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秦俊鄭大開講“南陽會戰”

軍事歷史 鄭州大學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南陽報業傳媒 2017-05-14

文化學者秦俊鄭大開講“南陽會戰”

龍騰南陽訊 “抗日戰爭中,為什麼日本天皇宣佈舉國投降後數天仍有戰鬥?”“‘南陽會戰’為何應是中國抗日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5月10日下午,全國勞動模範、國家一級作家、文化學者秦俊受鄭州大學統戰部邀請,在該校圖書館學術報告廳作了一場“抗日最後一戰——南陽會戰”的專題講座,以史為據解讀抗戰史,講述抗日戰爭中南陽人民的犧牲奉獻和奮勇抗擊日軍的動人事蹟。

《南陽會戰:中國抗日最後一戰》是秦俊經過詳細實地調查,採訪在世當事人,認真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並多方借鑑日本及臺灣地區所編纂史料和參戰官兵回憶錄,悉心研究,認真考證,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家鄉南陽的自豪感,以歷史的視角、小說家筆法所撰寫的新著,一經出版即引起軍事、史學、志學和社會各界關注。

文化學者秦俊鄭大開講“南陽會戰”

此次受鄭州大學之邀舉辦專題講座,秦俊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具體翔實的事例,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述說南陽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共赴國難,做出巨大犧牲,積極抵抗外辱,取得輝煌勝利,南陽會戰由此成為抗日戰爭最後一戰。秦俊認為“芷江戰役”和日軍在芷江投降被國際公認,但應還南陽抗戰歷史真相。因為“南陽會戰”是中國抗戰後期最有影響的一次戰役,重創日軍,打亂其作戰部署,打擊其囂張氣焰,遲滯敵軍侵略進程,保護了大後方安全及穩定人心,尤其保護了西安、漢中、成都乃至當時首都重慶安全,展示南陽人民團結抗戰的形象風采,很好地激勵提振全國軍民精神,這場會戰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在日本天皇宣佈舉國投降後數天仍有戰鬥,直至1945年8月20日下午才停戰投降,所以說“南陽會戰”為最後一戰,甚至評價其改變抗戰進程也不為過。

秦俊介紹,“南陽會戰”為抗戰最後一戰的觀點提出後,引起國家史學界、抗戰史界的重視,並得到原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領導專家的認可,經逐級審閱書本順利出版,撥清歷史迷霧,還原這段史實。他作為南陽一位文史學者,一位作家,感到很是欣慰。講座之後,秦俊向鄭大圖書館贈送了這本新著。之前,他曾在北京大學舉辦相關講座,在北大學子中引起反響和共鳴,使學子們深受教育和感染。

通訊員 魯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