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充軍發配之前,紀曉嵐這個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祿是一百零五兩銀子,每月還不到十兩。虛歲四十五歲的紀學士(請注意,不是大學士)已經娶了一妻三妾,生了三個兒子(老四紀汝億是他從烏魯木齊回來後生的)和數目不詳的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

這麼一大家子,一百零五兩銀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所以要想吃飽,不想點歪門邪道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紀學士潔身自好,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他要指著各省官員送來的常例錢鈔(冰敬、炭敬、節禮)過活,所以為他們走走後門兒,也不能怪紀曉嵐口風不嚴。要怪只能怪清朝皇帝太小摳兒——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公主額附每年都有數千數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皇莊,他們肥吃肥喝,紀曉嵐們自然也不甘心喝西北風。

紀曉嵐的小動作被乾隆發現了,而紀曉嵐在朝廷里人緣相當不好(罵人不帶髒字: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居然被判處了死刑。在臨刑前,乾隆召見紀曉嵐,意思是要送他最後一程。關鍵時刻,還是乾隆網開一面:“念其事朕有年,文事更張不無微勞,故免一死,著發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續功贖罪。”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充軍發配之前,紀曉嵐這個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祿是一百零五兩銀子,每月還不到十兩。虛歲四十五歲的紀學士(請注意,不是大學士)已經娶了一妻三妾,生了三個兒子(老四紀汝億是他從烏魯木齊回來後生的)和數目不詳的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

這麼一大家子,一百零五兩銀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所以要想吃飽,不想點歪門邪道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紀學士潔身自好,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他要指著各省官員送來的常例錢鈔(冰敬、炭敬、節禮)過活,所以為他們走走後門兒,也不能怪紀曉嵐口風不嚴。要怪只能怪清朝皇帝太小摳兒——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公主額附每年都有數千數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皇莊,他們肥吃肥喝,紀曉嵐們自然也不甘心喝西北風。

紀曉嵐的小動作被乾隆發現了,而紀曉嵐在朝廷里人緣相當不好(罵人不帶髒字: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居然被判處了死刑。在臨刑前,乾隆召見紀曉嵐,意思是要送他最後一程。關鍵時刻,還是乾隆網開一面:“念其事朕有年,文事更張不無微勞,故免一死,著發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續功贖罪。”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逃過一死的紀曉嵐千里迢迢跑到烏魯木齊,雖然一路上受盡勢力奴僕的腌臢氣,但是一到軍營,馬上鹹魚翻身——一幫廝殺漢看到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來到這裡,除了幫著寫報告,啥事也不讓他幹,功勞卻要記他一筆,紀曉嵐開始了逍遙自在的“軍旅生涯”。

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流著口水記載了他在烏魯木齊吃過的好東西:“有野駝,止一峰,臠之極肥美”,“騾肉肥脆可食,馬則未見食之者。又有野羊,食之與常羊無異。”

估計當時是生態環境還沒有遭到破壞,清軍又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這幫平叛的朝廷精銳,打叛軍的時候順便打打獵,那就是摟草打兔子。前線將士都吃膩了肉食(軍前青菜比肉食難得十倍),覺得老醃菜也比牛羊肉好吃,但是對於只吃肉不吃菜的紀曉嵐來說,這件事就是孫猴子進了蟠桃園。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充軍發配之前,紀曉嵐這個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祿是一百零五兩銀子,每月還不到十兩。虛歲四十五歲的紀學士(請注意,不是大學士)已經娶了一妻三妾,生了三個兒子(老四紀汝億是他從烏魯木齊回來後生的)和數目不詳的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

這麼一大家子,一百零五兩銀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所以要想吃飽,不想點歪門邪道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紀學士潔身自好,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他要指著各省官員送來的常例錢鈔(冰敬、炭敬、節禮)過活,所以為他們走走後門兒,也不能怪紀曉嵐口風不嚴。要怪只能怪清朝皇帝太小摳兒——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公主額附每年都有數千數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皇莊,他們肥吃肥喝,紀曉嵐們自然也不甘心喝西北風。

紀曉嵐的小動作被乾隆發現了,而紀曉嵐在朝廷里人緣相當不好(罵人不帶髒字: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居然被判處了死刑。在臨刑前,乾隆召見紀曉嵐,意思是要送他最後一程。關鍵時刻,還是乾隆網開一面:“念其事朕有年,文事更張不無微勞,故免一死,著發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續功贖罪。”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逃過一死的紀曉嵐千里迢迢跑到烏魯木齊,雖然一路上受盡勢力奴僕的腌臢氣,但是一到軍營,馬上鹹魚翻身——一幫廝殺漢看到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來到這裡,除了幫著寫報告,啥事也不讓他幹,功勞卻要記他一筆,紀曉嵐開始了逍遙自在的“軍旅生涯”。

