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羅曼·羅蘭說過:“人們煩惱迷惑,實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人靠得太近看得更真切,一去較真,生活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離得遠,計較得少,活得簡單,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自尋煩惱,讓自己深陷在糾結的漩渦裡,抱怨生活、抱怨他人及埋怨自己,讓原本簡單的生活變複雜。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減少遺憾。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1

想不通的事,就不想了

有句話說:“想開了就是淨土,想不開就是地獄。”

很多煩惱都源自於想不開,好像眼前出現的問題,沒有任何辦法去解決,一旦想開後,就覺得好像當時那件事並沒有想象中的難。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富人下鄉收田租,路過一個漂亮的穀倉,於是進去轉悠了幾圈,不知何時將心愛的懷錶弄丟了。

富人心急如焚,佃農也不知該怎麼辦,只好去把村裡所有人找來一起搜找,可翻遍穀倉懷錶依然不見蹤影,有錢人很失望,懊惱為什麼自己要去穀倉,還把自己的懷錶弄丟了。

天黑了,大家都回去了,富人繼續尋找,但有個小夥留下來了,並告訴富人自己有把握找到那塊懷錶,富人很驚訝,承諾如果找到懷錶會獎賞他。

只見小夥走進穀倉,找了一個空闊的地方,靜靜地坐在那裡,周圍十分安靜,悄然無聲,這是從穀倉的左前方傳來細小的聲音,滴答、滴答……

小夥沿著聲音慢慢挪動自己的身體,慢慢地朝聲音爬去,走到左前方聲音更加清楚,伏身貼地,在一堆稻草中找到了懷錶,走出穀倉,露出滿意的笑容朝富人走去。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遭遇很多令人煩惱的事情,所以容易被盤根錯結的煩惱糾纏住。

經常糾結於一個問題怎麼解決,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出現在自己身上,好像很多事情都想不通,但如果先把想不通的事情放一邊,等到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時,再去分析這時往往會恍然大悟。心靜則一切豁然開朗。

正一句話說的:“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2

得不到的情,就放手了

楊絳先生曾說:“世態人情,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事實確實如此,只有在你遇到困境時,才能真真切切體會到人情冷暖;只有你需要幫助時,才會看透人心,知道誰對你是真心實意。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晉獻公死後,晉國發生了內亂,夷吾回國奪取君位,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處逃難。重耳在當時的晉國算是一個有聲望的公子。

逃到衛國時,衛國國君是一個勢利眼,看重耳如此落魄,擔心收留他會惹夷吾不開心,於是不見他。

隨後重耳流亡來到齊國,那時齊桓公待他挺客氣,還送給重耳不少禮物,給他成家。重耳覺得留在齊國也挺不錯,可是跟隨的人都想回晉國。

後來重耳到了宋國,那時宋襄公生病了,他手下的臣子表示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實在沒有能力發兵送他回去。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最後到了楚國,楚成王把重耳當做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

楚成王對待重耳好,重耳也對成王十分尊敬,由此兩個人交上了朋友,並護送他到秦國,正好秦穆公派人來接重耳,最後秦國護送重耳的大軍過了黃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體味到落難後的人情冷暖後回國即位,才有了後來的晉文公。

在你擁有很多的時候,身邊的人都會蒙上一層紗,看不到誰是真心對自己好,在落難時那層紗會被無情地揭開,才真正看到誰對自己有情有義。

白居易說過:“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世間最難懂的莫過於人心,最難猜的也是人心,有些人表面對你笑臉相迎,背後卻對你恨之入骨;有些人在人前跟你稱兄道弟,背後卻對你指手畫腳。

對於沒有誠意的人,不必浪費時間搭理;對於討厭自己的人,不必理會沒人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歡。

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只能改變自己,得不到的情不必強求,懂得放手,騰出位置給真心對自己好的人,捨棄那些無用社交,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多結交良師益友。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3

做不了的事,就擱置了

很多人都喜歡用逞強偽裝自己,以至於很少人會願意主動承認,自己做不了一件事情。明明知道自己的能力無法去完成一件事,也會選擇苦苦撐著,即使再累也捨不得放在一邊。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自己能力的不足,這是一種對自己清晰的認知,也是對每件事情負責的態度。

有些事硬是要去逞強,結果不但不會變好,還會導致事情整個局面發生變化。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

他有一個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就可以談論軍事,很多老將都說不過他,以至於他有些得意。

然而趙奢卻很擔心他,認為他只不過是紙上談兵,並認為他不能作為將領上戰場否則會戰敗。後來秦軍又來犯趙國,當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事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自己會處於不利,於是使用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

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他覺得自己知道很多計謀,應該很會打仗。

結果上戰場後,照搬兵書上的條文,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逞強會讓人迷失掉正確的自我認知,對於一些事情必須承認,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好。

正如李嘉誠說的:“一個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不要逞強,不要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做不了的事放一邊,這並不代表我們是無能的,也不是丟臉的事情,而是在解脫自己,不再為難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人生短暫,要以豁然的心態處世,才能欣賞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鄒韜奮說過:“多愁多慮,多煩多惱,都是庸人自擾。”

每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在煩惱的事上多耽擱一秒,自己快樂的時間就會縮短一秒,對於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了,對於得不到的情要學會放手,對於做不了的事要學會擱置。

人生這一趟,來得不容易,去得也匆忙,記得一句忠告:煩惱三千雲煙散,活在今天,不庸人自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