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是技術的發展曲線,大部分的技術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無論是雲技術還是大數據技術還是網絡技術。絕大部分的技術都經歷過這樣S型的發展態勢。

首先,可能是實驗室某個教授的論文引發一個話題。比如大數據技術,當時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論文能解決行業裡面的痛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投資人,變成一個熱點,媒體跟蹤報道,這個技術到了過熱期,這時候很多投資是非理性的。當很多公司不能實現變現的時候,公司會倒閉。隨後資本會逃離這一領域,這個技術會跌落到低谷期。低谷期的時候,真正有技術的公司會不斷探索和堅持,渡過低谷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這個技術在行業裡面可以應用的價值,就進入到復甦期,進入到再應用的時期,這是任何一個技術都要走過的發展歷程。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是技術的發展曲線,大部分的技術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無論是雲技術還是大數據技術還是網絡技術。絕大部分的技術都經歷過這樣S型的發展態勢。

首先,可能是實驗室某個教授的論文引發一個話題。比如大數據技術,當時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論文能解決行業裡面的痛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投資人,變成一個熱點,媒體跟蹤報道,這個技術到了過熱期,這時候很多投資是非理性的。當很多公司不能實現變現的時候,公司會倒閉。隨後資本會逃離這一領域,這個技術會跌落到低谷期。低谷期的時候,真正有技術的公司會不斷探索和堅持,渡過低谷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這個技術在行業裡面可以應用的價值,就進入到復甦期,進入到再應用的時期,這是任何一個技術都要走過的發展歷程。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條曲線是應用的推廣採納的週期,任何創新事物的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萌芽期,技術推向市場有一部分用戶會嚐鮮,先進行使用。這部分嚐鮮者會影響早期採納者,會影響更多的人,當達到這個階段時,社會、公眾對這項創新有了接納,很快整個社會都會接納這樣的技術,這是任何創新事物都有的發展曲線。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是技術的發展曲線,大部分的技術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無論是雲技術還是大數據技術還是網絡技術。絕大部分的技術都經歷過這樣S型的發展態勢。

首先,可能是實驗室某個教授的論文引發一個話題。比如大數據技術,當時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論文能解決行業裡面的痛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投資人,變成一個熱點,媒體跟蹤報道,這個技術到了過熱期,這時候很多投資是非理性的。當很多公司不能實現變現的時候,公司會倒閉。隨後資本會逃離這一領域,這個技術會跌落到低谷期。低谷期的時候,真正有技術的公司會不斷探索和堅持,渡過低谷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這個技術在行業裡面可以應用的價值,就進入到復甦期,進入到再應用的時期,這是任何一個技術都要走過的發展歷程。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條曲線是應用的推廣採納的週期,任何創新事物的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萌芽期,技術推向市場有一部分用戶會嚐鮮,先進行使用。這部分嚐鮮者會影響早期採納者,會影響更多的人,當達到這個階段時,社會、公眾對這項創新有了接納,很快整個社會都會接納這樣的技術,這是任何創新事物都有的發展曲線。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我們把兩條曲線合二為一,找到一個交叉的位置,這個位置是一個技術渡過它的低谷期的時候、開始慢慢找到它的商業應用價值的時候,同時也是這個技術、這個創新被社會所廣泛認可、廣泛應用的時候。這個技術在這個時候會延伸出很多具體的商業應用,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領域有了很多技術的延伸,比如RPA、精準營銷、新零售、商業分析。這是技術發展這些年以後由市場決定的。

還有另外一點,當任何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它就開始分層了。在行業當中會有一波人仍然從事最頂尖的研究,比方研究一些算法,優化一些模型,少部分的科學家在從事這樣的工作;還有一部分人基於像阿里、騰訊的數據平臺從事各種各樣的數據應用,機器學習、應用、研發;更多的人開始基於這樣的應用,開始解決具體的商業問題,技術開始分層了。

分層之後,會發現技術的應用門檻比較低,處於應用層的並不需要研究,並不需要了解技術背後的深層次邏輯。這個技術就可以在高中低不同層次的人身上產生價值。這是一個技術從尖端科技走向行業應用的一個大體的流程。今天所提到的很多技術都處在這樣的層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是技術的發展曲線,大部分的技術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無論是雲技術還是大數據技術還是網絡技術。絕大部分的技術都經歷過這樣S型的發展態勢。

