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戲玩家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市場,復興的機械鍵盤迎合了怎樣的消費訴求?'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1期,原文標題《擴張的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正在從一種遊戲玩家們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消費市場。這一轉變的背後,是消費升級時代人們追求“體驗感”的一種新表現。

記者/王梓輝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1期,原文標題《擴張的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正在從一種遊戲玩家們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消費市場。這一轉變的背後,是消費升級時代人們追求“體驗感”的一種新表現。

記者/王梓輝

從遊戲玩家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市場,復興的機械鍵盤迎合了怎樣的消費訴求?

隨著市場的發展,想要購買機械鍵盤的顧客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機械的復興

機械鍵盤迴歸主流市場的過程要追溯到14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剛剛大四畢業的年輕學生。

高中時期隨父母移居北京的韓伯翰永遠忘不掉2005年的那個夏天,那是他大四畢業的假期,還沒找工作的他纏著母親說自己還沒去過香港,想去玩一次。母親同意了。到了香港後,他拋下了瘋狂購物的母親,徑直找到了一間藏在寫字樓內的辦公室,那是德國計算機外設製造商CHERRY在亞太地區的辦公室。有點冒失地推門進去,他對著一位叫Raymon的工作人員說自己想要買一臺機械鍵盤。

在那之前,他剛剛才聽說了“機械鍵盤”這個名詞。那時他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喜歡打遊戲,也喜歡研究打遊戲用的裝備,就在網上尋找好的鍵盤。國內能買著的都研究明白了,就去看看國外有沒有什麼新鮮的,無意中看到有人說“機械鍵盤才是真正有靈魂的鍵盤”,韓伯翰到中關村找了一圈,發現在國內根本買不到機械鍵盤。原來那時統治鍵盤行業的是1995年才誕生的“薄膜鍵盤”,而機械鍵盤作為原來的“老大哥”,已經快被歷史淘汰了。

若查閱鍵盤的發展歷史,我們能發現機械鍵盤才是“鍵盤”這個品類最早的產品形態,畢竟其“祖師爺”打字機在19世紀被髮明的時候,只能依靠純物理機械機構進行運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的發明,機械結構的鍵盤也隨之被引進作為PC的標準輸入裝置。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1期,原文標題《擴張的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正在從一種遊戲玩家們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消費市場。這一轉變的背後,是消費升級時代人們追求“體驗感”的一種新表現。

記者/王梓輝

從遊戲玩家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市場,復興的機械鍵盤迎合了怎樣的消費訴求?

隨著市場的發展,想要購買機械鍵盤的顧客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機械的復興

機械鍵盤迴歸主流市場的過程要追溯到14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剛剛大四畢業的年輕學生。

高中時期隨父母移居北京的韓伯翰永遠忘不掉2005年的那個夏天,那是他大四畢業的假期,還沒找工作的他纏著母親說自己還沒去過香港,想去玩一次。母親同意了。到了香港後,他拋下了瘋狂購物的母親,徑直找到了一間藏在寫字樓內的辦公室,那是德國計算機外設製造商CHERRY在亞太地區的辦公室。有點冒失地推門進去,他對著一位叫Raymon的工作人員說自己想要買一臺機械鍵盤。

在那之前,他剛剛才聽說了“機械鍵盤”這個名詞。那時他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喜歡打遊戲,也喜歡研究打遊戲用的裝備,就在網上尋找好的鍵盤。國內能買著的都研究明白了,就去看看國外有沒有什麼新鮮的,無意中看到有人說“機械鍵盤才是真正有靈魂的鍵盤”,韓伯翰到中關村找了一圈,發現在國內根本買不到機械鍵盤。原來那時統治鍵盤行業的是1995年才誕生的“薄膜鍵盤”,而機械鍵盤作為原來的“老大哥”,已經快被歷史淘汰了。

若查閱鍵盤的發展歷史,我們能發現機械鍵盤才是“鍵盤”這個品類最早的產品形態,畢竟其“祖師爺”打字機在19世紀被髮明的時候,只能依靠純物理機械機構進行運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的發明,機械結構的鍵盤也隨之被引進作為PC的標準輸入裝置。

從遊戲玩家的“戰鬥利器”走向更廣闊的普通市場,復興的機械鍵盤迎合了怎樣的消費訴求?

