少任何貨真價實叫得出名號的日軍重要人物來。。。

聯想到明朝通常把豐臣秀吉稱作“平秀吉”,給這兩個倒黴的倭軍都起了“平”這個姓,筆者大膽猜測一下,估計也是想表示其和當時的日本掌權人豐臣秀吉之間的密切血緣關係,並增加其身份的真實性吧。

儘管,不少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裡,都明確寫出了這兩條,但是很顯然,這些文章的編輯大多都沒有經過任何最起碼的考證。而陳璘在奏報、或者史書在記載時,或是條件有限、無法查證,或者是心知肚明、卻因為政治需要而並未戳破。

當然,也可能是筆者“孤陋寡聞”,所以本文也特別發到了日本戰國的話題下,如有確實查證到平秀政與平正成這兩人身世背景、證明不僅確有其人而且的確與此戰之中被俘的切實證據(並非網上所流傳的各種吹噓大捷的片面記載),也請務必提出。

但更有可能的真相是,其實壓根兒就沒有平秀政與平正成這麼兩個所謂的主帥。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因此,基本可以斷言,被押解回北京、而後凌遲處死的這兩個倒黴鬼,其高貴的統帥身份,根本就是假冒的。

恐怕,杜撰出這兩個倭帥之人(有可能就是陳璘)也沒想到,在明朝人看來著墨並不太多、當時看起來可能也不十分重要的這場戰爭與最後的露樑海戰,在後世看來會有那麼重要的意義,更沒有想到的是,會有後人去查證其所謂的“戰績”,立刻真相大白。

那麼,真實的雙方陣亡或被俘將領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根據日方的記載,陣亡於此役的明朝聯軍將領,除了明軍水師副將鄧子龍和朝鮮水師主將李舜臣外,其餘有名有姓有官職的陣亡將領還包括:

加里浦僉使李英男、樂安郡守方德龍、興陽縣監高得蔣(均是朝鮮水軍將領)等人。

而日軍的參戰將領,有島津義弘、立花宗茂、宗義智、高橋直次、小早川秀包、筑紫廣門、寺沢廣高等。可惜,在陳璘的奏報裡不僅幾乎絲毫沒有提及後續這些真正的日軍參戰將領,而且事實上,這些人也都在此戰後活著回到了日本。

很難想像,一場所謂的“大捷”之後,己方陣亡了那麼多將領,而對手的以上參戰將領一個也戰死或被俘。。。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再多補充一點,雖然不好說此戰之中的斬獲數字究竟是多少,到底是否重創了島津軍,而且日軍率先撤退的行為似乎證明了明朝聯軍至少並未落於下風,但如果從雙方查有實據、有名有姓的陣亡將領數目上對比,似乎陳璘的大捷說法又有些站不住腳。

退一步講,從戰役層面來看,即便真的是重創了許多無名無姓的日軍雜兵,卻不僅賠進去鄧子龍和李舜臣、還放跑了被圍的小西行長,並且哪怕一個可以真正查有實據、有名有姓的斬獲將領也沒有,不得不說,露樑海戰即便是明朝聯軍的一場勝利的戰役,大概也只能是一場疑點重重的慘勝,而並非網上所吹噓的所謂“大捷”。

當然,或許此戰之中真的是打得島津軍元氣大傷。但是從不到兩年後的日本國內爆發的大決戰——關原之戰時,島津軍在所屬的西軍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依然有可圈可點的活躍表現來看,幾乎找不太到其元氣大傷的明顯跡象,結合以上陣亡將領的考證與對比,不得不對陳璘奏報大捷的最後一條依據也值得質疑。

講到這裡,我們似乎不得不在面對一個不太願意接受的殘酷事實。。。

如同筆者之前曾寫的其他分析文章一樣,經過以上分析,不敢斷言這就一定是歷史的真相,只算做個人的一家之言,羅列出事實證據,請各位讀者自行思考。相信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各位讀者們,自有公論。

不過,對於此戰,這裡卻還要多講一句。儘管擺出來的事實的確有些令人感到尷尬,但事實上,筆者卻依然認為,此戰明軍不僅必須要打,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同樣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為何會這樣講?