首先,可能是實驗室某個教授的論文引發一個話題。比如大數據技術,當時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論文能解決行業裡面的痛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投資人,變成一個熱點,媒體跟蹤報道,這個技術到了過熱期,這時候很多投資是非理性的。當很多公司不能實現變現的時候,公司會倒閉。隨後資本會逃離這一領域,這個技術會跌落到低谷期。低谷期的時候,真正有技術的公司會不斷探索和堅持,渡過低谷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這個技術在行業裡面可以應用的價值,就進入到復甦期,進入到再應用的時期,這是任何一個技術都要走過的發展歷程。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條曲線是應用的推廣採納的週期,任何創新事物的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萌芽期,技術推向市場有一部分用戶會嚐鮮,先進行使用。這部分嚐鮮者會影響早期採納者,會影響更多的人,當達到這個階段時,社會、公眾對這項創新有了接納,很快整個社會都會接納這樣的技術,這是任何創新事物都有的發展曲線。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我們把兩條曲線合二為一,找到一個交叉的位置,這個位置是一個技術渡過它的低谷期的時候、開始慢慢找到它的商業應用價值的時候,同時也是這個技術、這個創新被社會所廣泛認可、廣泛應用的時候。這個技術在這個時候會延伸出很多具體的商業應用,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領域有了很多技術的延伸,比如RPA、精準營銷、新零售、商業分析。這是技術發展這些年以後由市場決定的。

還有另外一點,當任何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它就開始分層了。在行業當中會有一波人仍然從事最頂尖的研究,比方研究一些算法,優化一些模型,少部分的科學家在從事這樣的工作;還有一部分人基於像阿里、騰訊的數據平臺從事各種各樣的數據應用,機器學習、應用、研發;更多的人開始基於這樣的應用,開始解決具體的商業問題,技術開始分層了。

分層之後,會發現技術的應用門檻比較低,處於應用層的並不需要研究,並不需要了解技術背後的深層次邏輯。這個技術就可以在高中低不同層次的人身上產生價值。這是一個技術從尖端科技走向行業應用的一個大體的流程。今天所提到的很多技術都處在這樣的層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個圖是由賽迪提出的大數據技術的產業佈局。大數據這幾年在國家的經濟當中佔據的份額越來越高,其實這個趨勢大家都瞭解。在整個大數據產業當中,我們看到,從事數據服務產業以及基礎支撐產業,在整個大數據產業當中所佔的比重並不是那麼高,真正佔的比重比較高的是融合應用產業,主要是在某些軟件平臺之後幫助企業利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的。可能這個人就是某個餐飲公司的運營者,根據每天運營產生的數據幫助企業做分析,瞭解他一天的經營是不是OK的,運營存在哪方面的問題需要優化。

當技術來了,當整個商業領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這也是我們職業教育的機會。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培養模式,讓學生也能夠擁抱技術,用技術去提升商業。

這裡舉一個例子,數據科學來賦能零售業的例子。首先,大家瞭解這幾年零售業的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萬達也賣了很多店鋪,很多零售業都在試錯,都在探索。在整個零售業充分競爭,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如何讓零售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其實很多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其次,在零售業的創新方面,我們嘗試過很多方法,其中對於數據的應用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

目前,用數據來賦能零售業轉型升級,有三個領域的應用。

第一,利用數據解決其店鋪選址的問題。剛才有朋友問了,一個店面在不同的城市選址,他要考慮到選址周邊的環境,包括人流、人員的成分,包括所在城市相應的政府政策、稅收的法規。如果只是靠以前的經驗做市場調研,很難真正獲得這個問題的全貌,一個零售業或者餐飲業選址出現問題,真的很難成功。

