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年都要花大價錢辦勝利日閱兵?俄羅斯人告訴你這些理由

軍事歷史 二戰 普京 斯大林 俄羅斯龍報 2017-05-13

為何每年都要花大價錢辦勝利日閱兵?俄羅斯人告訴你這些理由

俄羅斯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圖為5月9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2週年,緬懷在二戰中為抗擊法西斯而犧牲的英雄和在戰爭中遇難的平民。(圖片來源:中新社)

【俄羅斯龍報網特約記者張偉編譯報道】當俄羅斯人被社會學家問及,什麼是這個國家歷史長河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時,20年間最常見的回答都是偉大衛國戰爭(1941-1945)的勝利。因此定在5月9號,旨在紀念打敗了德國法西斯的勝利日慶典榮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慶祝活動也並不意外。這個節日會彙集來自各行各業的社會民眾,其中有大約2400萬人,相當於每6個俄羅斯人就有1個參加了2016年的勝利日慶祝活動。

“透視俄羅斯”英文網報道,近些年來,幾乎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士兵踏過紅場前的鵝卵石大道,展現俄羅斯的軍事硬實力。據悉,2015年的閱兵,俄羅斯投入了8億1千萬盧布(1420萬美元)。2016年也花費了2.95億盧布(510萬美元)。

閱兵活動的規模是宏大的。西歐和美國從未舉行過大型的軍事遊行來慶祝二戰的勝利結束。中國曾在2015年9月舉行了盛大的閱兵來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但也只是一次性的活動。而俄羅斯為何每年都要花上數百萬美元辦上這一次活動?

歷史上並非這樣多

值得注意的是,蘇聯時代的閱兵活動要比現在俄羅斯辦的活動低調,而且稀有得多。1945年6月,紅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勝利日大閱兵,此後20年,這個國家再沒舉行過一場閱兵活動。

俄羅斯歷史學家丹尼斯·巴比琴科(Denis Babichenko)表示,不論是斯大林還是他的繼任者赫魯曉夫都害怕衛國戰爭的指揮官們會因閱兵增強他們的地位,因此最高領導人沒有將民眾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些指揮官和其他衛國戰爭老兵的功績上。直到1965年,勝利日才真正成為一個節日。

第一個在任期內讓勝利日成為一個全國性慶祝活動的蘇聯領導人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他曾在1966年至1982年期間擔任蘇共總書記。但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閱兵慶典也只是在逢五逢十的週年時才舉行。蘇聯時期的最後一次閱兵在1990年,俄羅斯聯邦成立後的幾年裡也沒有任何閱兵活動。直到1995年紅場閱兵被重新恢復,到了21世紀,其規模才達到了今天的水平。

為何每年都要花大價錢辦勝利日閱兵?俄羅斯人告訴你這些理由

5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紅場向觀眾揮手示意。(圖片來源:中新社)

“你會感覺自豪,有安全感”

俄羅斯歷史學家迪米特里·安德烈耶夫(Dmitri Andreev)指出,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來說,勝利日讓這個國家凝聚在一起。“勝利日以及有關的紀念活動催生出了使這個國家團結一致的推動力”,安德烈耶夫解釋說,包括閱兵、焰火以及“不朽軍團”在內,官方強調這些儀式也是為了保持國民的身份認同感。

莫斯科人有時會抱怨現場觀看閱兵式很不方便。“你沒法靠得太近,也看不見任何東西,”俄羅斯學者伊利亞·瓦爾拉莫夫(Ilya Varlamov)在博客中評論道。“這不是給人民看的,而是給電視機看的。他們為什麼就不能為普通人準備看臺呢?”瓦爾拉莫夫批評政府把勝利日、關乎緬懷和悲痛的節日和“展現軍事實力”結合起來。

但是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支持辦閱兵式,列瓦達民調中心的數據顯示其支持率達到了96%。“在我小的時候,我和父母每年都看大閱兵”,24歲的莫斯科市民尤利婭·阿納斯塔西亞(Yulia Kovaleva)回憶說。“欣賞這些軍人步調一致地前進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你會感覺自豪,有安全感。”

為何每年都要花大價錢辦勝利日閱兵?俄羅斯人告訴你這些理由

閱兵儀式上,俄軍裝甲車駛過。(圖片來源:中新社)

(編輯:龍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