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軍事 有故事的小軍犬 有故事的小軍犬 2017-10-28

「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雪域高原上處的演練

前段時間回家探親,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說:“今年怎麼又沒穿軍裝回家!每年都讓你穿回來讓我看看,你都不願意。”我默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發現自己,真的是越來越不不喜歡穿著軍裝出門了。主要是怕麻煩。比如,路上遇到個小偷小摸起的,遇到個老人摔倒的,遇到個落水的,你去不去見義勇為?你若不上去,肯定會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軍裝,人民子弟兵的標誌,是責任,是擔當,也是一種無形的道德綁架。還有就是,跟女朋友出門,你穿著軍裝,她挽著你的手,總覺得不大合適吧?

所以,除了在單位工作,或是集體外出執勤,我從來不穿著軍裝出門,更別說探親回家了。

爺爺說,他當兵的年代,第一次探親回家,整個村子都打著鞭炮迎接他,那時候是他人生中最風光的時候。奶奶也是因為他是當兵的,才選擇嫁給他。

「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人民子弟兵平時訓練

爺爺當兵的時候是在五六十年代,當了幾年志願兵,至今還每個月還領著幾千塊的退休金。那時候他是在工程兵團裡修鐵路的,吃得飽、穿得暖。他們外出的時候,都愛穿著軍裝,路上的小姑涼都愛多看他們幾眼,跟現在的那些“小明星”差不多。

我突然就想到,在今年的報告裡提到的:“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在機制層面上保障“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落地生根。這是對軍人的一種巨大的關懷和鼓舞,為了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增強退役軍人的歸屬感、榮譽感。

但是,為什麼要在這麼重大的會議中提出來呢?

「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人民子弟兵參加搶險救災

因為現在這種軍人的榮譽感逐漸流失。廣東某機動部隊外出執勤,整齊列隊等候上車就成了網紅;某解放軍戰士外出到醫院就診,排隊時保持軍姿也大受讚揚……這些不都是作為一個軍人應該做的嗎?有什麼值得宣揚的呢。

正是因為這種榮譽感和社會地位的下降,民眾對軍人的認同感有所下降,有時把軍人的一些日常表現,認為是在作秀、是在裝。我想說,有些人是在“裝”,還裝了一輩子。

走路的時候不自覺地雙臂前後擺動,步子每步75釐米;疊被子每次都要捏一下被角,扣出個角來;每次聽到鈴聲響,總會從床驚醒,以為是緊急集合……這些情況,當過兵的你,是不是都有類似的經歷。這些東西,我們確實是裝的,裝進了腦海裡,鑽進了骨子裡,有可能一輩子也改不了了。

我們偉大的主席正是看到了社會上一些群眾對軍人職業的不認同,軍人社會不高,才發出了這樣的倡導。我想,下步必將出臺一系列擁軍政策、提高軍人福利待遇政策。至少,要讓一人蔘軍,老婆孩子不捱餓,孩子能受到好點的教育。這樣,軍人才能在部隊安心工作。

「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圖為印春榮

其實,軍人真聽不容易的。我們的一個老首長,幾次榮利個人一等功、二等功,前段時間還被國家軍委授予了“八一”榮譽勳章。他叫做印春榮,與犯罪分子鬥爭多年,從事了多年的情報工作。

為了保護妻兒,結婚二十多年,他和妻子在一起相守的日子不到兩年,他幾乎不會出現在妻子的社交圈裡。街頭相遇假裝不相識,年幼的兒子在作文中都不敢寫我的爸爸是印春榮。對工作對戰友都盡心盡職的硬漢子,唯獨對親人,對妻兒卻滿是內疚,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於印春榮而言,形遠離而心深藏,則是他最獨特的愛的表達。

有一次,他工作期間突然暈倒,被送進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住院不到十天,他就“跑”了出來,有一場重大的收網行動要等著他指揮。如果有人看過電影《湄公河行動》,那裡面的場景和他工作狀態基本一致。很多人犯罪分子恨他,畢竟他壞了那麼多人的好事。他回家就從來不穿軍裝,目標太大,容易被人暗算。

「軍營故事」現在軍人回家探親,為什麼都不願意穿軍裝了

毒品銷燬

在政治處工作的時候,有的基層中隊的戰士反映,他們的三等功、優秀士兵喜報,常常無處寄送,或者寄送之後,石沉大海,了無音訊。爺爺說,以前軍人家庭的喜報都是村委會、社區敲鑼打鼓送上門的。現如今,卻是如此冷遇,不正是軍人社會地位下降了的表現嗎?

和平時間,軍人沒有卓著的戰功,卻有奉獻的功勞;沒有殺敵的褒獎,卻有備戰的艱辛。我相信,報告中提出的,讓軍人成為社會尊崇的職業,以後一定會落到實處。畢竟,主席作為一個轉業軍人,他最能體會到軍人的軍人的難處。

希望我們以後回家的時候,我們都能堂堂正正、高高興興地穿著軍裝回家,受人尊崇。

想了解更多發生在軍營裡的故事,敬請關注我的頭條“有故事的小軍犬”,歡迎點贊評論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