那麼利用數據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數據的獲取渠道很多,既可以有零售商自身產生的數據,也可以拿到運營商的大數據。我們可以通過跟移動公司合作,移動公司每一個手機號代表一個人,每個人的軌跡都是可以描繪;我們可以通過和運營商合作達到城市的人員分佈的狀況,再和一些數據字典進行匹配的話,我們能夠做出非常精細的城市人群畫像。利用這樣一套東西,再結合外部一些新媒體的平臺獲取到的外部數據,這三個數據綜合起來,我們就能夠很好地解決店鋪的選址問題,充分考慮位置、人員分佈、政策法規等問題。

第二,我們不僅解決店鋪選址的問題,還可以解決店鋪優化的問題。今天如果是一個商業地產,日子不是那麼好過,比如我做的是一個像萬達這樣的公司,那我該把什麼樣的廠商招進來?其實廠商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過去一個店鋪一年租金一百萬,今天很多店鋪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廠商到我這來租店鋪,卻沒有辦法支付給我一百萬租金,而是給我20萬租金,把廠商每年的利潤的30%給我,那我敢不敢拿80萬賭他30%的營收和利潤?這時候我們有沒有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去衡量廠商到底有沒有這個價值?還是要靠數據。

此外,招商的時候,不同的店鋪之間是存在關係的。我們在上海發現某一個服裝品牌和真功夫這個餐飲企業存在關係,買這個服裝的大概率會去真功夫進行消費,如果不考慮兩個行業的差別,最好的方式是把他們安排在隔壁的位置。這樣如何給我們的商戶進行畫像,預測他們的營收營運狀況,就成為我們店鋪優化的非常核心的問題。

第三,基於地理位置的精準營銷。把招商、店鋪選址搞定,按照特定的規則招商,此後,作為商業地產,要幫助這些要招聘的商家進行推廣,如何精準服務於我們所在地區的這些老百姓,幫助這些企業更好的營銷,這依然需要用數據的方式。今天,在零售行業我們數據科學,我們的人工智能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今天我們說了商科教育怎麼做,把話題聚焦在商業商科的職業教育,引產入教、工學結合,這是我們今天找到的一條適用於中國高職院校的路。技術對商業的機會和挑戰,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祝願商科更加繁榮,也祝願國家更加強盛。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多知網8月30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OpenTalk第二十三期“大幕已開,新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未來”活動中,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分享了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的背景下,透過產學研結合的思路,慧科是如何解決高教商科教育市場痛點的。

核心觀點:

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

技術的應用就是展現出不同的層次需求,而商科職業教育的機會也蘊藏其中。

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慧科集團新商科產業學院副院長余文千

以下為余文千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感謝多知提供這樣的平臺,讓我能夠跟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朋友一起聊一聊商科的職業教育。慧科致力於攜手高校和老師做共同賦能學生的事情。

技術如何跟商科教育協同?

首先談談技術賦能商業怎麼跟教育協同、技術賦能商科教育的話題。

今年慧科和人大商學院有個合作,面向人大商學院本碩博三類學生搞了一場數據思維與商業分析的訓練營。為什麼搞這樣一個訓練營?作為國內頂尖的商學院,他們對於技術賦能商科有著非常敏銳的認知,而且一直不斷進行各種研究和探索。這次訓練營就是次商科和技術的融合與碰撞,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商科生,他們在學習期間研究RPA自動化機器人、研究Python數據科學技術、研究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技術與自己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結合,用技術優化業務,解決各種商業問題。

我們堅信一點,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今天的商科教育要改革。為什麼要改革?

我們列舉了幾個商科的專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運營與管理,對標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和新內涵。而這個需求是行業提給它的。比如今天搞營銷必須要解決數據化運營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真的很難做好。對傳統的營銷提出了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學校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零售、會計、互聯網產品設計,這樣泛商科的領域,新的時代都賦予他們新的需求和新的要素。我們如何幫助這些專業做轉變、升級?