簡單概括就是一句話:滿足了當時大明的政治需要。或者說,對比日軍達成的戰役目的,明朝聯軍同樣達成了其在政治上的戰略目的。

這樣的戰略意義,不論戰役的勝負,即便事前知道註定要輸,但此戰也必須要打!

往簡單上說,首先是一個很明顯的道理:這場前後兩次首尾耗時七年左右的戰爭,到了最後時刻,豈能眼睜睜地任侵略者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若放任不管、任其順利逃走,不僅當時大明在東亞所構築的天朝威嚴將大打折扣、整個天朝體系的內部秩序也很可能因此崩壞、甚至蕩然無存。因此,打,是必須要打的。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對周邊其他國家、以及國內的臣民也要有個關於這場戰爭的交待和定論。只要打了,哪怕勝負並不十分明顯,甚至戰役層面的戰績有些牽強人意,但卻不僅是盡到了對附屬國朝鮮的保護責任,樹立了天朝的威信,更可以為這場戰爭劃上一個更圓滿的句號。如同萬曆皇帝后來所頒佈的頒佈了《平倭詔》中所言,“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之語句,更是對此的概括體現。振奮國內人心的同時,也足以彰顯大明的天威浩蕩。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基於這樣的政治需要,在宣揚、記載這場所謂的勝利之時,自然也就可以理解,為何會多一些誇張之辭,為何會對平秀政與平正成兩人所謂的主帥身份、與擊殺島津義弘的戰績,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認態度(當然也可能真的是信以為真了)。

其實,說到這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勝利的戰役,即便放至近現代,這樣的情況與道理也依然存在和通用。但凡是未能決出徹底勝負的戰爭或戰役,事後交戰雙方都宣稱勝利的例子也有不少。

稍遠一些的有如日德蘭海戰,近一些的比如建國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交戰雙方也都在戰後大張旗鼓地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至少,交戰兩國的官方都並未承認戰役或戰爭的失敗。

那麼,又為何會存在兩方都宣稱勝利、這樣不符合邏輯的情況?

除了國家面子和政府國內威信等因素外,有些情況,其實是因為各自的戰略或戰役目的都已達到了,所以各自宣稱勝利也無可厚非。如日德蘭海戰的國際公認看法是,德國海軍的戰術勝利,英國海軍的戰略勝利。

而露樑海戰,基本就屬於這種情況。

日軍達成了其戰役的目的,島津軍成功救出了被困的小西行長,宣稱作戰取得勝利也有其道理所在。而明軍的勝利,正如萬曆皇帝詔書中所言:“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在筆者個人看來,整場戰爭,本就並不在一戰一城一將的得失,而是屬於更高層面上、超出戰役意義的戰略目的,在附屬國朝鮮的軍事存在感與影響力。

說到“雖強必戮”這四個字,個人不禁想再多說兩句。

從這場遷延許久的戰爭,以及明軍後期在攻堅戰方面略顯乏力的表現上來看,儘管的確是明朝取得了最後的戰爭勝利,趕走了日本侵略者,破滅了豐臣秀吉先取朝鮮、後佔大明、進而染指印度、統治世界的幻想,這點確實無可厚非,也值得我們永遠緬懷那些曾在千里之外奮戰過的大明將士先輩們。但萬曆皇帝或許也已從這個“雖強必戮”的“強”字中,有意無意地表露出,在這場戰爭中,事實上明軍也並未能從軍事上佔據絕對的優勢,或者說,難以像戰前最初預料的那樣,用武力輕而易舉地便可徹底解決掉這個曾一直小看的危險鄰居。

至少,這場戰爭的勝利已比不上當初唐代白江口之戰(或稱白村江之戰)時,唐軍以一支偏師就將以傾國之兵而來的日軍劈瓜砍菜般輕易擺平的絕對優勢。縱觀唐代的白江口之戰、明代的萬曆朝鮮之戰、以及清代的中日甲午戰爭,(元代的渡海出征日本主要是受天氣因素影響,兩軍並未大規模正面交戰,所以暫未列入),至少,兩國之間的差距自唐至清是在不斷的縮小中,而且,在清代後期,日本已開始有了反超的趨勢。。。