CHERRY中國區總經理、北京爵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韓伯翰,他是最早將機械鍵盤帶入中國的人之一

“我們覺得控制鍵盤手感的就是兩個因素,一個是‘段落感’,另一個就是‘回彈力度’。”拿著一個機械鍵盤的核心部分——機械軸(也可以稱之為“開關/Switch”),現在已經是CHERRY中國區總經理的韓伯翰對本刊解釋起了機械鍵盤的魅力所在。作為一個身材壯碩的中年男子,那枚機械軸在他手裡顯得格外袖珍,大約只有兩釐米長。其內部的主要構造包括了軸心、彈簧、觸發銅片等元件。其中控制段落感的是軸心,回彈力度則由彈簧決定。經過不同廠商對“銅片與軸心的接觸面積”“彈簧匝數”等細節的調整,機械鍵盤便產生了不同的使用手感。

1983年,來自德國的CHERRY公司研發出了機械鍵盤歷史上劃時代的產品:MX機械軸。通過1984年推出的CHERRY MX Black(黑軸)、1987年推出CHERRY MX Blue(青軸)、1992年推出CHERRY MX Brown(茶軸)及2008年的CHERRY MX Red(紅軸),他們用了20多年時間完成了業界準則的“黑青茶紅”四大軸體。

但在1995年,薄膜鍵盤技術橫空出世,這種鍵盤底部有一層很薄的薄膜電路,當頂層按鍵被按下導致兩層接觸時,電路被接通,信號就發出去了。因為主要構造就是一張橡膠薄膜,因此成本要比複雜的機械結構低得多,重量也更輕薄。鍵盤發燒友房迪時回憶說,即使是戴爾SK-8135鍵盤這樣手感非常好的經典薄膜鍵盤,在2000年初的售價也不超過200元。在個人電腦迅速普及的大環境下,價廉輕薄的薄膜鍵盤顯然更適應時代的發展,機械鍵盤逐漸被薄膜鍵盤擠出了市場。

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初期,全世界還堅持生產機械鍵盤的公司寥寥無幾。即使是CHERRY,他們在鍵盤領域也只剩下一些面向專業應用的to B業務,完全沒有了面向普通用戶的經銷商體系,這也讓韓伯翰在2005年不得不追到香港來買鍵盤。

“Raymon當時告訴我說:‘對不起,我們是一個to B的企業,不做零售。”14年後,韓伯翰仍然記得那位工作人員的名字,因為那是改變他命運的一次對話。“我當時也不懂什麼叫‘to B’,就問他什麼意思。Raymon說就是10臺起賣,我當時算了一下,大概80多美元一臺,10臺就要超過7000塊人民幣。”

韓伯翰後來咬了咬牙,用自己攢的壓歲錢背了10臺機械鍵盤迴了北京。除了自己留下的那臺,他開始在一些專業電子設備論壇上介紹機械鍵盤。為了不暴露自己打廣告的目的,他先註冊了一個“小號”,還故意用繁體字發言,冒充臺灣人。過了幾天,他又換了一個號,說自己手裡就有機械鍵盤。這時不少論壇裡的網友已經被他之前的“科普”所吸引,開始私信找他買。

一週後,Raymon通過他留的座機號碼打電話回訪,韓伯翰告訴他說9臺機械鍵盤都賣完了,Raymon大吃一驚。“他當時跟我說:‘小孩我看好你,我再給你100臺,你繼續幫我們賣吧?’”已經開始找工作的韓伯翰根本沒想過要做賣機械鍵盤的生意,結果Raymon說給他在價格上打個八折,韓伯翰一心軟就同意了。

為了這100臺,韓伯翰不得不繼續在論壇上宣傳機械鍵盤,翻譯各種國外的資料。論壇上賣不完100臺,他就拉著剩下的幾十臺去中關村找熟悉的店家,讓他們幫忙賣。剛開始沒人願意幫他賣,因為800塊錢的鍵盤在2005年是難以想象的。但軟磨硬泡之後,店家試了試,倒也慢慢賣完了。

“我們第一撥種子用戶特別好,都是那些小有名氣的遊戲高手。”回顧當初的經歷,韓伯翰有這樣的結論。這也是很自然的現象,畢竟遊戲愛好者們是對電腦外設最熱衷的一群人。通過他們的口耳相傳,機械鍵盤逐漸在遊戲圈裡形成了一個輿論共識,即相比普通的薄膜鍵盤,機械結構的鍵盤是“更好的鍵盤”——壽命長(敲擊次數在5000萬次以上)、手感好、識別準確、多鍵無衝(同時在鍵盤上按下多個按鍵,電腦都能識別出來)。

就這樣,到了2008年,韓伯翰的年銷售額超過了100萬元,CHERRY德國總部發現了中國市場的奇異表現,決定直接和他合作。2009年,電腦外設巨頭羅技公司也決定正式進入機械鍵盤市場。韓伯翰那天高興地給員工們放了一天假,“我們公司的人都很害怕,覺得羅技太強了。我說這可是好事,大家能一起把機械鍵盤的市場做大了。”2011年,他們的年銷售額又超過了1000萬元,去年的數字則是兩億。