一種思路是可以設立“商業分析”這樣的專業。商業分析在美國是非常火的專業,國內剛剛興起,這幾年才有了加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研究過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國內沒有真正火起來。因為兩個不同國家企業的信息化的進程是有差異的。在美國企業信息化這個事情一直在做的事,比較發達。一個企業一旦上“雲”,完成信息化,有了數據很快就要想如何利用數據變現。

我前天和一位阿里雲的工程師聊天,他們內部有這樣一句話:2019年是中國中小企業上“雲”的元年。之前更多是一些大企業,一些互聯網公司,從今年開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上“雲”了,那麼一旦上“雲”之後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完成了,接下來大量的數據會沉澱下來,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就會成為中國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商業分析師的需求也會湧現出來,因此商科通過建設商業分析專業解決這塊人才培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事情。同時,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後,其中一些數據方法、工具,可以橫向支撐這個商科的其他專業去解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設計和思路。

商科職業教育怎麼辦?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要落在職業教育。我們知道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我們要把技術性的內容進入進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利用技術解決業務問題,這是一個主線。

如果我們站在高職學校的角度從他們的需求出發,他們關注哪些要素,背後都有什麼樣的驅動和原因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解決教育質量問題

招生是所有職業院校最關心的一個話題,為沒有招生就沒有後續的一切了。招生之後引產入教是今天所有職業教育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引產入教是直接影響招生的。如果說能夠把一些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學校,這時候就具備了獲得吸引優秀生源的能力,優秀的學生會找過來。如果說職業院校沒這樣的能力,而是僅憑招生老師的力量,你會發現你這個學校越辦層次越低,學生質量越來越差,因此引產入教是學校實現招生的關鍵環節。

引產入教解決了創辦高職院校的一個流量入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最核心的是教育質量問題。

實際上在高職,想提升質量是挺難的一件事。以前慧科吃過一個虧,把碩士講課講得非常棒的老師直接安排去高職講課,一堂課講下來被轟下去,因為他的教法、思路不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

今天國家及行業越來越多地提“工學結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一邊學、一邊做,邊學邊做,通過工作讓學生真正瞭解這個業務是怎麼做的。比如餐飲,桌子怎麼擺放整齊,光說沒用,去做。

高職領域“工學結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如果說“引產入教”把優質的企業資源引進來解決了流量入口問題,那麼“工學結合”則解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質量保證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非常看重的一點。

高職院校還非常重視技能大賽,重視行業認證,重視實習就業,學生畢業之後有更高的薪酬,顯然得非常漂亮地完成這個閉環。

這個閉環裡面什麼是關鍵?關鍵還是在引產入教和工學結合。沒有流量玩不轉,有流量學生質量上不來,也沒有好的就業。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紮實了,技能大賽獲得各種各樣的獎項,獲得職業認證,獲得優質就業,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如何攜手高校和老師共同賦能學生呢?就是要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第一,解決引產入教的問題。我們把資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這樣的廠商資源和學校對接。在企業教學領域不一定全是這種大廠資源,有些在垂直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廠商也是優質的資源。把廠商引進來還要落下去我們會幫助高校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

第二,解決工學結合的問題。我們建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的機構。優秀的高職生不是學出來、背出來的,是在殘酷的工作場景中練出來、幹出來的。

為了能把這樣的事情真正落地,慧科成立了一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採用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用獨立的品牌來推進這個事。通過這個“新商科項目案例中心”可以與不同商業領域和公司建立合作,無論是市場營銷、互聯網運營、商業分析、產品設計,各種各樣的商業需求都可以接。採用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需求分析、運營、處理,具體的項目執行是由分佈在全國各地慧科合作伙伴的學生們一起完成的,這個項目案例中心會採用社群化的運營方式進行管理,管理全國的項目。

如何真正把工學結合落地下來?其實它不僅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個案例中心可以搞定一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從專業的體系設計研發到每門課程的研發都要深刻解決。

對於職業教育來說,核心是必須把他們未來面向崗位的核心工作技能培養紮實。舉個例子,這是慧科和高校合作的互聯網運營專業,新媒體運營、電商KOL運營和互聯網廣告運營三個核心,我們為了夯實這三種技能的培養,採用了三個“訓練營”,分三段進行培養的體系設計。學生在學校期間經歷三個由低到高的階段培養,每個階段用一個訓練營解決他核心的某一個崗位的職業訓練,達到 “師傅領進門”的效果,再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讓他不斷去完成對應的企業任務和項目來達到成才的培養目標。

