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最近上映的《敦刻爾克》,已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而口碑也是褒貶不一。

其實拋開影片內容不說,“敦刻爾克”本身就是一個歷史名詞,這場行動大家已經太熟,根本已經沒什麼懸念。所以諾蘭大師從另一個視角反映戰爭,秀一波意識流操作是可以理解的。

結果大師玩嗨了,把戰爭片拍成了懸疑片,這讓準備去影院欣賞一場爆炸盛宴的觀眾,自然感覺有些失落。

但影片能不能成為戰爭電影史中的經典,而不是一部“現象級”電影?我想,它還需歷經時間上的考驗。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說到經典戰爭片,又怎能落下這一部呢?——2000年,由吳宇森執導的《風語戰士》。

本片耗資1.2億美元,參與拍攝這部電影的演員不下2000人,片中更動用了大量的軍艦和坦克。

可惜吳宇森時運不濟。電影正好碰上911事件,最終票房才3300萬美金,導致米高梅公司虧損1.2億美金,使其逃不過被收購的命運。

但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之後,人們又重新認識了本片的價值。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雖然1990年的《喋血街頭》,吳宇森就拍出了一段越南戰爭場景,不過那只是小試牛刀而已。

而《風語戰士》是吳宇森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戰爭電影,整片充滿了吳氏專屬的暴力美學——場面恢弘,槍林彈雨,硝煙滾滾,血肉橫飛,讓人熱血沸騰。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

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幾百名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

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 。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風語者”作為美軍的祕密武器,每一位應召入伍的納瓦霍族人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千萬不能洩漏,因此,每一位“風語者”身邊都有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

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保護者卻也得殺死被保護者從而防止機密洩漏,尼古拉斯·凱奇飾演試驗的海軍軍官安德森就是這樣的一位保護者。

就劇情走向來說,在必要的時候必須殺死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軍人在情感和職責之間面臨進退維谷,這一點就具有相當強的戲劇張力。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吳宇森將他對槍戰場面的拍攝經驗,和他以往作品中的友情,背叛等等元素統統都放進了《風語戰士》,

刻畫出了戰場上那種超越人種的戰友情誼。

而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主角恩德斯,性格也較為複雜,

他生活中是一個略帶灰色的我行我素的酒鬼,而戰場上卻又是一個有血有肉,作戰英勇的士兵。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看著美軍和日軍為搶奪一處山頭陣地,輕重武器齊上陣,兩軍士兵冒著炮火頑強的向前衝鋒,

這正是鐵與火的洗禮,血與肉的抗爭,帶給觀眾的視覺效果簡直無與倫比。

吳導在拍攝火爆的戰爭場面時,在細節的處理方面也下是了一番苦功,全片出現的服裝武器等等也都經過考證。

比如謝爾曼坦克、士兵手中的湯普森衝鋒槍等等,都在向觀眾們展現著戰爭的真實與殘酷。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吳宇森作為一名華人導演來拍攝二戰題材的電影,已經盡力的表達出了他自己對於這場戰爭的理解——戰爭並非殺戮,而在於拯救。

任何戰爭電影所傳達的主旨,最終都是在嚮往和平,以此表現出戰爭的罪惡、人類的無奈和渺小。

這部戰爭片當年公映時讓米高梅公司鉅虧,後成經典之作

不知道各位看官又如何評價這部融合了東西方思想和情感的二戰電影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