從遊戲到顏值

和韓伯翰差不多,房迪時剛開始玩鍵盤也是因為喜歡打遊戲,對電腦這樣的電子設備也感興趣。玩膩了2000年初的各式薄膜鍵盤,他也在2005年左右認識了機械鍵盤這一類別,他還記得自己第一臺機械鍵盤是在eBay上花了1300多元從臺灣買回來的二手貨。

又過了幾年,廠商們產的成品鍵盤對他來說也有些大同小異,他就開始試著自己動手改造機械鍵盤。2009年的一天,房迪時第一次拆了一臺機械鍵盤,發現裡面每一個MX軸都是可以單獨從底板上拆下來的,就找了一個電烙鐵自己把軸給焊下來,再去買一些二手的機械鍵盤,把那邊的軸換到這邊來。

只是換軸還不夠,換了以後,他發現那會兒的鍵盤都是用五伏供電的,而每個鍵位上都有一塊是鏤空的,那個地方似乎可以裝個LED燈珠。他就去買了點小燈珠回來試了試,焊好後一按,果然能發光,他就又開始動手鼓搗能發出不同光的鍵盤。由此逐漸引發的“酷炫閃光”風潮也成了機械鍵盤吸引遊戲用戶的又一重要因素,畢竟除了手感因素外,在夜晚昏暗的遊戲時光裡,發光的鍵盤能讓玩家們更好地看清上面的字母。

替羅技和雷蛇這些國際品牌做代工的東莞凱華電子公司是國內最早涉足機械鍵盤製造的廠商,其市場負責人萬生告訴本刊,2015年左右是機械鍵盤市場的一個高峰,當時的大環境是國內的網吧正在經歷從“網吧”到“網咖”的升級過程,機械鍵盤因為已經成了遊戲玩家們公認的必需裝備,所以國內的網吧在那兩年基本都將薄膜鍵盤換成了機械鍵盤。“我們當時一天能生產200萬個機械軸,但根本供不應求。”萬生回憶說。

從2016年開始,已經霸佔了遊戲市場的機械鍵盤逐漸進入了一個平穩增長的狀態。韓伯翰和萬生都回憶說,那時的市場競爭已經比較激烈了,大家都被逼著尋找新的市場空間。“當時佔大頭的還是網吧網咖的市場,個人消費在當時佔的比重還比較小。”萬生說。在深圳的設計師褚明華也注意到了這個市場變化,他也開始思考,像機械鍵盤體驗這麼爽的產品,為什麼只服務於遊戲人群?

褚明華的公司當時主要在做一些文化設計類的產品,比如復古小音箱什麼的。注意到機械鍵盤後,他決定做一款偏辦公和生活的機械鍵盤,“面向的就是不玩遊戲的人”。為此,他跑去了解年輕人們的想法,發現“95後”這樣的消費群體有自己的消費趨向。“他們不考慮自己有沒有錢,但是一定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獨一無二的那種,那能讓他們的心情特別好。”

從這種需求出發,機械鍵盤的核心因素不再是“手感”,而是“外觀”。自己就是設計師的褚明華選擇了打字機的設計風格,他的想法是讓機械鍵盤在日常的生活空間裡也不會顯得突兀。與普通鍵盤方形的標準鍵帽不同,他們的鍵帽是圓形的,完全符合年輕人“追求個性”“獨一無二”的需求,顏色也設計成了粉色和淡藍色這樣的“小清新”風格。2016年11月,他們和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搞了次合作,第一批1000臺鍵盤一下就賣完了。

他們這樣的小公司也沒投什麼錢去做市場營銷,但產品本身的差異化很符合“網紅”特質,開始被一些自媒體關注到。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機械鍵盤終於有了吸引女性用戶的可能,機械鍵盤的內容也能出現在小紅書這樣的平臺上。還在中國傳媒大學讀書的女生阿晴告訴本刊,她就是去年下半年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文具博主提到了這款圓形機械鍵盤,覺得“顏值很高”,就花了399元的價格買了下來。雖然體驗下來不適合玩遊戲,但是“周圍不少女生都說好看,敲起來也比較爽”。

到了今年,褚明華乾脆又在產品本身的設計基礎上出了一款“口紅”造型的機械鍵盤,圓形的鍵帽看上去就像一支支不同顏色的口紅。他們這次想辦法找天貓這些平臺做了些合作,果不其然,特殊的造型讓這款鍵盤對年輕女生的吸引力又上了一個臺階,“口紅鍵盤”的名詞也上了微博熱搜。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褚明華的圓形機械鍵盤賣出了超過100萬臺。他後來統計,他們的用戶裡男女比例各半,但他相信大部分的男生是買來送給女生的,“真正使用它的肯定是女生”。