初級工作被機器取代: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接下來再聊聊商科的職業教育大背景。這幾年商科職業教育在各種新技術的衝擊下,徘徊十字路口,挑戰和機遇並存。為什麼?這得從財務機器人的橫空出世說起。2016年最早是德勤發佈了第一款財務機器人,它就是一個軟件程序,通過這個程序實現了財務工作當中的很多業務環節自動化,這麼一來,很多基礎的財務崗位不需要人做了。這當時給我們整個高校財務圈子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財務機器人被稱之為“RPA”的技術,業務自動化,目前能夠滿足RPA標準的軟件程序很多。實際上很多業務場景,只要它滿足這4個條件:大量的、簡單的、標準的、重複的,就可以用RPA。

這樣一來,很多職業教育中偏商科的專業都很恐慌,我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在行業當中屬於入門級的,做執行層這樣的工作,如果這樣的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真的要發生變化了。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對於我們來說面臨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很簡單,如果高校不改變培養邏輯,培養的人才在未來是沒有競爭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在職業教育方面能為我們的學生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今天進入到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餐飲行業、會計行業、旅遊行業、物流行業和過去都不同,在技術的衝擊下不得不發生變化迎合消費升級。

首先,新的技術一定會改變傳統的消費供給方式,人的行為會發生變化。當消費者的行為發生變化,企業就不得不面對這種狀況。好比說餐飲行業,絕大部分的餐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是來自於外賣,這麼說沒錯吧?這點和以前不一樣。消費者這麼選擇,企業就得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去迎合這種變化。它需要有適合這種變化的商科人才,滿足它的佈局,簡單就是新的技術推動新的經濟的產生,新的經濟實際上又需要新型的人才。技術驅動、數據賦能是今天在商科領域所有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的問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尖端技術如何賦能商業?

很多技術是尖端科技,做職業教育的我們如何擁抱這樣的技術?接下來聊一聊尖端技術到商業應用的話題。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是技術的發展曲線,大部分的技術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無論是雲技術還是大數據技術還是網絡技術。絕大部分的技術都經歷過這樣S型的發展態勢。

首先,可能是實驗室某個教授的論文引發一個話題。比如大數據技術,當時斯坦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發表一篇論文,這樣的論文能解決行業裡面的痛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包括投資人,變成一個熱點,媒體跟蹤報道,這個技術到了過熱期,這時候很多投資是非理性的。當很多公司不能實現變現的時候,公司會倒閉。隨後資本會逃離這一領域,這個技術會跌落到低谷期。低谷期的時候,真正有技術的公司會不斷探索和堅持,渡過低谷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這個技術在行業裡面可以應用的價值,就進入到復甦期,進入到再應用的時期,這是任何一個技術都要走過的發展歷程。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條曲線是應用的推廣採納的週期,任何創新事物的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萌芽期,技術推向市場有一部分用戶會嚐鮮,先進行使用。這部分嚐鮮者會影響早期採納者,會影響更多的人,當達到這個階段時,社會、公眾對這項創新有了接納,很快整個社會都會接納這樣的技術,這是任何創新事物都有的發展曲線。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我們把兩條曲線合二為一,找到一個交叉的位置,這個位置是一個技術渡過它的低谷期的時候、開始慢慢找到它的商業應用價值的時候,同時也是這個技術、這個創新被社會所廣泛認可、廣泛應用的時候。這個技術在這個時候會延伸出很多具體的商業應用,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領域有了很多技術的延伸,比如RPA、精準營銷、新零售、商業分析。這是技術發展這些年以後由市場決定的。

還有另外一點,當任何技術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它就開始分層了。在行業當中會有一波人仍然從事最頂尖的研究,比方研究一些算法,優化一些模型,少部分的科學家在從事這樣的工作;還有一部分人基於像阿里、騰訊的數據平臺從事各種各樣的數據應用,機器學習、應用、研發;更多的人開始基於這樣的應用,開始解決具體的商業問題,技術開始分層了。

