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喜愛旅遊的朋友,一定對北京的“燕京八景“如數家珍。現在一般認為這八個景點指的是清朝乾隆爺欽定的:太液秋風、瓊島春蔭、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但您知道嗎,“燕京八景”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叫“燕山八景”,那時的北京人們叫它“中都”,是完顏氏金王朝的國都。

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的北京,在金朝以前一直是偏安一隅的地方行政中心與軍事重地。北京成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從金朝統治者遷都於此並改稱其為“中都”開始的。作為金朝都城,中都只存在了短短60餘年就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踏破燒盡。幸運的是,那些曾專供金朝皇帝后宮、王公貴族們賞樂的離宮別苑、優美建築保留了下來,成為了首都北京的寶貴文化遺產。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金 “燕山八景”圖,首都博物館藏

六十年,金中都城的興建與沒落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孫子,海陵王完顏亮發動政變自己做了金朝的第四任皇帝。他為了擺脫舊貴族勢力的威脅,並從統治中國的遠大理想出發,於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將王朝都城由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南)遷到燕京(今北京),並改稱中都。

在金朝之前,北京曾是遼朝的陪都南京。仿照北宋都城的樣式,金中都在遼南京舊址上擴建起來。跟據對金中都城牆的考古勘測,金中都的規模非同一般,城周37裡餘,近正方形,故址大約相當於原宣武區西部的大半:城牆的東牆在今永定門北至翠花灣一帶,西牆在廣安門外鳳凰嘴及其以北一線,南牆在涼水河以北,北牆舊址大致在今白雲觀以西的會城門村。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金中都與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地理位置關係圖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金中都城垣遺址(萬泉寺段)

據《大金國記》記載,居於中都城池中央的內城分為大城、皇城與宮城三重。城內街道整齊,主幹道貫通四面八方,城北是繁華的商業區。宋人范成大在《海陵集》中描述,金中都宮殿的宏大壯麗超過汴京,“宮闕壯麗,延亙阡陌,上切霄漢,雖秦阿房,漢建章不過如是”。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金中都皇城、宮城復原示意圖

遺憾的是這樣繁華的中都城,後人卻無緣得見。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鐵騎攻破金中都城池,一把大火把金中都燒個乾乾淨淨,蕩然無存。同年金宣宗完顏珣被迫將都城遷至汴梁(開封),結束了中都62年輝煌的國都歷史。

《中都》

龍盤虎踞古幽州,甲子推移僅兩週。

佛寺尚為天下最,皇居嘗記夢中游。

清明穀雨香山道,翠管繁弦平樂樓。

莫對遺民談往事,恐渠流淚不能收。

金末文人楊宏道這首《中都》,抒發了對一代名都化為廢墟的感慨,佛寺、皇居、香山道、平樂樓這些留在金朝遺民記憶中的景物建築,都成為了對故國痛苦的回憶。

因完顏亮遷都造勢而得名的“蓮花池”

現位於北京西客站附近的“蓮花池”是北京市一級古遺址公園,有“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的美譽。在3000多年的時間裡“蓮花池”及蓮花河水系一直是北京城的主要水源地。“蓮花池”古代曾稱“西湖”,因在城西而得名。

“西湖”是怎麼成為“蓮花池”的?據傳與完顏亮遷都北京還扯上了些關係。完顏亮想要遷都北京,遭到了豪門貴族階層極力的反對。為了給遷都尋找藉口,製造輿論,完顏亮命人在原國都上京種植了200株蓮花,由於氣候寒冷蓮花均未能成活。他故意在朝會上問:“朕栽蓮二百本而俱死,何也?”右丞相樑漢臣答道:“自古江南為桔,江北為枳,非種者不能,蓋地勢然也。上都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蓮。”海陵王詔曰:“依卿所言,擇日而遷。”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荷花盛放的蓮花池公園

不過,完顏亮確實是個愛蓮之人,遷都北京之後在“西湖”栽種了大量荷花,將其名稱也改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名字——“蓮花池”。

“瓊島春蔭”與“盧溝曉月”的締造者

北京地區的八景,最早見於金朝的《明昌遺事》中,當時所記名目叫"燕山八景"。其中“瓊島春蔭”的瓊華島與“盧溝曉月”的盧溝橋兩景均是金朝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在位期間下令建造的。

金章宗完顏璟深受漢文化影響,是金朝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皇帝,尤其喜愛吟詩弄墨,遊賞園林。完顏璟對於中都宮殿內的園林早已失去了興趣,為了滿足自己休閒娛樂的需要,開始在北京城郊修建皇家園林,瓊華島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工園林。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北海瓊華島,又稱白塔山

工匠們借用開挖北海湖泊中的淤泥堆成假山島嶼,又在島嶼上修建宮殿,點綴上從北宋都城運來的大量太湖石。這座假山島嶼種滿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島上建築精美錯落有致。完顏璟十分喜歡北海瓊華島,經常與他的寵妃到此遊玩賞景。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修建於瓊華島上的大寧宮,現為團城一部

後世清代乾隆皇帝手書“瓊島春蔭”石碑,立於瓊華島綠陰深處,是“燕山八景”之一。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乾隆御碑“瓊島春蔭”

公元1153年,金中都成為了國都之後,進出都城的惟一門戶——盧溝渡口的地位一天比一天突出,加上盧溝河河水經常氾濫成災,原本百姓搭建的臨時浮橋和小木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金朝統治者決定在此修建一座永久性的石橋,起到方便交通和防洪的雙重作用。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盧溝橋

盧溝橋於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建成,是一座長266.5米,寬7.5米、11孔的聯拱石橋。橋的尖端裝有三角鐵柱,稱為“斬凌劍”,用於防洪分流。金章宗完顏璟很推崇盧溝橋,就給它封了個“盧溝曉月”的雅號,並把它列為“燕山八景”之一。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乾隆“盧溝曉月”御碑

金朝禮部尚書翰林學士趙秉文曾寫過一首盧溝詩:“河分橋柱如瓜蔓,路人都門似犬牙,落日盧溝橋上柳,送人幾度出京華”。800多年後的今天,盧溝橋依舊默默地迎來送往,看兩岸人民在橋上演繹悲歡離合。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夕陽下的盧溝橋

最適合懷古惜今的金中都公園

伴隨著金中都的沒落,那個時代的痕跡幾乎被深深埋進了歷史的塵埃中,行走在今日的北京城,感受到更多是明清兩個朝代的文化風貌。現在最能夠集中領略866年前金中都風采的地方就是在菜戶營橋北的西護城河(南濱河)畔原金中都宮城所在地修建的金中都公園和園內的建都之始博物館了。

這個王朝,定都北京僅60年,蓮花池瓊華島盧溝橋竟都是其文化遺產

金中都公園今何在

如果想了解北京的建都史和金文化,這裡就是最適合的地方。下一段文化之旅就讓我們去金中都公園抒發一下懷古惜今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