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行業實現盈利僅6家 業界為何仍對這“搖錢樹”趨之如騖

金融 美圖手機 智能手機 運營商 運營商世界網 2017-03-26

運營商世界網 賓文娟/文

手機行業佔據著目前最火熱的市場之一,不斷吸引新的進入者。然而,運營商世界網總裁康釗日前發表的一篇名為《中國手機市場運行分析》的演講卻揭露了這個行業的不確定性,做手機能收穫高利潤嗎?這個問題背後應該畫上一個問號。

中國手機行業實現盈利僅6家 業界為何仍對這“搖錢樹”趨之如騖

僅6家手機企業實現盈利

據康釗介紹,中國手機企業中真正盈利的基本是大品牌,小品牌究竟能否盈利?說不清楚。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手機企業實現盈利的僅有6家。其中,2016年在中國銷售金額超千億的是4家:蘋果、華為、OPPO、vivo;銷售金額超500億的有兩家:小米、榮耀。

事實上,目前國產手機市場內的參與者遠遠不止6家這個數目。能數的上來的手機廠商主要有:蘋果、華為、三星、OPPO、vivo、榮耀、小米、魅族、金立、中興、努比亞、酷派、樂視、百立豐、TCL、360等,小眾一點的品牌還有小辣椒、一加、美圖手機等,其他不太出名的更是數不勝數,上上下下幾乎能達到400家以上。

為何在這麼多的手機品牌中,能夠實現盈利的還不到一半?

手機行業毛利率低

在介紹到中國手機行業的盈利情況時,康釗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就是“單機毛利率”。

“單機毛利率就是每一個品牌出售手機的毛利率排名,前幾天我相信你也看到了相關新聞,就是講vivo的利潤率,有一篇文章說vivo的利潤率很低,實際上並不低。

還有說華為的利潤率特別低,只有百分之一點幾;但是中國很多手機企業是沒有毛利的,是虧損的,所以凸顯了華為在中國企業中的毛利率還不低。

這是我們中國(手機)企業(的情況),我們做手機,實際上真的完全是一個微利的行業。”

事實上,早就有數據顯示手機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3.2%,一年有將近三成企業出局。

分析人士稱,手機雖然是全球最有利可圖的消費性商品,但由於市場分食者眾多,整個行業的獲利空間並不樂觀,早已陷入微利的境況。

那麼,為什麼利潤率如此不樂觀的行業卻依然引得許多企業家紛紛踏足、趨之若鶩呢?

“生態”或成國產手機出路

早前,就有人提出一個觀點:“手機不掙錢,賣服務掙錢。”到今天,這個說法已經成為了一套系統的理念,就是基於手機構建一個服務的“生態”。

業內人士介紹,今天的智能手機作為一個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已經成為了很多服務行業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的“接口”,最明顯的有遊戲、視頻、餐飲、出行、住宿、金融等。

以金融為例,智能手機通過搭載互聯網金融應用,能向消費者提供個人金融等方面的服務,服務過程中就產生了價值;甚至,手機能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搭建個人信用框架,形成一個“金融閉環”,信息也產生價值。

這就解釋了為何手機行業能吸引一批批的商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手機就是一棵搖錢樹。

另外,康釗在講話中提及:“中國整體的零售價格已經大幅度在上漲,但是中國千元機已經從70%大概降到了只有43%,千元機的比重已經大大降低了,我們2000元到5000元中高端的手機比重也是大幅度提升了。”可見,國內手機行業的盈利狀況正隨著中高端市場的崛起在逐漸好轉。

分析人士稱,對於國產手機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至關重要的分水嶺即將到來,產品和服務終將成為競爭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