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 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軍事歷史 左寶貴 葉志超 中國近代史 歷史的足跡 2017-06-23

平壤之戰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於1894年9月15日在朝鮮平安道首府平壤進行,是日本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的決定性作戰。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 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在這場戰役中,清軍佔得優勢更大。首先是地形優勢,平壤是朝鮮平安道首府,山環水抱,城牆高大堅固。共有城門六座:南為朱雀門,西南為靜海門,西北為七星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長慶門,東南為大同門。玄武門跨牡丹峰修築,由於牡丹臺緊靠城牆,因而成了守衛平壤的關鍵,城東又倚大同江為天險,總之平壤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其次清軍兵員、武器、糧食都很充足,足以以逸待勞,擊退來犯之敵。另外,朝鮮官民也大力支持清軍,清軍入駐平壤後“朝鮮難民、義團等簞食壺漿,饋遺不絕”,平安道觀察使閔丙奭積極協助清軍作戰,而在漢城的朝鮮統治者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亦暗中向清軍傳遞情報,企圖裡應外合擊退日軍。反觀日軍,並不得朝鮮人心,日本史料記載“所有地方之韓人見我軍則迴避逃匿”,被日軍強徵來的朝鮮伕役,“皆懷畏怖,不肯服役,強使服役則中途逃竄,比比皆是。因此,我北進各隊及元山支隊,其行進途中備嘗給養缺乏之苦。師團本隊除粗米飯外,副食毫無,僅以一匙之鹽,供數日之食”。一路上還不斷遇到朝鮮人的偷襲。然而,即便清軍有這些優勢,並未主動進擊,扭轉戰局,特別是清軍軍紀敗壞,令原本盛情歡迎的朝鮮民眾寒心,正如目擊平壤之戰的朝鮮人樸殷植所說:“始清兵渡江,我民爭簞壺迎饋,而乃肆盜掠,大失民望”。總之,清軍沒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最終導致清軍失敗,以至於影響了整個戰局。

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 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1894年9月15日這一天平壤之戰打響,按預定計劃日軍兩支隊兵分兩路向守衛平壤城北玄武門外的清軍展開了鉗形攻勢,清晨5時正,日軍支隊長下達了命令,發射了進攻平壤城北的第一炮,這一天玄武門外是槍聲炮聲大震,硝煙與朝霧相混,幾乎咫尺難辯,日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守衛平壤城北的左寶貴的奉軍發起了猛攻,先後攻克了清軍控制的城外堡壘和制高點牡丹臺,日軍隨即把炮兵移到臺上,對玄武門和全城構成了極大威脅,左寶貴當時正在玄武門上督戰,看見牡丹臺失守,知道大勢不可挽回,決意以死當之,他換上了御賜朝服,親燃大炮,連發36顆,此一戰關乎全域,雙方均是拼死一戰,“日軍三突之,清兵三退之”,激戰中,左寶貴兩處中彈卻毫無退意,裹傷指揮,隨後日軍榴霰彈連至,左寶貴當胸中炮而亡,玄武門隨即失守。

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 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此時,日軍雖然初戰告捷,卻依然被阻於城外,然而左寶貴之死令清軍震動,統帥葉志超開始尋思退路,當晚他召集各統領商議放棄平壤,撤軍至鴨綠江設防,諸將中只有馬玉昆提出反對,葉志超不聽,於是下令部隊撤離平壤,所謂“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意志一喪,失敗也就註定了,當夜8時,清軍開始撤退,葉志超傳令放棄輜重,輕裝持械連夜而退,是夜,大雨傾盆,清兵冒雨蜂擁出城,日軍在黑暗中聽到人馬奔騰以為是清軍劫寨,於是攔路截殺,清兵混亂中不分敵我,胡亂放槍開炮,自相殘殺,經過整整一夜,清軍全部退出平壤,在混亂中死傷人數達到了兩千人,遠遠超過了在戰役中的損失。

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 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16日拂曉,日軍進入平壤,發現城內已沒有清軍一兵一卒,而被清軍丟棄的武器、彈藥糧餉和其他物資無數,盡數為日軍所得,撤至安州的葉志超並沒有打算在此地據險固守,他不聽聶士成的意見,率部再逃到定州,最後渡過鴨綠江,回到了清國的境內,6天中,清軍在葉志超的統帥下狂洩五百里,平壤失利的消息傳來,中樞震動,朝野譁然,清廷下令嚴辦葉志超,將他械送京師,由刑部定斬監候,在平壤戰役中立有軍工的衛汝貴也因沒有反對葉志超撤兵,和在朝鮮縱兵搶掠而被斬立決,不過這些都是於事無補了,隨著清軍的退卻,日軍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佔領了朝鮮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