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流著口水記載了他在烏魯木齊吃過的好東西:“有野駝,止一峰,臠之極肥美”,“騾肉肥脆可食,馬則未見食之者。又有野羊,食之與常羊無異。”

估計當時是生態環境還沒有遭到破壞,清軍又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這幫平叛的朝廷精銳,打叛軍的時候順便打打獵,那就是摟草打兔子。前線將士都吃膩了肉食(軍前青菜比肉食難得十倍),覺得老醃菜也比牛羊肉好吃,但是對於只吃肉不吃菜的紀曉嵐來說,這件事就是孫猴子進了蟠桃園。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平時一年俸祿也買不到一隻的陸八珍之首駝峰(駝峰、熊掌、猴腦、猩脣、犴鼻、豹胎、犀尾、鹿筋為陸八珍),紀曉嵐能當大蘿蔔啃,這日子過得美死了。

除了吃現成的,紀曉嵐還想自己打獵,而且他在軍前居然還很有威望權力,能隨時調用槍炮:當時他們駐地外有一頭又大又凶悍的大野豬(其巨如牛,人近之輒被傷),這應該是一頭豬王(常率其族數百)。

當時的參領(八旗都統之下,佐領之上,正三品武將)額爾赫圖想為民除害,就帶著大批人馬和七條獵犬進山圍捕,結果剛一照面,七條獵犬就變成了豬食,拿槍帶箭的清軍嚇得掉頭就跑:“猝與遇,七犬立為所啖,復厲齒向人,鞭馬狂奔乃免。”

紀曉嵐一聽這事兒,也來了興趣,就想表現一把,還為此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在合適的地方,用大木頭建一個圍欄,人藏在裡邊,大野豬來了,就用大炮轟它孃的。但是清軍將領認為紀曉嵐這招兒不靈:如果一炮轟不中,那野豬可以用大獠牙輕鬆拆掉柵欄,藏在裡面的人一個都跑不掉:“倘擊不中,則其牙拔柵,如拉朽,柵中人危矣。”

紀曉嵐一想也對:那還是別冒險了,豬肉能不能吃到不打緊,還是保住小命要緊!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充軍發配之前,紀曉嵐這個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祿是一百零五兩銀子,每月還不到十兩。虛歲四十五歲的紀學士(請注意,不是大學士)已經娶了一妻三妾,生了三個兒子(老四紀汝億是他從烏魯木齊回來後生的)和數目不詳的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

這麼一大家子,一百零五兩銀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所以要想吃飽,不想點歪門邪道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紀學士潔身自好,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他要指著各省官員送來的常例錢鈔(冰敬、炭敬、節禮)過活,所以為他們走走後門兒,也不能怪紀曉嵐口風不嚴。要怪只能怪清朝皇帝太小摳兒——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公主額附每年都有數千數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皇莊,他們肥吃肥喝,紀曉嵐們自然也不甘心喝西北風。

紀曉嵐的小動作被乾隆發現了,而紀曉嵐在朝廷里人緣相當不好(罵人不帶髒字: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居然被判處了死刑。在臨刑前,乾隆召見紀曉嵐,意思是要送他最後一程。關鍵時刻,還是乾隆網開一面:“念其事朕有年,文事更張不無微勞,故免一死,著發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續功贖罪。”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逃過一死的紀曉嵐千里迢迢跑到烏魯木齊,雖然一路上受盡勢力奴僕的腌臢氣,但是一到軍營,馬上鹹魚翻身——一幫廝殺漢看到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來到這裡,除了幫著寫報告,啥事也不讓他幹,功勞卻要記他一筆,紀曉嵐開始了逍遙自在的“軍旅生涯”。

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流著口水記載了他在烏魯木齊吃過的好東西:“有野駝,止一峰,臠之極肥美”,“騾肉肥脆可食,馬則未見食之者。又有野羊,食之與常羊無異。”

估計當時是生態環境還沒有遭到破壞,清軍又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這幫平叛的朝廷精銳,打叛軍的時候順便打打獵,那就是摟草打兔子。前線將士都吃膩了肉食(軍前青菜比肉食難得十倍),覺得老醃菜也比牛羊肉好吃,但是對於只吃肉不吃菜的紀曉嵐來說,這件事就是孫猴子進了蟠桃園。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平時一年俸祿也買不到一隻的陸八珍之首駝峰(駝峰、熊掌、猴腦、猩脣、犴鼻、豹胎、犀尾、鹿筋為陸八珍),紀曉嵐能當大蘿蔔啃,這日子過得美死了。

