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進入決賽階段

機器人 自然科學 教育 中國網 2017-06-12
“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進入決賽階段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王聰 通訊員/嶽青 實習生/林子明)6月10日,第十四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廣州開幕。據統計,本屆“挑戰杯”共覆蓋127所院校,直接參賽大學生接近兩萬人。

本屆“挑戰杯”競賽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省學聯共同主辦,以“青春作伴,挑戰同行”為主題。本屆“挑戰杯”省賽自今年3月份啟動以來,競賽組委會共收到123所院校的參賽作品1429件,包括科技製作發明類項目571件,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項目267件,哲學社科類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類項目591件。經過網評、複選,最終有669件來自105所院校的作品進入終審決賽,其中科技製作發明類項目270件,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項目126件,哲學社科類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類項目273件。

“全息腦控阿凡達機器人系統”是廣東工業大學團隊的參賽作品,該作品通過腦電設備採集腦電信號並解析,轉換成控制指令,通過無線傳輸遠程控制機器人。同時,機器人身上的傳感器把機器人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檢測並實時傳輸回來,像音視頻,溫溼度等等,讓操作者能瞭解到機器人所在地點的環境狀況。另外,還可通過語音作為輔助控制,來提高可靠性。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團隊,為解決現在下肢截癱患者康復設備穿戴複雜繁重、無法進行自主康復訓練等問題,研發了可穿戴外骨骼機械腿,可穿戴外骨骼設計成可插拔可調節的結構,簡化穿戴,實現了站立,行走和坐下的功能,價格成本降低了一半。

據悉,廣東省“挑戰杯”競賽自1991年開賽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三屆。比賽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建”的辦賽理念,為推動我省大學生投身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氛圍,引領廣大青年學生為廣東創新驅動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