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劇源於北京,何時傳入廊坊地區,至今尚無據可考。但廊坊地區與北京毗鄰,從古至今在經濟、文化上就有著密切的交往,故京劇傳入亦不會太晚。據《梨園聲價錄》載,“武丑上品陳吉太”、“花旦次品侯長壽”,均系“直隸三河人”。《梨園聲價錄》輯於光緒二年冬,則三河陳吉太、侯長壽,當於同治年間就已成名,並南下上海演出。另據材料證實,三河縣早在光緒初年(1877年)左右,就有譚鑫培去教戲的記載。

"

京劇源於北京,何時傳入廊坊地區,至今尚無據可考。但廊坊地區與北京毗鄰,從古至今在經濟、文化上就有著密切的交往,故京劇傳入亦不會太晚。據《梨園聲價錄》載,“武丑上品陳吉太”、“花旦次品侯長壽”,均系“直隸三河人”。《梨園聲價錄》輯於光緒二年冬,則三河陳吉太、侯長壽,當於同治年間就已成名,並南下上海演出。另據材料證實,三河縣早在光緒初年(1877年)左右,就有譚鑫培去教戲的記載。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清同光年間,廊坊未查有專業京劇班社,而業餘的則有固安渠溝周家務子弟會(1884年),安次縣葛漁城子弟會(1911年);至於專業班社,我區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才辦起了京、梆兩下鍋的專業戲班:永清縣土樓的“三義和”(1927—1933年),固安林城的“金盛和”(1936—1937年),霸縣馬莊的“同義舞臺”(1935—1937年)等,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社。這一時期主要京劇演員有“金盛和”的京劇老生金玉芳(約自天津),“三義和”的京劇老生筱瑞芳(約自天津),“珍立和”的京劇老生小伶童(約自天津)、張化亭、扇子生趙清山,“同義舞臺”班主、挑臺主演寧小樓(京、梆皆能)。以上京、梆兩下鍋的戲班,七、七事變後,便基本停止了活動,農村業餘子弟會的活動也寥寥無幾。

"

京劇源於北京,何時傳入廊坊地區,至今尚無據可考。但廊坊地區與北京毗鄰,從古至今在經濟、文化上就有著密切的交往,故京劇傳入亦不會太晚。據《梨園聲價錄》載,“武丑上品陳吉太”、“花旦次品侯長壽”,均系“直隸三河人”。《梨園聲價錄》輯於光緒二年冬,則三河陳吉太、侯長壽,當於同治年間就已成名,並南下上海演出。另據材料證實,三河縣早在光緒初年(1877年)左右,就有譚鑫培去教戲的記載。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清同光年間,廊坊未查有專業京劇班社,而業餘的則有固安渠溝周家務子弟會(1884年),安次縣葛漁城子弟會(1911年);至於專業班社,我區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才辦起了京、梆兩下鍋的專業戲班:永清縣土樓的“三義和”(1927—1933年),固安林城的“金盛和”(1936—1937年),霸縣馬莊的“同義舞臺”(1935—1937年)等,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社。這一時期主要京劇演員有“金盛和”的京劇老生金玉芳(約自天津),“三義和”的京劇老生筱瑞芳(約自天津),“珍立和”的京劇老生小伶童(約自天津)、張化亭、扇子生趙清山,“同義舞臺”班主、挑臺主演寧小樓(京、梆皆能)。以上京、梆兩下鍋的戲班,七、七事變後,便基本停止了活動,農村業餘子弟會的活動也寥寥無幾。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從1937年到建國前夕,全區除霸縣田桂林組織的“月明舞臺”,以京劇為主兼演河北梆子的戲班外,沒有專業京劇戲班,而繼續活動的則是一些較大集鎮和部分大村莊的業餘京劇子弟會。如霸縣的信安、勝芳、石溝,安次縣的大馬坊,文安的安裡屯,永清的黃家堡,固安的東桃園等。這些子弟會(有的稱國劇社),一般是本地富戶、工商界人士或由農民的京劇愛好者興辦。在本地區較有聲望的有霸縣信安的“均天稚奏國劇社”、勝芳的“宜風國劇社”。他們還從天津、北京聘請教師教戲。

1945年秋,十分區在固安縣王龍村組建了“革新劇社”(京、梆兩下鍋),全團共三十餘人。在解放戰爭期間,他們排演了《逼上梁山》、《四進士》、《吳漢殺妻》、《白逼宮》等十八個京劇劇目。

1948年,著名京劇演員李桂春回鄉(霸縣辛章村)探親,在鄉親們的約請下,辦了一個京劇小科班,共計三十四人。這是我區第一個專業京劇科班。1954年出科前,集體加入了北京“燕京京劇團”實習演出。現在太原、張家口、蘭州、新疆、山東、湖南等省、市京劇團,均有此科演員。