除了吃現成的,紀曉嵐還想自己打獵,而且他在軍前居然還很有威望權力,能隨時調用槍炮:當時他們駐地外有一頭又大又凶悍的大野豬(其巨如牛,人近之輒被傷),這應該是一頭豬王(常率其族數百)。

當時的參領(八旗都統之下,佐領之上,正三品武將)額爾赫圖想為民除害,就帶著大批人馬和七條獵犬進山圍捕,結果剛一照面,七條獵犬就變成了豬食,拿槍帶箭的清軍嚇得掉頭就跑:“猝與遇,七犬立為所啖,復厲齒向人,鞭馬狂奔乃免。”

紀曉嵐一聽這事兒,也來了興趣,就想表現一把,還為此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在合適的地方,用大木頭建一個圍欄,人藏在裡邊,大野豬來了,就用大炮轟它孃的。但是清軍將領認為紀曉嵐這招兒不靈:如果一炮轟不中,那野豬可以用大獠牙輕鬆拆掉柵欄,藏在裡面的人一個都跑不掉:“倘擊不中,則其牙拔柵,如拉朽,柵中人危矣。”

紀曉嵐一想也對:那還是別冒險了,豬肉能不能吃到不打緊,還是保住小命要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紀曉嵐在烏魯木齊,還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包括整天跟將軍們吹牛打屁講鬼故事、閒暇時間進行考古發掘,這些故事《閱微草堂筆記》裡都有,咱們就不囉嗦了。只是有一點會讓人感到奇怪:別人充軍都是挨打受罵,為啥紀曉嵐每天吃喝玩樂,過得那麼逍遙自在?

從紀曉嵐身上,我們能總結出三點經驗:第一、紀曉嵐不是腐儒,而是一位雜家。即使是拿破崙,也很注意保護學者,行軍的時候,一定要讓學者和驢子走在隊伍中間以便保護。清軍將領以滿人為主,都不怎麼識字,遇到紀曉嵐這樣的大知識分子,自然會高看一眼。有本事的人到哪裡都吃得開,像紀曉嵐和珅這樣的人,放到火星上都餓不著,要是換做手白如玉的狀元王傑,日子可能就不會那麼舒服了——他跟那些大老粗廝殺漢根本就玩兒不到一起去。

第二、紀曉嵐極其精明而又闊達大度,甚至可以說大大咧咧:穿著不講究,長得不漂亮(貌寢),還有一副令廝殺漢佩服的好肚皮,罵起人來也常勝不輸。那些武將看皇帝身邊的大學士(軍漢可不知道大學士和侍讀學士差著行市呢)一點酸腐氣息都沒有,反而跟自己一樣粗獷豪放,自然是大生好感。

"

在清朝,一提起充軍發配,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特別是“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簡直是生不如死,所以判決下來,很多人寧肯自殺。但是紀曉嵐犯了事兒被髮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卻整天吃喝玩樂,混得比在乾隆跟前還滋潤。特別是烏魯木齊打不進的獐狍野鹿,讓無肉不歡的紀大煙袋大快朵頤——以他四品侍讀學士的薪水,在京城還真不能天天吃肉。

據《清史稿·列傳一百七》記載,紀曉嵐當四品銜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時候,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被謫戍烏魯木齊:“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充軍發配之前,紀曉嵐這個四品京官每年的俸祿是一百零五兩銀子,每月還不到十兩。虛歲四十五歲的紀學士(請注意,不是大學士)已經娶了一妻三妾,生了三個兒子(老四紀汝億是他從烏魯木齊回來後生的)和數目不詳的女兒(其中一個嫁給了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

這麼一大家子,一百零五兩銀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所以要想吃飽,不想點歪門邪道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紀學士潔身自好,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他要指著各省官員送來的常例錢鈔(冰敬、炭敬、節禮)過活,所以為他們走走後門兒,也不能怪紀曉嵐口風不嚴。要怪只能怪清朝皇帝太小摳兒——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公主額附每年都有數千數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皇莊,他們肥吃肥喝,紀曉嵐們自然也不甘心喝西北風。

紀曉嵐的小動作被乾隆發現了,而紀曉嵐在朝廷里人緣相當不好(罵人不帶髒字: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居然被判處了死刑。在臨刑前,乾隆召見紀曉嵐,意思是要送他最後一程。關鍵時刻,還是乾隆網開一面:“念其事朕有年,文事更張不無微勞,故免一死,著發往烏魯木齊軍前效力,續功贖罪。”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逃過一死的紀曉嵐千里迢迢跑到烏魯木齊,雖然一路上受盡勢力奴僕的腌臢氣,但是一到軍營,馬上鹹魚翻身——一幫廝殺漢看到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來到這裡,除了幫著寫報告,啥事也不讓他幹,功勞卻要記他一筆,紀曉嵐開始了逍遙自在的“軍旅生涯”。

