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健這樣讚許飛,卻不知她為還債300萬怎麼過日子

吉他 許飛 李健 樂器 今日女報 2017-03-31

“謝謝你們能來,謝謝你們還記得我,還會支持我。”3月26日晚9點半,當許飛的經紀人在微信上打開視頻給記者看時,身在上海的許飛正在自己的歌友會上與粉絲溫情訴說。

最近,因為李健在《歌手》中翻唱了一首許飛原創歌曲《父親寫的散文詩》,她再度被關注。許飛是2006年“超級女聲”第六名,一時風光無限,沒想2011年經特招入伍的她,被前東家起訴,自此背上了300萬的鉅額債務。為償還債務出自工薪家庭的許飛,毅然離開部隊離開了公眾的視線。在這次上海歌友會現場之後,許飛首度向記者講了她3年的還債之路。

專訪:李健這樣讚許飛,卻不知她為還債300萬怎麼過日子

“年輕時欠的債,只有自己來還”

記者:面對300萬債務壓上頭,會不會覺得委屈?

許飛:當時就覺得自己的天都要塌了,後來才想人世間的大事只有生和死,那時候雖然沒覺得委屈,但覺得生活挺艱難的。

2011年,從“超女”舞臺走入軍營的許飛,正忙著創作軍營民謠、上高原、走哨所的時候,她認為相交甚篤的前東家以沒有收到“入伍通知書”為由,將許飛送上了長沙仲裁委,這姑娘一夜負債300萬。

許飛出生在吉林梨樹一個工薪家庭,母親當年買斷20年的工齡換來6萬塊錢,才讓許飛考了藝術學院。藝術學院畢業時,她曾收到過兩家文工團的面試通知,隨性地拒絕惹得父母暴怒。“為了圓父母一年‘鐵飯碗’的夢,所以2011年我再次報考了文工團,而且幸運的錄取了。”電話那頭,許飛的聲音不急不緩,雖然不過三十出頭,但許飛的經歷卻遠比同齡人來得實際與真切。

可是,家人的滿足還沒還得及分享,許飛就被300萬賠償金砸暈了頭。為了這筆債務,許飛只能離開父母眼中期盼的“鐵飯碗”,並開始實打實地努力賺錢。那段時間,許飛賣掉了汽車,在北京開啟了租住生活。

入伍前一年,許飛曾和朋友共同出資,在北京郊區投資了一個已倒閉的莊園開設餐館。早期的創業,則為還債提供轉機。為節約餐館的經營成本,許飛全家上陣,親力親為。那時傳出了“落迫超女飯店端盤子”等諸多負頁新聞,那些消息許飛也都看到。但為了還債,她沒有發聲解釋。

開飯店同時,許飛也開啟了吉他私塾。“其實,我把創業想得很簡單,不知道做一個公司不知道是要去工商局註冊,更不知道還要去拿消防許可證。”所以許飛說在這個創業過程中她是很無知與無厘頭的。“面對那些困難,其實並不會叫苦。”惟讓她欣慰地說,這份顫巍巍的事業在朋友的幫助下堅持了下來。

每回在餐館遇到的不開心,在吉他私塾裡似乎能找到動力。記者問許飛,那段日子裡什麼會最難,許飛停頓了一會兒,轉而說:“不想贅述那些潦倒與磨難。回想總結,還是一句話自己太年輕想得太簡單了。”

專訪:李健這樣讚許飛,卻不知她為還債300萬怎麼過日子

“用跑步解壓,也跑出個未來”

記者: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怎麼紓解自己?

許飛:跑步解壓。

短短兩年時間從走紅到負債,這樣的人生轉變並不是誰都能坦然接受,許飛同樣有找不到出口的時候。

“那段時間會有難過不管是音樂還是其他,我於是開始運動,開始做自己不想做的事。隨之,我找到與生活衝突達成合解的方式,跑步。” 2014年2月開始許飛開始了跑步,每日跑步十公里以此磨鍊自己的身體與意志。本是想用跑步讓自己更堅持,參加這個運動後,她真正愛上了跑步的感覺。“每到一個地方演出,我都會在那裡跑步。”

跑著跑著,許飛開始對馬拉松有興趣,沒想到成為亞洲首位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並獲六星跑者專屬獎牌的音樂人。

回首著無心插柳地舉動,許飛感嘆:“前人的經驗,並不可以讓你避免災難或受傷,還是需要自己去經歷摔跟頭。所以那三年給我的毅志考驗和抗壓能力來說,也是得到了極大的幫助。”許飛覺得,三年裡自己的人生課題就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所以從那時起,她知道人生總要積極地直面困難,“不被困難壓倒的情況下,還要不停下自己的腳步去學習。”所以還債同時,她又考取了北大藝術學院在職研究生以提升自己。

重負之下,2014年12月24日,許飛還清了天娛傳媒的全部賠償金。無債一身輕後,她發了一篇長微博,並無人關注,“於我而言,這些卻早已變得不重要。在過去幾年我的確是消失了,非常的遠離音樂,遠離我熱愛的生活,那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還債之後才想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年的時間,許飛認清了一件事:“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專訪:李健這樣讚許飛,卻不知她為還債300萬怎麼過日子

“唱自己的歌,做自己喜歡的事”

記者:還債之後想做什麼

許飛:做音樂好好生活

面對困難的時候,你覺得自己沒能力戰勝它,你很可能會選擇放棄。但在許飛看來,只要是跑過馬拉松的人,就不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有難事。

說起《父親寫的散文詩》,前段時間因李健在《歌手》舞臺上深情演繹而廣為流傳,被稱為“最能觸動心靈的民謠”。這首歌除了讓將父輩人的悲憫和虔誠、淚水與溫情閃爍出光澤,也讓大家開始追尋原唱許飛“被弄丟的那些年”。

面對當下現實的音樂環境,與自己的堅守的創作,許飛淡然:“你的創作是有溫度,來源於生活的,又高於生活的,那麼你是不會被埋沒的。如果說我一直被埋沒,只能說我的才華還不夠。都說當下的樂壇是最壞的時代,但也有人說當下的樂壇也是最好的時代,作為一名創作歌手,其實我不是很有壓力。”

許飛的新歌裡提到“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許飛說這自己人生的理解,她自封“少年”,對於動盪的世界依然充滿熱情、期待和想象力。生活的磨礪讓許飛的新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有鮮活的靈魂。

回首三年她說:“感謝那些傷害我的人,他們讓我不再迷茫,他們讓我瞭解什麼是生活和生活的真相,其實他們也有讓我變得強大起來,所以我也挺感謝。” 寫寫唱唱,走走停停,日子就這樣在我們之間過了10年。如今許飛淡淡的生活,淡淡的唱歌,淡淡的創作,也不過分的追求名利。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陳寒冰

編輯:八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