分層之後,會發現技術的應用門檻比較低,處於應用層的並不需要研究,並不需要了解技術背後的深層次邏輯。這個技術就可以在高中低不同層次的人身上產生價值。這是一個技術從尖端科技走向行業應用的一個大體的流程。今天所提到的很多技術都處在這樣的層面。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這個圖是由賽迪提出的大數據技術的產業佈局。大數據這幾年在國家的經濟當中佔據的份額越來越高,其實這個趨勢大家都瞭解。在整個大數據產業當中,我們看到,從事數據服務產業以及基礎支撐產業,在整個大數據產業當中所佔的比重並不是那麼高,真正佔的比重比較高的是融合應用產業,主要是在某些軟件平臺之後幫助企業利用數據解決業務問題的。可能這個人就是某個餐飲公司的運營者,根據每天運營產生的數據幫助企業做分析,瞭解他一天的經營是不是OK的,運營存在哪方面的問題需要優化。

當技術來了,當整個商業領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這也是我們職業教育的機會。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培養模式,讓學生也能夠擁抱技術,用技術去提升商業。

這裡舉一個例子,數據科學來賦能零售業的例子。首先,大家瞭解這幾年零售業的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萬達也賣了很多店鋪,很多零售業都在試錯,都在探索。在整個零售業充分競爭,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如何讓零售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其實很多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其次,在零售業的創新方面,我們嘗試過很多方法,其中對於數據的應用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

目前,用數據來賦能零售業轉型升級,有三個領域的應用。

第一,利用數據解決其店鋪選址的問題。剛才有朋友問了,一個店面在不同的城市選址,他要考慮到選址周邊的環境,包括人流、人員的成分,包括所在城市相應的政府政策、稅收的法規。如果只是靠以前的經驗做市場調研,很難真正獲得這個問題的全貌,一個零售業或者餐飲業選址出現問題,真的很難成功。

那麼利用數據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數據的獲取渠道很多,既可以有零售商自身產生的數據,也可以拿到運營商的大數據。我們可以通過跟移動公司合作,移動公司每一個手機號代表一個人,每個人的軌跡都是可以描繪;我們可以通過和運營商合作達到城市的人員分佈的狀況,再和一些數據字典進行匹配的話,我們能夠做出非常精細的城市人群畫像。利用這樣一套東西,再結合外部一些新媒體的平臺獲取到的外部數據,這三個數據綜合起來,我們就能夠很好地解決店鋪的選址問題,充分考慮位置、人員分佈、政策法規等問題。

第二,我們不僅解決店鋪選址的問題,還可以解決店鋪優化的問題。今天如果是一個商業地產,日子不是那麼好過,比如我做的是一個像萬達這樣的公司,那我該把什麼樣的廠商招進來?其實廠商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過去一個店鋪一年租金一百萬,今天很多店鋪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廠商到我這來租店鋪,卻沒有辦法支付給我一百萬租金,而是給我20萬租金,把廠商每年的利潤的30%給我,那我敢不敢拿80萬賭他30%的營收和利潤?這時候我們有沒有方法能夠幫助企業去衡量廠商到底有沒有這個價值?還是要靠數據。

此外,招商的時候,不同的店鋪之間是存在關係的。我們在上海發現某一個服裝品牌和真功夫這個餐飲企業存在關係,買這個服裝的大概率會去真功夫進行消費,如果不考慮兩個行業的差別,最好的方式是把他們安排在隔壁的位置。這樣如何給我們的商戶進行畫像,預測他們的營收營運狀況,就成為我們店鋪優化的非常核心的問題。

第三,基於地理位置的精準營銷。把招商、店鋪選址搞定,按照特定的規則招商,此後,作為商業地產,要幫助這些要招聘的商家進行推廣,如何精準服務於我們所在地區的這些老百姓,幫助這些企業更好的營銷,這依然需要用數據的方式。今天,在零售行業我們數據科學,我們的人工智能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今天我們說了商科教育怎麼做,把話題聚焦在商業商科的職業教育,引產入教、工學結合,這是我們今天找到的一條適用於中國高職院校的路。技術對商業的機會和挑戰,數據賦能商業、技術賦能商科。祝願商科更加繁榮,也祝願國家更加強盛。

引產入教、工學結合,慧科如何解決高職院校商科教育痛點?|OpenTalk"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