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流著口水記載了他在烏魯木齊吃過的好東西:“有野駝,止一峰,臠之極肥美”,“騾肉肥脆可食,馬則未見食之者。又有野羊,食之與常羊無異。”

估計當時是生態環境還沒有遭到破壞,清軍又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這幫平叛的朝廷精銳,打叛軍的時候順便打打獵,那就是摟草打兔子。前線將士都吃膩了肉食(軍前青菜比肉食難得十倍),覺得老醃菜也比牛羊肉好吃,但是對於只吃肉不吃菜的紀曉嵐來說,這件事就是孫猴子進了蟠桃園。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平時一年俸祿也買不到一隻的陸八珍之首駝峰(駝峰、熊掌、猴腦、猩脣、犴鼻、豹胎、犀尾、鹿筋為陸八珍),紀曉嵐能當大蘿蔔啃,這日子過得美死了。

除了吃現成的,紀曉嵐還想自己打獵,而且他在軍前居然還很有威望權力,能隨時調用槍炮:當時他們駐地外有一頭又大又凶悍的大野豬(其巨如牛,人近之輒被傷),這應該是一頭豬王(常率其族數百)。

當時的參領(八旗都統之下,佐領之上,正三品武將)額爾赫圖想為民除害,就帶著大批人馬和七條獵犬進山圍捕,結果剛一照面,七條獵犬就變成了豬食,拿槍帶箭的清軍嚇得掉頭就跑:“猝與遇,七犬立為所啖,復厲齒向人,鞭馬狂奔乃免。”

紀曉嵐一聽這事兒,也來了興趣,就想表現一把,還為此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在合適的地方,用大木頭建一個圍欄,人藏在裡邊,大野豬來了,就用大炮轟它孃的。但是清軍將領認為紀曉嵐這招兒不靈:如果一炮轟不中,那野豬可以用大獠牙輕鬆拆掉柵欄,藏在裡面的人一個都跑不掉:“倘擊不中,則其牙拔柵,如拉朽,柵中人危矣。”

紀曉嵐一想也對:那還是別冒險了,豬肉能不能吃到不打緊,還是保住小命要緊!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紀曉嵐在烏魯木齊,還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包括整天跟將軍們吹牛打屁講鬼故事、閒暇時間進行考古發掘,這些故事《閱微草堂筆記》裡都有,咱們就不囉嗦了。只是有一點會讓人感到奇怪:別人充軍都是挨打受罵,為啥紀曉嵐每天吃喝玩樂,過得那麼逍遙自在?

從紀曉嵐身上,我們能總結出三點經驗:第一、紀曉嵐不是腐儒,而是一位雜家。即使是拿破崙,也很注意保護學者,行軍的時候,一定要讓學者和驢子走在隊伍中間以便保護。清軍將領以滿人為主,都不怎麼識字,遇到紀曉嵐這樣的大知識分子,自然會高看一眼。有本事的人到哪裡都吃得開,像紀曉嵐和珅這樣的人,放到火星上都餓不著,要是換做手白如玉的狀元王傑,日子可能就不會那麼舒服了——他跟那些大老粗廝殺漢根本就玩兒不到一起去。

第二、紀曉嵐極其精明而又闊達大度,甚至可以說大大咧咧:穿著不講究,長得不漂亮(貌寢),還有一副令廝殺漢佩服的好肚皮,罵起人來也常勝不輸。那些武將看皇帝身邊的大學士(軍漢可不知道大學士和侍讀學士差著行市呢)一點酸腐氣息都沒有,反而跟自己一樣粗獷豪放,自然是大生好感。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第三、紀曉嵐是個樂天派,只要有肉吃有煙抽,天下就沒什麼苦惱的事情。至於“日御五女”,在平叛的大軍中,根本就不用發愁——普通士兵或許苦熬幹修,但是高級將領從來就不缺戰俘。否則以紀曉嵐一天不那什麼,就會“雙目盡赤肌膚欲裂”,他在烏魯木齊熬不過半年。所以紀曉嵐這個文人,其實是有很大的匪氣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紀曉嵐與清軍將領有共同的愛好,自然是越處越好。

這樣看來,紀曉嵐的遭遇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所謂的困難和逆境,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真正有本事的人,知道上什麼山唱什麼歌,也知道如何苦中作樂,更知道怎麼把挫折變成享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