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後,大廠商們也在快速改變。CHERRY在去年年初推出了面向個人用戶的“櫻桃定製”服務,這個服務讓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配色去製作只屬於自己的機械鍵盤,比如你可以把蜘蛛俠的圖案印在鍵盤上,讓自己的鍵盤的按鈕變成紅白色相間。“華為這些企業和很多網絡主播都是我們的重要客戶。”韓伯翰說。因為本身價格適中,又比較實用,如果能夠將企業和個人形象印在上面,擺脫傳統黑白配色的呆板外表,機械鍵盤也是不錯的送禮備選。

另一種需求

萬生說他們這兩年接到的特殊需求也越來越多,“有很多客戶希望我們做一個不同顏色或者不同力度的軸,這樣他們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就有故事可以講,就不是一個大眾化的產品了”。

但從大眾層面而言,機械鍵盤仍然算不上是一個主流品類。7月中旬,在微博上有500多萬粉絲的互聯網女博主迪仔上傳了一個關於機械鍵盤的介紹視頻。在準備視頻內容的時候,她跑去問了一些身邊的女生朋友,發現90%的女生都不瞭解機械鍵盤到底是什麼。“她們都是聽說過這個概念,但是不明白說這件事情到底有什麼可熱衷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挑選。”

作為一個互聯網博主,她自己之前甚至也不瞭解機械鍵盤的知識。最初接到機械鍵盤的合作內容時,她發覺這是一個對她提出了挑戰的項目:“因為先前做過的內容品類其實相對都比較大眾,像是手機、相機、耳機等,稍微小眾點的可能就是運動相機,而機械鍵盤是真的挺小眾的。”

迪仔後來想出的辦法是用“口紅”來類比機械鍵盤。比如,她將機械鍵盤的主要類型比作了不同的口紅色號,“黑軸鍵盤手感適合打遊戲,但用久了會比較累;這就像是粉色系的口紅,雖然好看但其實比較難駕馭”。

讓她沒想到的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留言數超過了1700條。這個數字對她來說不是最多的,但對於一個長達11分鐘的視頻內容來說,這樣的互動頻次已經超出了她之前的預期。“我們在後臺發現,11分鐘的視頻,幾乎只要是點進去的人都堅持看完了,我們也沒想到機械鍵盤的內容會這麼受歡迎。”她後來總結說,機械鍵盤其實就是提供了一種新的體驗感,“所以我作為女生也覺得了解起來很有趣,沒有我想象中那麼難以融入。”

與迪仔合作的是“天貓V榜”這個項目,對他們來說,機械鍵盤也許已不能用“小眾”這個詞來形容了。在天貓V榜7月發佈的鍵盤榜單中,12款上榜產品有9款都是機械鍵盤。而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發佈的“2018年鍵盤產品關注度TOP10”中,有8款為機械鍵盤。

房迪時作為鍵盤的鐵桿發燒友也不知道機械鍵盤到底是小眾還是大眾,但他對我們強調,“機械鍵盤是更好的一種東西”,“它是一個能改變你生活品質的東西”。我問他具體是不是表現在敲擊的手感不一樣。房迪時想了想,用耳機給我舉例子,他說即使是一萬塊的耳機,很多人聽了也覺得就是“聽個響”,沒什麼特別的。“其實這跟鍵盤手感的說法一樣,手感是什麼呢?它確實也有些‘玄學’,但當你知道有更好的東西,你有另一種需求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想去試一試。”

作為一種數碼產品,耳機的確是一個好的類比對象。據京東電腦數碼相關人士透露,耳機這個產品在這幾年就出現了越來越細的分類趨勢,比如運動耳機是2014年左右才出現的品類,但這幾年又逐漸分出了頭戴式運動耳機、頸掛式運動耳機及真無線運動耳機。“其實每一種配佩戴方式對應的就是不同的使用需求。”該負責人總結說。

耳機的另一種細分品類——降噪耳機——甚至與機械鍵盤更為相似。在美國的Bose公司於2009年推出QC 15降噪耳機之前,這類耳機基本是面向飛行員群體設計的飛行設備。直到近十幾年,城市噪音對普通人的困擾日益加重,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降噪的重要性,降噪耳機才逐漸進入了消費市場。據相關人士透露,降噪耳機過去兩年的市場增長率都在80%左右。

從某個角度來看,手指在機械鍵盤上按下去,聽到“咔嗒”一下的清脆聲,感受到按鍵與手指間對抗的彈性,這與在吵鬧的高鐵上帶上降噪耳機時體驗到的那一剎那安靜有異曲同工之處。

房迪時推薦我去試試機械鍵盤,他說:“你回去用機械鍵盤敲5000字,心情肯定和用普通薄膜鍵盤不一樣。”他總結說,鍵盤就是我們和電腦溝通的工具,我們每天都要直接跟它打交道,“我們應該按照自己對它的理解,讓它來適應我們,而不是讓我們去適應它”。

(實習生李曉潔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