單就明代的這次萬曆朝鮮之戰而言,也可能是明朝已到中後期的原因,軍事上已顯得略有乏力。而日本由於戰國時代幾十年的戰火錘鍊與軍事技術的飛速發展,雖然綜合國力較東亞傳統霸主——中國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火繩槍等小規模火器(大規模火炮另算)的使用上,已不輸於當時同樣精熟火器的明軍。以至於在大多數守城戰中,大量使用鐵炮火繩槍的日軍能做到不落下風,使得明軍後期屢次強攻而不克。即便是戰爭前期被李如鬆強行攻破平壤城一戰中,日軍的鐵炮火繩槍也給強攻的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得不說,與一千年前相對比,至萬曆朝鮮戰爭之時,日本已儼然再也不是唐代時那個差距懸殊、不堪一擊、輕易用一支偏師便可輕鬆搞定的孱弱對手了。而到甲午之戰時,情況自然也就更不必多說了。

因此,當偶爾看到某些朋友戲稱日本戰國不過是村長械鬥時,或許是個人的杞人憂天,筆者總有些隱隱的擔心。這樣的玩笑,偶爾搞笑、誇張一下倒也無傷大雅,但是說到一個正確的歷史觀的問題上,片面的自我吹噓、貶低對手卻是個人認為不太可取的一種想法與觀念。但可惜的是,如今卻有著塵囂直上的蔓延之勢。

試問,如果日本戰國真的是一群村長的械鬥,那麼,大明軍隊和幾個東夷“村長”帶來的“村民”不僅打了數年還沒剿滅乾淨,最後的露樑海戰中,乘著大明寶船的鄧子龍和坐著龜甲船的李舜臣還被個“村長”率領的幾百條“破船”和“村民”們給順手搞死了,這樣的結果,似乎只能說明,那些無數曾英勇奮戰的明軍將士,難道比一群“村民”還不如嗎?

或許,客觀、公允地正視對手,而非一味地意淫與吹噓,才是對歷史、也是對先輩們最好的尊重。

說到這,雖然可能略顯羅嗦,還是忍不住想多吐槽一下如今的某些歷史劇,正是對時下類似虛浮意淫之風的具體體現。其實,適當的誇張和演義,個人並不反對,在影視、小說等藝術作品裡,甚至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對歷史適度進行改編的《三國演義》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說例子。但是,像某些抗日神劇那樣,拿著湯姆森衝鋒槍橫掃鬼子、甚至手雷炸飛機,筆者實在有些搞不懂,這些打著愛國主義、緬懷先輩大旗的抗日神劇,就是對先輩們英勇奮戰的歐歌與讚頌嗎?

個人覺得,那並非尊敬,而是褻瀆與不敬。

既是對歷史的不敬,也是對先輩們的不敬,更是對後代的誤導。早已犧牲的先輩們若有在天之靈,相信也必不會苟同這種嚴重違背事實的做法。

露樑海戰——一場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那麼,什麼才是尊敬呢?

個人認為,與抗日神劇恰恰相反,還原歷史真相,不避諱其間的失利與挫折、與敵人客觀上的強大,正視艱難的歲月與曾經的困苦,才是對先輩們最大的尊敬與緬懷。

儘管看慣了YY神劇的朋友,對於這番話可能聽著並不舒服,但筆者始終搞不太懂的一個邏輯是:如果敵人真的都像某些抗日神劇裡面那麼不堪一擊、動輒被輕鬆掃死一片,那麼打了八年還沒能完全把如此飯桶一般的弱智敵人趕出去,到底是敵人沒用,還是暗示我們的先輩更加無能呢。。。?

當有朝一日後代理性地再回顧這段歷史,又看到我們當代所拍出的各種抗日神劇時,到底是片中動輒死一片的日寇更可笑,還是對能拍出這樣作品的時代與身處這個時代的我們感到更加可笑與荒謬?我覺得,時間會給出答案。

回到最初的主題上,對於網上關於露樑海戰的各種誇大其詞,結合事實的對比與個人的淺析,或許也正是這一風氣與心態的另一種體現。

這,難道就是尊重與緬懷嗎?

或許,還原歷史真相,正式實力不俗的對手,才是對先輩們奮戰和成績的最好證明。甚至即使偶遇小敗,但卻是在對陣一個強大的對手,也是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