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長得像盤子一樣的“掃地機器”也會被當成家人?機器人:內涵更重要

「管理」長得像盤子一樣的“掃地機器”也會被當成家人?機器人:內涵更重要

6月5號刊

管理

「管理」長得像盤子一樣的“掃地機器”也會被當成家人?機器人:內涵更重要

安格爾是一位機器人科學家,在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的改變人類生活的科學家排名中,他位列17名。由他創建的iRobot公司所生產的安防機器人,挽救了全球無以計數的生命。超過5000臺PackBot和小型無人地面車輛(SUGV)執行了數以千計的危險任務,保護人們免於傷害。這些能幹的機器人也曾服務於各種災難搜救行動,包括9.11恐怖襲擊後的搜救、福島核電站的清理和關閉,以及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搜救。

「管理」長得像盤子一樣的“掃地機器”也會被當成家人?機器人:內涵更重要

Colin Angle 和他的機器人

而在最早的網真機器人基礎之上推出的遠程醫療機器人也是首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遠程醫療機器人。安格爾發明了Genghis,並且為美國宇航局設計了採用行為編程技術的太空車,使“居旅者”號在1997年順利完成了探索火星的任務。他還推動了“美國機器人周”活動的建立,這是由美國國會在2010年創辦,旨在提高人們對於機器人的認識並幫助人們瞭解機器人在塑造STEM(數學、科學、工程、數學)教育、工業和美國經濟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期高端訪談邀請安格爾就家用機器人的應用未來和發展趨勢進行分享。

Q

從2002年到今天,您和您的團隊決定將機器人投入消費市場以來的十五年當中,您覺得主要的挑戰是什麼?

A

推出一個創新性的產品總是充滿著各種挑戰,對於機器人產品來說可能這種挑戰更大一些,尤其是當人們期待中的機器人產品和實際生活中用到的產品有點出入時,挑戰就更大一點。所以我們最開始推出的第一款家用機器人Roomba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大部分消費者覺得真正的機器人是不是應該長得像人一樣,但Roomba是個圓盤型的機器人。為此,當時第一款Roomba產品包裝上名字叫做“智能地面掃地機”。

「管理」長得像盤子一樣的“掃地機器”也會被當成家人?機器人:內涵更重要

Roomba

第二個重大的挑戰,人們一直對創新性的產品持有懷疑,消費者通常會覺得這是未來的產品,不是現在觸手可及的技術。我們當時要做好多工作,通過各種活動向消費者展示機器人是可以為你帶來便利的,是可以去工作的。

實際上,在整個機器人產品被人們接受的過程當中有很多故事,現在有很多消費者會把機器人的產品看成是家庭的成員,會給它命名,跟它產生很緊密的聯繫。客服經常接到消費者的電話,說自己的Roomba出問題了,麻煩幫忙修一下。客服有時候會說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換一臺新的,但是很多消費者是抗拒的,他會說你要不派一個工程師醫生來修一下,因為他已經給Roomba起了名字,把它當成家裡的一員了。這種親密的關係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Q

在您看來,一款機器人產品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樣的?

A

一款真正好的機器人產品不需要讓你很操心,不需要每天盯著它看,不需要時常擔心它到底處於什麼狀態,但是它卻能幫助你完成你想要去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說雖然沒有那麼多人和機器人之間的互動,但它卻能達到你要的效果,技術上更可靠,要求人操心的程度更低一點。

現在機器人背後思考的算法就是能夠讓它更好的理解整體環境。在未來,整個機器人在智能家居的生活過程當中會承擔更加重要和更加多重的身份角色。因為機器人在未來整個智能家庭生活當中承擔的角色非常複雜,它的工作不僅僅侷限於幫你把屋裡的地面掃乾淨,拖乾淨,而是會對智能家庭的環境進行自我理解,自我認知所在的情景,以一種更智能的方式進行自我管理。

事實上,我們依然處在智能生活、智慧家居的早期階段,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整個環境的控制還沒有達到最深刻理解的程度。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現在人工智能還不夠、無法進行有效的操控。真正的問題是對智慧生活、智能家居場景的理解不夠。人工智能在二十年前就能夠理解“到廚房給我拿杯喝的”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如果不知道廚房在哪裡,不知道場景和情景,這句話字面意義的理解是無用的。未來機器人在家裡面承擔的角色身份更多重,要承擔起幫助智慧家居環境理解互聯的硬件的分佈,以及房間的狀況。所有的這些數據通過掃地機器人海量的收集,反饋給中控的大腦,最終人們再利用亞馬遜的echo系統和GOOGLE Home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整體的數據分析、管理和使用。

Q

在技術創新上,有哪些條件保證產品能夠做到持續創新?

A

首先,創新的硬條件就是要有相應的資源投入,2017年iRobot投入研發的預算是1億美金,在某種程度上會拉低全年的利潤率。但是它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

第二是在產品的開發設計和改善過程當中一定要用心的聆聽消費者的聲音,我們在全球都建立聆聽消費者的項目。 通過這種反饋性的學習,得到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很多認知,因為消費者是第一手的使用者,他們有最真實的用戶體驗。所以這種認真的聆聽讓我們瞭解到他們在使用過程當中的痛點,知道接下來我們應該改善哪些,讓我們的產品不斷地更新換代,有更好的表現。比如我們就針對亞洲消費者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開發了可以碰水的擦地機。也根據消費者的反饋,開發了防止地毯流蘇纏繞的功能。

第三是整體願景,前方發展的路徑和目標一定要認清楚,這個非常的重要,長期的發展願景是什麼。

第四是我們永遠也不怕失敗,儘管在開發技術創新的路上有很多失敗的這些經歷,但還是不斷地把新的技術應用到產品上,我們一直在嘗試創新。有時我們並不知道某項技術放在產品上能否成功,不知道是否適合消費者的體驗,但還會堅持去做。我們有勇氣一遍又一遍的嘗試去尋找更加優化的產品方案。實際上,我們30~40%的產品都有過延期發佈的經歷,正是在不斷的失敗中尋找到成功的可能。

作者 | 正月

微信編輯 | 李昊原

讓團隊扭成一股繩

執著於初心,落地到行動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加入交流群[管理是門哲學課]

就能一起大開腦洞探討管理話題~

並且有《IT經理世界》雜誌編輯部主任

——鄭悅老師帶你玩兒

目前我們【管理是門哲學課】的微信交流群只能通過邀請才能入群!如果想要入群交(gou)流(da), 可以通過添加小編微信:hesealy, 並且告訴小編一聲想要加入交流群,小編就會盡快發送邀請碼給你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