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軍裝左胸的“馬賽克”到底是什麼?中美差別原來這麼大

軍事歷史 抗日戰爭 軍事 諸葛小兵兵 2018-12-13

說起我軍的07資歷章,從新軍裝配發部隊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不過,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對於一些小夥伴來說,軍裝常服左胸上的資歷章依然是一團“馬賽克”,也是謎一般的存在。那這到底是軍銜,還是別的什麼東西呢?今天,小兵兵就來和大家聊聊,如何像解析二維碼一樣看懂這“馬賽克”般的資歷章。

講這團“馬賽克”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我軍的軍銜體系。在建國之後,我軍曾實行過兩次軍銜制,第一次是1955年-1965年,第二次是1988年至今。我軍現有的軍銜體系基本都是1988年定下來的,中間進行過幾次調整,到現在,軍官總共分3等10級,分別是將官三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三級:上尉、中尉、少尉,軍官分為指揮軍官和技術軍官,肩章相同,但領花不一樣,指揮軍官的領花是一顆星,技術軍官的是電子軌道,此外,還有文職幹部。士官軍銜總共7級,從下往上依次是: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當然,士官以下就是列兵和上等兵了。

終於明白軍裝左胸的“馬賽克”到底是什麼?中美差別原來這麼大

至於資歷章,士官、士兵可都沒有,只有軍官才能掛。插個題外話,各位小夥伴千萬要搞清楚一件事,士官雖然不是軍官,但其在軍中的地位可是相當高的,特別是高級士官。見到一級軍士長,也就是部隊俗稱的“七期士官”,一個大校可能都要敬稱一聲“班長”,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士官,在戰爭中的作用可能遠遠超過一個少校軍官,因此美日等國一直都很重視士官的培養和待遇,我國現在亦如此,而過去在歷次戰爭中大量湧現的“戰鬥英雄”和“模範工作者”,這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幾乎都優先頒發給基層軍人,他們也都發揮著類似於“士官”的作用。

好的,讓我們回到資歷章的話題。我軍的軍官資歷章一共分三列,可以直接讀出軍人的職級和軍齡。首先,資歷章最上面一排最中間的那一塊,叫級別略章,顏色各不相同,排級軍官是草綠色的,連級軍官是淺藍色的,營級軍官是深藍色的,團級軍官是紫色的,師級軍官是紅色的,軍級軍官是土黃色的,大軍區級軍官是橘黃色的,到了最高的軍委委員和軍委副主席,則是檸檬黃色。當然,除了軍委委員級和排級軍官以外,其它的級別都分正副職,所以級別略章上還要體現正副,兩顆星表示正職,一顆星表示副職。星的顏色也有不同,師級幹部及以下,用的是銀色,到了軍級,星徽就全都是亮金色了。如果更進一步到了軍委委員,星徽則由1枚五星和圓形橄欖枝共同構成。

終於明白軍裝左胸的“馬賽克”到底是什麼?中美差別原來這麼大

除了級別略章,還有另一種更直觀的辦法,可以快速“數出”軍官的級別,那就是資歷章的排數。一般來說,連、排級軍官,資歷章都只有一排,到了營級,資歷章增加到兩排,以此類推,團級三排,師級四排,軍級五排,大軍區級六排,軍委委員級七排。好了,到此我們已經瞭解了怎麼通過資歷章看級別,接下來就要計算軍齡了,這就涉及到了6種軍齡略章:1年章、2年章、3年章、4年章、5年章和10年章。此外,還有一種“白板章”,作為裝飾略章,不代表實際含義。大家別被這些花花綠綠的“俄羅斯方塊”嚇到,其實算軍齡很簡單,你只需要數軍齡略章上有幾個“豎條”就可以了。1條代表1年,2條代表2年,10條就代表10年,從左至右、從上到下按順序排列。比如剛剛離開我們的“核司令”程開甲院士,資歷章上有2個1年章,2個2年章,1個3年章,3個4年章,3個5年章,3個10年章,也就是說,老將軍已經有66年軍齡了,向老兵敬禮!

到這裡,屏幕前一些算數能力欠佳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皺起了眉頭,好複雜的說,唉呀媽呀腦瓜疼~腦瓜疼~然而,我軍的資歷章比起美軍,那可是要簡單多了。美軍軍裝上的這個,確切的說應該叫勳略表,與我軍不同的是,美軍的勳略表不是簡單的軍齡疊加,而是由各種勳章的綢帶簡化而來的,分為戰功、嘉獎、服役獎勵和外軍授勳等等,每一個“小塊”就代表一枚勳章。“小塊”的圖案樣式也五花八門,比如橡樹葉、五角星、數字等,數不勝數,而且每個人胸前掛的都不一樣,即使是美軍職業軍人也很難全部理清楚,可以看出美軍是多麼重視這些東西。不僅如此,美軍的軍銜也相當複雜,上將、特級上將、五星上將各不相同,有一旦授予就終身不變的正式軍銜,還有跟隨職務變動的臨時軍銜。其實,不論是資歷章、勳略表還是肩章、領花,都是軍銜制度的一部分,而軍銜是軍人榮譽的象徵,也是軍隊管理的有效方式,更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一些小夥伴可能有疑問了,我人民軍隊在戰爭年代並沒有實行軍銜制,靠著扁平化的組織模式,不是也照樣把各路等級森嚴的對手打得滿地找牙嗎?軍銜制怎麼就成了戰鬥力的組成部分了?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就曾兩次醞釀實施軍銜制,八路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部分部隊也都試行過軍銜制度,但由於客觀條件限制,這些嘗試最後都沒能真正落實,我軍長期以來一直都處於“無軍銜”狀態。也正因為如此,雖然最後我們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吃了很多沒有軍銜的虧。

終於明白軍裝左胸的“馬賽克”到底是什麼?中美差別原來這麼大

打個比方,在作戰過程中部隊建制被打散了,幾名幹部、戰士臨時組成了戰鬥小組,如果沒有軍銜,大家就只能通過軍裝上的口袋來區別身份,四個口袋的是幹部,兩個口袋的是戰士。可幹部也不止一個呀,那該由誰來負責指揮呢?總不能誰鬍子長就聽誰的吧!還有,如果兩支沒有隸屬關係的部隊臨時協同作戰,或者與盟友的軍隊聯合執行任務,一旦上級指揮系統被幹擾,一線指揮官又沒有軍銜,那兩支部隊誰聽誰的啊?隨著我軍的逐漸正規化和現代化,軍種、武器裝備、技戰術也日趨龐雜,這些缺陷更是暴露無遺。而且後來,我軍的對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沒有軍銜更成為了我軍與外軍交往的大問題。再打個比方,如果外軍一名中將來訪,我軍則應對等派出中將迎接,我軍的上將出席外軍活動,外軍也應派出上將一同參與,可是如果沒有軍銜,這些事情就比較難辦了。此外,實行軍銜制也更加便於部隊管理,軍官晉升制度也會更加完善。所以,實行並完善軍銜制,是一支現代化、正規化軍隊的必由之路。

軍人是個特殊的職業,無論是資歷章上的“小方塊”,還是軍銜上的“槓”和“星”,都是他們將自己生命融入祖國使命的例證。屏幕前的小夥伴們,看完這期視頻,想必已經初步瞭解軍銜和資歷章的規律和意義了吧,願大家以後面對這些獨屬於軍人的終身榮譽時,不再不明覺厲,只有心懷敬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