建國以後,特別是五十年代,農村先後發展了一批業餘京劇團。如安次縣的孫東莊、太平莊;大城縣的繳莊、北里莊;文安縣的豐富店、彭耳灣;霸縣的東北沙、維民坊、東關、辛店、石溝、石城;永清縣的楊青口、南大王莊、塔兒營;固安的北黃垡,香河縣(京、評兩下鍋)的香城、樑家務、河北吳村、萬辛莊、東延寺、西延寺、李莊、焦康莊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前後共有業餘京劇團五十多個。

1953年,我區成立了實驗劇團。該團開始以演唱河北梆子為主,1954年從天津約來京劇演員王文英(老生)、李金秋(刀馬),形成了京梆兩下鍋劇團,後又約來京劇武生裴少春。1955年調來著名河北梆子演員劉香玉之後,正式命名為天津專區河北梆子劇團,結束了京、梆兩下鍋的局面。

"

京劇源於北京,何時傳入廊坊地區,至今尚無據可考。但廊坊地區與北京毗鄰,從古至今在經濟、文化上就有著密切的交往,故京劇傳入亦不會太晚。據《梨園聲價錄》載,“武丑上品陳吉太”、“花旦次品侯長壽”,均系“直隸三河人”。《梨園聲價錄》輯於光緒二年冬,則三河陳吉太、侯長壽,當於同治年間就已成名,並南下上海演出。另據材料證實,三河縣早在光緒初年(1877年)左右,就有譚鑫培去教戲的記載。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清同光年間,廊坊未查有專業京劇班社,而業餘的則有固安渠溝周家務子弟會(1884年),安次縣葛漁城子弟會(1911年);至於專業班社,我區至本世紀三十年代,才辦起了京、梆兩下鍋的專業戲班:永清縣土樓的“三義和”(1927—1933年),固安林城的“金盛和”(1936—1937年),霸縣馬莊的“同義舞臺”(1935—1937年)等,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社。這一時期主要京劇演員有“金盛和”的京劇老生金玉芳(約自天津),“三義和”的京劇老生筱瑞芳(約自天津),“珍立和”的京劇老生小伶童(約自天津)、張化亭、扇子生趙清山,“同義舞臺”班主、挑臺主演寧小樓(京、梆皆能)。以上京、梆兩下鍋的戲班,七、七事變後,便基本停止了活動,農村業餘子弟會的活動也寥寥無幾。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從1937年到建國前夕,全區除霸縣田桂林組織的“月明舞臺”,以京劇為主兼演河北梆子的戲班外,沒有專業京劇戲班,而繼續活動的則是一些較大集鎮和部分大村莊的業餘京劇子弟會。如霸縣的信安、勝芳、石溝,安次縣的大馬坊,文安的安裡屯,永清的黃家堡,固安的東桃園等。這些子弟會(有的稱國劇社),一般是本地富戶、工商界人士或由農民的京劇愛好者興辦。在本地區較有聲望的有霸縣信安的“均天稚奏國劇社”、勝芳的“宜風國劇社”。他們還從天津、北京聘請教師教戲。

1945年秋,十分區在固安縣王龍村組建了“革新劇社”(京、梆兩下鍋),全團共三十餘人。在解放戰爭期間,他們排演了《逼上梁山》、《四進士》、《吳漢殺妻》、《白逼宮》等十八個京劇劇目。

1948年,著名京劇演員李桂春回鄉(霸縣辛章村)探親,在鄉親們的約請下,辦了一個京劇小科班,共計三十四人。這是我區第一個專業京劇科班。1954年出科前,集體加入了北京“燕京京劇團”實習演出。現在太原、張家口、蘭州、新疆、山東、湖南等省、市京劇團,均有此科演員。

建國以後,特別是五十年代,農村先後發展了一批業餘京劇團。如安次縣的孫東莊、太平莊;大城縣的繳莊、北里莊;文安縣的豐富店、彭耳灣;霸縣的東北沙、維民坊、東關、辛店、石溝、石城;永清縣的楊青口、南大王莊、塔兒營;固安的北黃垡,香河縣(京、評兩下鍋)的香城、樑家務、河北吳村、萬辛莊、東延寺、西延寺、李莊、焦康莊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前後共有業餘京劇團五十多個。

1953年,我區成立了實驗劇團。該團開始以演唱河北梆子為主,1954年從天津約來京劇演員王文英(老生)、李金秋(刀馬),形成了京梆兩下鍋劇團,後又約來京劇武生裴少春。1955年調來著名河北梆子演員劉香玉之後,正式命名為天津專區河北梆子劇團,結束了京、梆兩下鍋的局面。

邢佶:京劇在廊坊地區的流佈與活動

1968年,在全國演樣板戲的高潮中,我區多數專業劇團改演了京劇。地區評劇團、固安河北梆子劇團、三河縣評劇團,都改成京劇團,霸縣文工團也以京劇為主。這些劇團先後排演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海港》《平原作戰》等“樣板戲”,和一些自編劇目《春燕展翅》、《安平事件》等。大演“樣板戲”時,其它劇種幾乎全部停演,直至1972年,各縣團才得以恢復演出了原來的劇種,到1981年地區京劇團解編後,我區再無一專業京劇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